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倒在桌子上的銅錢,杜有全驚道:“我的媽啊,這么多錢!”
杜有德笑道:“你要是能寫一筆好字,也能賺這么多。”
“四哥,你就別消遣我了,我就不是那塊兒料。”當初自家爹也不是沒有教自己讀書寫字,可是自己就是寫不好,弄得爹的火氣就大了,最后他也就不寫了,真是沒有那方面的天賦,要讓他去種地,那還差不多!
杜老爺子又是最后一個知道的,還是生了一回悶氣,然后杜有忠單獨找了他,說了好半天,他才把氣給消了。
聽兒子們都圍著只為了說錢的事兒,就說道:“學什么不好,只學了滿肚子的銅臭氣。大郎他們這出去可不是為了賺錢去的,人生百態,出去是為了長見識。”
今天大兒子跟自己說了,就是要讓孩子們多見識見識人生百態,以后更容易變通一些,杜老爺子才沒有生氣的。
杜有全他們才不和杜老爺子計較呢,反正看著錢就是舒坦!
“讓大郎他們數一數唄,看看今天一天賺了多少錢!”
數錢這個事兒嘛,大家都喜歡干,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把錢給數好了,一共是三百一十二文錢,這刨去成本,竟然賺了一百零一文錢!
“我的個乖乖,這一天都能賺一百文那,這要是天天都去,那一個月就是,我算一算啊,十天是一兩銀子,三十天就是三兩了,這可真是賺錢!”
“你那是說的天天,哪里能天天都有趕集的?”杜有德給杜有全潑冷水。
杜有全笑道:“我這不就是那么一說嘛,反正這對聯挺賺錢的。”
“賺錢也不能當營生,”杜老爺子說道,“大郎他們只不過是偶爾為之,哪里能當成是天天做的生意?”
反正杜老爺子是不允許的。齊氏在這里發話了,“這錢都是他們三個小的賺的,我這里也不收了,你們自己留著,當零花錢吧。”
孫子們都能賺錢了,齊氏自然是高興的,現在日子也過的好了,她也不必啥都收到手里,平時兒媳婦們做針線賺的私房錢,她都是讓他們各自留著的,所以杜榆他們手頭上也有了這點兒錢。
要做就做好了,他們已經決定下次的時候,帶上年畫一起賣,賺的錢也多,還方便了大家。
這年畫就是去鎮上的雜貨鋪,買的數量多,直接用的批發價,反正他們也不在盤水鎮賣,打聽了附近幾個鎮上或者村子里有趕集的地方,就趕著驢車過去擺攤,這樣干了十來天,他們賺的竟然有快二兩銀子的賺頭了!
為了表示慶祝,兄妹三個用自己賺的錢買了肉和骨頭,讓大家吃一頓好的。
齊氏雖然嘴上說,賺了兩個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可是嘴角還是翹了起來,這可是她孫子賺錢孝敬她的,能不高興嗎?
雖然不是她一個人吃,可是現在不是她管家嗎,就相當于孫子們是為了她給大家補一補了。
陳氏對杜榆他們開玩笑說道:“明年把五嬸帶上吧,五嬸也跟著賺賺錢。我給你們打下手好了。”
“五嬸明年就看不上我們這些錢了,說不定我五叔都要開始給人打家具了,那時候賺錢可是一大把一大把的。”
杜有全的岳父是個木匠,娶了陳氏以后,陳氏也求著自己的爹帶一帶杜有全,這事兒齊氏也是同意了的,反正以后他們老兩口不在了,也不能讓老大帶著他們一輩子,自己有個手藝也好。
何況這是老五的岳父自己同意的,以后老五真的出師了,他賺的錢,齊氏也不會全要,他們小兩口留一部分,上交一部分,齊氏對兒子媳婦都是一視同仁。
老三呢,以后和他媳婦有個磨豆腐的手藝,也吃不了啥虧,就是老四,還不知道有個啥營生好,要不行,就還是種田好了,他大哥肯定不會不管他的,而且這種田是大家伙的事兒,像這做家具,和磨豆腐,只能是額外的收益了,農閑的時候,能干的。
老三兩口子早就想繼續磨豆腐了,畢竟只有那樣,他們才能攢上私房錢,齊氏也想著,等明年就讓他們繼續吧,總不能只顧眼前,不顧以后。他們在農閑的時候,賺點錢也是可以的!
陳氏自然喜歡自己的丈夫早日出師了,她爹就是給人做家具,這日子越過越好的,當然,她是不會說啥分家的蠢話的,大伯都是秀才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沒有別的煩惱,才能在農閑的時候,賺更多的錢。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君一起發了吧。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