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曦對何文彥和顏悅色,并不是接受他把他當丈夫。
二是既然目前不離開何家,沒必要讓自己厭煩。
心隨境無。
她在古代的身體已經(jīng)三十五歲了,再有一個三十五年都算高壽了,何苦因為別人使自己心里不痛快。
莫晨曦態(tài)度溫和,何文彥心里輕松,感覺夫人逐漸恢復(fù)從前。
晚上這頓飯一家人坐一起,范氏還在月子里沒出來,何文梁能感覺哥嫂之間比之前緩和,不像之前冷冰冰,他松口氣。
雖然覺得大哥忽略大嫂,可是他總希望大嫂能原諒大哥,一家人和和氣氣。
莫晨曦夸獎包氏,說明天還得拜托她辛苦。
九九重陽節(jié),也是一個大節(jié),又吩咐何汕洛去接何汕橋回來吃飯。
何文彥心情更加好,妻子還是那么賢惠。
何汕橋其實并不想回何家,雖然堂伯一家對他都挺好,堂伯母不是那面熱心冷之人,反而是神情淡淡,對他就像對晚輩,該照顧的照顧,時不時讓堂哥給他送東西。
他感激堂伯一家,就是覺得堂伯家里的氣氛怪怪的,堂伯母對唐伯不像是正常夫妻,他回去后覺得別扭。
他反而喜歡莫家,莫家的氣氛很輕松,莫家祖父有時候還會開玩笑。
堂哥來書院說過節(jié)讓他回去吃飯,還說初十家人要去上墳
何汕橋的曾祖父埋在京城,也是是堂哥的曾祖父,他請了一天假要去上墳。
對于堂伯回來并沒給和家人說他們那一只和京城何家的關(guān)系,他不知道堂伯伯是如何想的
難道想和他們這一房撇開關(guān)系?
那就沒必要帶他來京,因為蔣老夫人回京肯定要說出這事。
何汕橋覺得堂伯做事有點磨磨唧唧,不夠果斷。
堂伯父沒說,他也不能主動說出這件事。
九月初九,吃了團圓飯之后,小輩幾個要出去游玩,莫晨曦交代何汕洛看好了弟弟妹妹,也讓何善橋跟著一起去。
她又交代女兒,要是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就買一些。
第二天何汕橋跟著一起去上墳,到了那之后,首先就是掃墓,然后擺放供品。
沒等大家跪下磕頭,何文彥突然說道:“有件事兒一直沒給你們說,你們的曾祖父也是汕橋的曾祖父。”
除了何文梁,其他人都吃驚
莫晨曦第一個想法是何文彥的祖父進京趕考中了進士,拋棄糟糠。
這么狗血的事竟然發(fā)生在何家?
父親知道要氣死了,千挑萬選給女兒挑了個這么沒品的人家。
這么說何汕橋那一只才是原配?
“我祖父肩挑兩房,我們這一支是大房。”
莫晨曦松口氣,好歹這一只根正苗紅,肩挑總比拋棄糟糠另娶的好。
何善橋很奇怪堂伯的做事風(fēng)格,不是應(yīng)該提前給家里人說嗎?而且也要給他說,他好另外準備一份供品,他雖然是一個人,是代表那一房。
何文彥三兄弟帶著兒女磕頭跪拜,之后他對合山橋說道:“你代表你父親給你曾祖父磕個頭”
何汕橋說了一聲是,跪下磕頭,又給大曾祖母和堂伯族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