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梁太監看到王太后右手搭在左手上,他眼低垂,看腳下的地。
王太后回到宮里,沒一會皇上過來,誰也沒提給大長公主賜府邸的事,太后只是關心問問出城一趟有沒有著涼。
皇上說道:“還好,難得出皇宮,看到百姓安居樂業,兒臣甚感欣慰,都是母后仁德安天下,才有了萬民享太平。”
王太后聞淺笑,捻著佛珠道:"皇上小小年紀體諒百姓,天下太平是萬幸,此乃社稷之福。"
這串佛珠是今年她過壽辰時皇上親送,說什么開過光的,愿母后福壽綿長。
王太后心里冷笑,她才三十多,皇上就暗示她以后專心禮佛,放手朝政。
皇上如以前那般純真笑容,“母后日夜操勞,兒臣唯愿您靜享清福。”
一陣秋風吹起,院里的樹梢嘩嘩響,大殿里母慈子孝。
“天轉涼,母后該添置衣物,兒臣昨兒親自給母后挑選了面料,正好兒臣的伴讀有兩個得了病,兒臣派人送去幾匹面料。都是陪兒臣讀書受了涼,兒臣實感愧疚,命他二人養好了身子再來。
“兒臣想另找三位伴讀,一個是新歸宗的姬家姬立夫,算起來也是兒臣表弟,聽說他父親教書不錯,姬家不入仕,給姬家一個體面,讓姬立夫陪兒臣當伴讀。”
王太后的心一下揪起,面不改色,微笑著聽皇上說下去。
“還有孝節夫人的次子,好歹莫大人和莫夫人做了這么大貢獻,也算是補償莫家。剩下一個是沈翰林的次子,也是兒臣小舅子,都是讀書不錯的、人也是規規矩矩。母后覺得如何?”
王太后微笑道:“人選是不錯,就是姬立夫才來京城,姬家一向謙遜,不會同意。”
皇上臉色不悅道:“姬承平都大張旗鼓蓋什么閱了,他兒子當個陪讀辱沒他姬家了嗎?朕又不是讓姬家女入宮當嬪妃,難不成皇家還得看姬家人臉色?”
王太后漸漸收起微笑,平靜說道:“會讀書的何止姓姬的一家,大學士府李家也有合適的人選,你也說姬立夫是你表弟,母后這么多年從不曾任人唯親,總要避免一些。”
皇上笑道:“母后多慮了,無妨,兒臣也不是糊涂之人,沈家的人選還是我未來小舅子,誰還會說什么?”
王太后見皇上執意如此,不再反對。
莫晨曦接到宮里來的太監通知,兒子汕昆入宮給皇上當伴讀,她急忙去見父親。
莫元季也是詫異,見女兒一臉緊張,安慰道:“或許是因為咱們種植了紅薯的緣故,不好再封什么,換個方式賞賜。”
莫晨曦小聲說道:“我寧愿賞賜是銀子,伴君如伴虎,誰知道皇上是什么性子。聽說伴讀盡替皇上挨打,汕昆這小身板經受不住。”
莫元季笑了,“你都是聽誰說的?沒有的事,就是當伴讀要頭腦機靈,只要能考中進士,將來都是重臣。”
莫晨曦知道這個,但富貴險中求,這種富貴她不想要,還不如種地得來的富貴比較安穩。
但是她不愿意也改變不了,只能接受。
“爹,趕緊給汕昆定親,以后想和咱家結親的誰知道沖著什么,我看新榮岳父家有個小姑娘不錯,新榮媳婦做事沉穩,遇事有擔當,會處理問題,說明李家家教不錯。”
莫元季想了想,點下頭。
他當初給次子選中李家,也是因為李家閨女從小讀書,不是死讀女誡那種,而是博覽群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