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聶承平要跟著他一起去,他沒反對,正好也能拒絕鐘家挽留他住在鐘家,他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投奔鐘家來的。
第二天,一大早安大夫起來了,王景燁知道這是有事,去鐘家的事。
安大夫住了兩天,他也是個怪人,沒說能治不能治,也沒說以后就住王家,還是去拜訪鐘家會住鐘家。
王景燁見他空著手,心想,幸好自己提前準備了禮物。
聶承安肯定要去,人是他岳父家請來的,王景燁和兩個小舅子送安大夫去了鐘家。
頭一天提前下的帖子,鐘太夫人見帖子寫的是巴蜀安景和,知道是庶妹的后人。
這又讓她想起了遙遠的往事。
她娘家也是大族,有庶出不出奇。別說庶出女兒,就是嫡出,也是家族聯姻對象。
而這個庶妹被父親許給一外地學子,至于為何,誰也不知道。
庶妹比她小五歲,她在庶妹出嫁前添妝給的都是笨重金飾,只說了一句:“想回京就回來,有姐姐在吶。”
庶妹含淚道謝。
姐妹倆在娘家歲數相差大,原本不是多親近,她那會已經出嫁,體會當媳婦的種種為難,才善心一動說了那話。
自此以后再沒聯系。
鐘太夫人不知道外甥來京有何事,如果是她能辦到的,她會盡力。
等見了人,她大吃一驚。
不是見了外甥吃驚,而是跟著外甥的人。
特別是聶承平。
她后悔讓兒子過來。
鐘翰林也是吃一驚,母親說讓他認認親,是表弟,怎么來的是聶家人?
安大夫上前跪下,磕一頭,“外甥安景和給姨母請安。我母親去年病逝,讓我給姨母磕頭。”
鐘太夫人奪淚而出,雖然沒有姐妹之情,畢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她又是七十多歲,眼見著一個個親人離世,只有自己茍延殘喘。
她哽咽道:“沒想到……你母親比我還小五歲,怎么就……快起來,這么多年也沒見你母親回來,如今你家可好?”
安大夫起身,恭敬回答道:“一切都好,我父親多年前去世,我妻兒在家鄉(xiāng)。”
鐘翰林一動不動,呆呆地看著聶承平。
聶承安更吃驚了,大哥和這個鐘翰林就像是親父子,能夠想到大哥年老了就是這模樣。
真的是鐘家認錯?
他不這么認為。
聶承平也是一眼都不看鐘翰林,面無表情。
王景燁等安大夫說完上前行禮,“太夫人,又見面了。安大夫是和我內弟一起來京,是我內弟請來給我小妹看診,今兒我和內弟一起來拜訪太夫人。”
鐘太夫人愣住,外甥是個大夫?安家落魄了?
她記得當年庶妹嫁的是個進士,在京城成親后跟著回鄉(xiāng),妹夫后面好像去了膠東任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