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夫人想著孫子說的那個孫女是庶出,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只能嫁庶出,還不如嫁何汕橋。
最主要是何汕橋學問好,不然光憑何汕橋和孝節夫人的關系,還不值當薛家嫁女兒過去。
薛太夫人把二兒子叫進來,說了此婚事,薛二老爺聽了后直接反對。
“娘說啥哪,我薛家女怎么能嫁何家?就算何家是莫家姻親,那門第相差太大了。南琴雖然是庶出,可是由我夫人撫養長大,好好挑選,也能嫁個門當戶對的嫡出。”
薛太夫人說道:“我是看門第嗎?我是看中何家小兒學問好,不信你去問問聶先生,還有清國,這一年多,清國都跟他玩一處,孩子要是不好,你大嫂能讓他們擱一處玩?”
薛二老爺哭笑不得,“他們小兒投脾氣了玩到一處,這個和能不能結親是兩碼事。”
“我問過你大嫂了,你大嫂都沒反對。”
薛二老爺說道:“好好,我去問問大嫂。”
薛府,薛大將軍常年不在家,內宅是由廖夫人打理,對外是薛二老爺應酬,他只在工部兼個閑職。
廖夫人見小叔子過來問她,說婆婆說的她沒反對,她解釋道:“我是沒有反對也沒贊同,給母親說過這門親事相差太大,不過我給你大哥去信了,具體怎么著聽你大哥怎么說。”
薛二老爺明白大嫂是有點愿意,如果大嫂不愿意,不會給大哥去信詢問。
他問道:“大嫂,你覺得何家那小子如何?”
廖夫人說道:“如果不看門第,確實不錯,人長得端正學問好,最主要的是聰慧。能讓我家清國認同他,就不是個普通的人。二叔也知道我家清國,有時候眼睛長到腦門上,這個看不上那個看不上,偏偏這一年多是他跟在何善橋屁股后頭,書也能讀得進去。”
薛二老爺緩緩點點頭,還是不放心,他去聶家了,他要問一問聶先生。
聶承平聽他問起和善橋,也猜到會不會是因為親事
他說道:“你要是問他學問嗎,在他這個年齡是很少有的,讀書不呆板,又能吃苦。其他的嗎?我接觸的少,不了解。”
薛二老爺問道:“如果是善橋和孝節夫人的兒子,兩個中間你要挑選弟子,你會選哪個?”
聶承平看他一眼,心想他問的不是廢話嗎?弟子已經選了,還問我這個?
“我以前從沒有想過要收弟子,我嫌麻煩。至于我為什么收了地址,這是我個人的私事,我不想說。”
薛二老爺頭一回聽別人給他如此說話,不過之前魏興郡王給他說過,說聶先生這人說話有點太直接
他也沒啥好生氣的,就是在想自己的侄子是聶先生的女婿,以后有侄子受的了。
薛二老爺微笑道:“是我問的唐突了,我大哥不在家,我小侄子有些頑皮,聶先生就多指導指導。”
聶承平說道:“清國還算可以,好在聽話。”
薛二老爺心想,這時候不是應該說些謙虛的話嗎?
算了,不能和這種性子的人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