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教總壇位于鳳凰西北約一百五十公里處,自治地不大,僅約500平方公里,全為深谷高山,外人難以進去,教民至今仍保持著以物換物的傳統交易習俗。以前無文無字,以歌謠記事,現在受外界影響大了,逐漸采用了漢字作為自己的文字。梅山教自治地雖小,但他的教民散落各地,遍及湘北、湘西以及貴州等地,數量極眾。
到當代,梅山教已接受政府管理,不過享有一定的自治權。我國是一個有著寬松民族政策的國家,所以,除了登記戶籍外,很少直接干預梅山教內部事務。
幾天前,在黃虎山峽谷,梅山教教主高靖與扶流漢跑出洞口時,蝙蝠已然不見,可能跟扶教主被斬首法力消失有關。洞外果然有一匹矮馬,扶流漢催促高靖上馬,但他掛念女兒,執意不從。扶流漢無奈,便趁其不備,揀取地上一根木棒將他打暈在地,再將他扶上馬背,一陣快馬加鞭,立時便遠離了黃虎山。
扶流漢回到梅山教總壇,天已大明。
秦醫師見四人前去,只余兩人歸來,已知出了變故,急忙用藥喚醒高靖。
高靖醒來后,將經歷簡略說了一二,眾教民紛紛表示要去救回高若凌。高靖大喜,急忙整裝,帶上五百余名教民重新趕回黃虎山峽谷中。然而此時谷中已經空無一人,昨夜所見的山燮早已不見,就連尸骨也都沒有。鬼怕陽光,只在晚間出沒,高靖也明白,但女兒也已不見,難道連人并骨被鬼吃了?他不覺想起自女兒八歲起,她母親就早逝,父女倆相依為命的往事來。高若凌自幼聰明伶俐,心思細膩,體貼溫柔,才識過人,高靖向來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如今不見,他悲痛萬分,竟在峽谷中當著眾教民的面痛哭起來。全體教民也向來尊敬喜愛高若凌,見到此情此景,也不免傷感。
哭畢,高靖命眾人挖開谷內地面,果然在地下十多厘米處發現一個萬人坑,坑中足有尸骸兩千具,除一具斷頭外其它全部齊腰而斷。眾教民將尸骸一一揀出,那具斷頭尸骸應該便是扶教主的,高靖小心將它收拾干凈,一步三回頭地返回總壇。
回歸總壇后,梅山教舉辦了巨大的祭祀活動,將扶教主尸骸葬于前任教主墓側,碑文曰:“梅山教第三百三十一代教主之墓”。其它尸骸也一一安葬妥當,由于全部無名無姓,碑上皆書“抗擊宋國征討梅山教英烈之墓”!梅山教民感念先人的抗爭精神,紛紛前來祭掃。
一千余年前,扶教主及教民邊戰邊退至黃虎山峽谷,拼死抵抗數日,殺死宋軍無數,最終兵敗,兩千余教民被腰斬,扶教主也被砍頭。自此,宋軍戰死的士兵與死去的梅山教民每晚必定化鬼在峽谷中廝殺一番,重復最后一晚的情景。不知不覺間歷史的車輪滾動了一千年,而眾鬼以為仍在北宋年間。如今,戰死的梅山教民終于被正式下葬安魂,黃虎山峽谷每晚必定上演的廝殺也自此終結了。
梅山教主高靖痛失愛女,整日郁郁寡歡,坐在庭院前的松樹下,對著一盤殘局發呆。
這天,總壇所在的村莊里狗聲大吠。狗是通靈的生物,位列梅山教七怪猿、豬、羊、牛、狗、蜈蚣、蛇七種精靈之中,是梅山教巫法的象征。梅山教超度亡靈念誦的咒語“梅山狗怪性猖狂,煉度傷人勢莫當;誰知仙犬能伏虎,紅塵血土命空忙”就說到了狗。此咒不僅可以安魂,還可以降伏七傷,七傷是中醫所稱的“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寒冷傷肺、大飽傷脾、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傷志、風雨寒暑傷形”,就是在說狗的法力高強,能伏虎療傷。在遠古時代的巫是指專門用咒語、符咒、占卜、草藥和魔法治病、驅邪除祟的人,巫、醫本是同一家。其實在現代民間,只要懂巫法的人也多少懂點醫術,梅山教民便是如此。
此刻狗吠異常,該是有異人來到或有異事發生了。
果然,教民來報,公安局吳局長與城管隊王隊長前來拜謁。高靖略覺詫異,揮手傳客。
吳局長領著六人走進了高靖院中。高靖并不起身,命教民搬來幾條長凳讓來客坐在松樹樹蔭之下。
王二狗說:“素聞高教主法力高強,統領有方,將梅山教打理得井井有條,教民全部遵紀守法,服從縣上治安管理,省了我們許多麻煩,因此,吳局長帶領我們特來拜訪致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