“不,您誤會了,蒲綬昌只不過是我的老板,我的師傅是梁亦清!”
“啊,就是您的合作者?”
“不是合作,我的手藝,都是師傅手把手教的!”
“原來是這樣!很遺憾我沒有能在梁先生在世的時候見到他,但是能認識您,我也感到榮幸了!請問,您的師傅一共有幾位徒弟?”
“就我一個。過去,‘玉器梁’是從不收外姓徒弟的。”
“那好極了,我相信,我們以后的合作將是令人愉快的!”
“跟您合作?”韓子奇并沒有聽懂這句話的確切含義。
沙蒙·亨特點點頭,也不再解釋,卻轉過身去,從柜子上取下一個錦盒,打開盒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小小的玉件兒:“這件東西,請韓先生過目。”
韓子奇接過來,捧在手中,仔細觀看。這是個馬蹄鐵形的玉件兒,不知是什么器物,圓不合規,方不合矩,厚薄不勻,刀法簡單,表面似乎沒經過拋光。受過嚴格技藝訓練的韓子奇當然看不上這樣的活兒,而且奇怪沙蒙·亨特為什么還要把它作為藏品,就笑了笑,把那東西送回去:“這是哪位高手做的?”
“您問我嗎?”沙蒙·亨特詭秘地笑著說,“請不要考我,我無法回答!此人并沒有像您那樣刻上名字,而且已經死去了三千多年……”
韓子奇大吃一驚:“三千多年?”
沙蒙·亨特收斂了笑容:“您沒有看出來嗎?”
“沒有。”韓子奇老老實實地承認,“您如果剛才不說,我還覺得這活兒做得太糙了呢!您怎么知道這是三干年前的東西?”
“這,我是從玉質、器形、紋飾和制作技巧這四個方面觀察的。”沙蒙·亨特說,“據我所知,中國早在距今四千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玉制的兵器、工具和裝飾品,當然,那時候的制作技藝還是很粗糙的;到了商周時代,除了玉刀、玉斧、玉鏟、玉鉞、玉戈、玉漳、玉璧、玉環、玉觽、玉簪、玉琮、玉璜……還有了單體器形的魚、鳥、龜、獸面、人首珮等等玉件兒,造型已經比以前精細了。就說現在這一件兒吧,它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夔紋玉器,做工上,直道多,彎道少;粗線多,細線少;陰紋多,陽紋少,并且用的是雙鉤陰線;夔首部分的穿孔,外大里小,呈‘馬蹄眼’形狀。這些,都是商代的玉器特點……”
“這東西,是干什么用的?”韓子奇聽得呆了,望著這個還沒有半個巴掌大的東西,沒想到沙蒙·亨特能說出這么多名堂。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