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跟了宣沛這樣久,本來也是錦衣衛出身,有些事情自然心中也能隱隱猜得出大概。誠然,宣離這一手來的突然,由他把握著事情的控制,或許看上去是占了上風。可明月知道,事實上不是的。
面前這個面容俊俏的小少年,在很早之前或許就洞悉了宣離的意圖,雖然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并且不知道為什么,可明月知道,宣沛著手開始對付宣離已經很久了,從所有人都不看好,認為他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廢物皇子之時??删褪沁@個廢物皇子,他布了一手好棋,宣離讓人與皇帝下毒的時候,宣沛早就知道了,可他什么也沒說什么也沒做,就仿佛完全不知道此事一般,沒有做出任何阻攔。
以不變應萬變,借刀殺人,迷惑對方,宣沛做的萬無一失。每一個奪嫡的人都是要踩著前一個皇帝的鮮血走上去的,血親和骨肉并不重要。宣沛要和宣離爭奪那個位置,首先要將如今的皇帝弄下來。
宣離出手了,宣沛什么也沒錯,這也借著宣離的手達到了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宣離會因此以為宣沛什么都不知道一個知道了此事的人,斷然不會束手無策??尚x意料錯的一點,就是宣沛的確知道了,而且什么都做。
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能做到這一切似乎沒有什么,如宣離這樣極富野心又善于隱藏的人來說是這樣??尚嫒缃癫贿^是一個尚未及笄的少年,一個少年能有這樣冷漠而決絕的手段,有帝王的鎮定和眼光,那就是絕非池中物了。皇帝自從知道了宣沛這個兒子的才能之后,待他一直不錯。一個猛然間受到父親關愛的人,是會極其珍惜這點感情的。
可是宣沛沒有,他漠然的看著皇帝一步一步的死亡,沒有流露出一絲動容。最是無情帝王家,可這從容和淡然令明月也忍不住暗暗心驚,這少年所表露出來的,實在是比宣離更適合當一個一國之君。
明月不知道的是,宣沛并非是天生就如此決絕的。經過上一世,宣沛對帝王家的感情看得極為清楚,皇帝之所以重視他,無非是重視他如今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他仍然是一個廢物皇子。至于前生蔣阮在宮中落得如此下場,皇帝又何嘗沒有半分原因。在宣沛的眼中,世上的親人便只有蔣阮了,皇帝只是一個君王,不是父親。而他的壽命在上一世就已經決定了,他終會死在自己親生兒子宣離手中。而宣沛要利用這一點,不會刻意打破它。
他慢慢地深吸口氣,才道:“宣離的下一步,必然是圣旨,要想得到立太子的圣旨,他會極快的下手,猝不及防,這是他的老手段?!?
明月心中有些疑惑,聽宣沛的語氣,到好似與宣離交手多年,好似十分了解對方一般,可宣沛如今哪里就和宣離有直接的過招呢。不過是隔空打牛,正呈分庭抗禮之勢罷了。即便如此,她還是道:“殿下以為如何?”
宣沛輕輕笑起來,他本就生的五官精致,這么一笑起來眼角竟有些說不出的美貌風流,竟是與蔣阮有些肖似:“不必理會,敲山震虎,這件事我們自然也會的。”
李公公從皇帝的寢宮中走出來,有些擔憂的看了里面一眼,皇帝的身子早在許久之前就開始慢慢崩塌了。這是他早就知道的事情,可是那時候只以為是年紀大了,歲月不饒人罷了。每一個帝王都會這樣走向衰老,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苫实鄣瓜碌奶^突然了。
就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突兀的倒了下去,對大錦朝的官員來說足夠是一個指令,而這個指令關系的便是未來一陣不小的風浪。李公公在宮中經過了這么多年,知道一個時代終將結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隨著帝王的駕崩,他這個陪了皇帝多年的總管自然也要追隨而去的,李公公并不害怕,他所害怕的是,在一切尚未塵埃落定之前。
大錦朝的歷代帝王,無論是不是歸于奪嫡這條路,在先皇駕崩之前,太子的席位自然是要穩固的。可如今的局面卻是不同,太子的位置還空著,也就意味著,皇帝一旦駕崩,大錦朝的前朝必然亂成一團,適逢南疆人的陰謀,可謂是不利至極。皇帝是不會容許這件事情發生的,可他偏偏做了,在所有人以為他會很快重新立太子的時候,他將兩位皇子都冷落了下來,沒有做出決定。
十三皇子宣沛許是年紀小,并未當回事,所以沒什么動作,李公公卻看得清楚,八皇子有些坐不住了,他的人馬開始飛快的增加。他或許也在疑惑,為什么皇帝不立太子?
