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莫晨曦能這么快搬出來,她真要感謝蔣老夫人給堂嬸下藥,并誣陷她。
也恰好她真被氣暈了。
何文彥還有點良心,沒說為了何家的面子,為了他的面子,死磨硬磨、再下跪道歉讓她不要走。
如果那樣,她真會被氣死。
至于她搬出去住的宅子,原本她打算現(xiàn)買一個,是女兒靜宜回莫家說了此事,莫元季才說已經(jīng)給女兒買了個宅子,離莫家不遠(yuǎn)。
所以在何家分家后直接搬過去了。
何家,只有一個宅子一個莊子,還有十幾畝地,三兄弟,平分也不好分。
何文彥這回到有大哥風(fēng)范,他提出宅子歸他,他給兩個弟弟每人補貼一千兩,就是現(xiàn)在沒有,他現(xiàn)場打了欠條。
莊子先不分,種花生意三兄弟分成四份,何文梁拿兩份,因為全靠他忙乎。每年的分成他不拿,用來還兄弟的賬。
十幾畝地也暫時不分,一直租給別人,每年給的糧兄弟三人平分。
算起來是何文浦占便宜,一般庶出會少分點,何文彥提出這么分,何文梁沒意見,何文浦也就不出聲。
蔣老夫人當(dāng)然不干,分家她都不愿意,是被逼無奈,可是分家給庶子的和給她親生的嫡子一樣,她能愿意?
她剛想跳腳,何老太太一拍桌子,“你要是不愿意,找衙門來分!”
蔣老夫人蔫了,找衙門,家產(chǎn)一半都要給孝敬衙門,何家原本就沒幾個家產(chǎn)。
至于賬面上的銀子,也就幾十兩平時生活開支,誰也不提,各自院里的東西,除了家具,各房帶走。
最后,何文彥說他去年送母親回相州,岳父借給他一千兩,他要還,以后從種花分紅中扣除。
蔣老夫人不知道這事,首先是不相信,親家有這么好心?可能是兒子害怕岳父收拾他,故意這么說,好給莫家銀子。
她冷哼道:“沒見給你娘十兩銀子,給別人你倒是大方,一千兩?你知不知道一千兩能買個宅子?”
何文彥不解釋,發(fā)誓:“要是我說謊,讓我淪為乞丐家破人亡不得好死!”
解釋再多他娘也不會相信,那就這樣發(fā)誓好了。
蔣老夫人這才不說話,但也是瞪了莫晨曦一眼。
莫晨曦心想,如果父親在場氣不氣?銀子喂狗了。
原本分家要舅家來人,蔣老夫人哪敢提這個,何老太太做為宗婦,當(dāng)見證簽字按手印,就是將來去衙門備案,也是算數(shù)的。
古代,父母在卻分家,是兒子不孝,那是犯罪,有相應(yīng)的懲罰,有的時期還要判刑。
但有一種情況可以分家,老話說樹大分叉,那是家族大,人口多,嫡子庶子一大堆,嫡孫庶孫又一堆,上面的祖父或者祖母還活著,人多事多,關(guān)鍵是,人還分不清。
但也得是長輩提出來,對外還沒有惡評,分家是皆大歡喜。但要是有讓人攻擊的地方,那么就不好說了,兒子當(dāng)官首先會被免職,罪名:不孝。
所以,一般是不會分家,熬著長輩沒了再分。
何家就這么幾個人,分家也是自家人分,不敢去衙門備案,蔣老夫人再胡鬧也不敢說去外面嚷嚷,她知道她一嚷嚷,首先拖累的是長子。
但,有人說了,二房三房搬出去,長媳搬出去,誰不知道咋回事呀。
對呀,知道咋回事,誰沒事干了去舉報?除非是何家的仇敵。
何家自然要找理由,蔣老夫人夜不成寐,聽不得一點動靜,所以嫡子庶子一起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