為什么?
自然是因為那個人。李公公嘆息一聲,目光瞬間有些蒼老,只有他知道皇帝心中的打算,那個人或許也是知道的。不過他以一種極端強硬的態度拒絕了皇帝的安排,他不愿意接受皇帝的打算。
那個人啊,李公公又長長的嘆了口氣,過去的許多年中,他嘆氣的總數加起來都沒有這幾日這么多,若是換了別人,李公公可以相信,沒有人拗得過皇帝的打算。不管是為了蒼生大局,還是因為那個位置的誘惑,可是換了那個人,那個從來我行我素的,對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顧的人,恐怕真的會干脆利落的走人。
兩個同樣強硬的人在一起,結局會怎么樣?李公公已經不想想了,他一想就覺得頭痛無比,這幾日許多人已經旁敲側擊的從他這邊來打聽情況,八皇子派出來的探子也在有意無意的透他的口風。李公公為人圓滑,在宮中安然過了幾十年,任誰看見他也要給幾分薄面,可如今卻是真的束手無策了,他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死局。他真的開始覺得自己老了。
李公公這個時候,心中突然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個人來,那個人是與他差不多一同進宮的,當時他是籍籍無名的小太監,那人是國子監的一名學子,也不知是如何成為朋友的。后來待李公公開始慢慢在宮中扎穩腳跟的時候,那個人已經是春風得意的當朝探花郎。李公公一直對他有些小小的妒忌,結果那人卻在最繁花金盛的時候,因為一件事情,毅然辭官歸隱,在當時同僚的一片不解中離去。
只有李公公明白他為什么離去,因為他才是看的最清楚的那個人,或許他早就在當時辭官的時候就意料到了今日會有這么一番掙扎的局面。他急流勇退,早早的離開了這個混亂的局面。若是他在,此刻又該如何應對這種場景呢?
“公公,公公?!毙£愖涌粗忧拥?。李公公猛然回神,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然想得很遠了。他怎么會突然想到這里了?果然是因為老了么?
李公公嘆了口氣,小陳子看著他,安慰道:“公公可是在為陛下的龍體擔憂,陛下有真龍護體,必然會逢兇化吉,一定會沒事的,公公莫要過于憂心。”
小陳子是李公公一手提拔起來的,太監沒有子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可并非所有的太監都甘于接受這個命運。李公公待小陳子一直很好,曾經在小陳子犯了錯誤的時候順手說了幾句話,救了他的命,小陳子認了李公公做義父。如今見李公公有些不若往常般,自然要出口關懷。
“哎,”李公公嘆了口氣,看向面前的年輕人,他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呆多久呢?倒是面前的年輕人,一直莽撞天真的很,若不是自己護著,不知道在這個深宮之中死了多少回了。自己走了之后,誰還能幫這小子逢兇化吉呢?李公公覺得有些惆悵,他看向小陳子道:“這些日子你還是別出來的好,若是能行,我與那邊打個招呼,你先暫且出宮避一避,就說要回鄉奔喪什么的,總歸不要留在宮中?!?
“為什么?”小陳子好奇道:“義父,陛下龍體欠安,總歸與咱們奴才沒什么事,怎么就要到出宮的地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