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慕懷瑾與正堂的丫鬟小廝們,才從這驚天大雷中緩過勁來。
身旁的徐菀卻似早就知曉一般,和煦地笑道:那真是恭喜王大人了。鏟除了家中孽障,王大人之后的仕途定會一帆風順,家族也會安寧昌盛。
王靖康聽后兩眼放光,哎呦!多謝夫人美啊!
既然少夫人都這么說了,今后必定前程無憂!
隨后,王靖康向堂下候著的人高聲道:將東西搬進來!
慕徐兩人向堂下望去,但見數名小廝抬著四五臺綁著紅綢的箱子走了上來。
王靖康道:侯爺,夫人,靖康今日專程上門拜謝提點之恩。這些薄禮乃靖康一點小小心意,還望侯爺與夫人笑納。
慕懷瑾與徐菀相視一眼,向王靖康推辭道:這怎么好...
侯爺莫推辭。區區小禮與夫人的提點之恩相比,不值一提,侯爺您就收下吧。
王靖康說罷,又從袖中取出一張匯兌票,恭恭敬敬遞給徐菀。
夫人,那日我離開侯府前,您說讓我別忘了回來付些銀錢抵消因果。這是一張五百兩的匯兌票,您在盛國境內任一票莊都可兌成現銀。不知是否可抵因果
徐菀:!!王大人大義啊!
王大人太客氣了。徐菀強自抑住不聽使喚的嘴角,溫和從容地笑道:王大人放心,我一定幫你在祖師爺面前美幾句,保佑你全族大富大貴。
王靖康欣喜異常,靖康多謝夫人了!敢問夫人師從何道觀呀
清涼山青云觀。
原來是青云觀吶。王靖康雖對青云觀未有過耳聞,但畢竟培養出了徐菀如此優秀的弟子,那必定是一流道觀。
日后有機會,靖康定當親自去青云觀為祖師爺上香。
徐菀略略遺憾道:王大人有心了。不過清涼山上的道觀年久失修,我已不不打算回去。
下山時我將祖師爺和師父的牌位都帶了下來,打算在京城為青云觀再修建一座道觀。王大人的這張匯兌票,就是我修建道觀最大的支持。
聽聞此,王靖康有些疑惑,夫人想建道觀,讓侯爺助您一臂之力不就成了。若是侯爺出手,莫說一座道觀,十座都能建的起來。
慕懷瑾也順勢望向徐菀。王靖康這疑問,也是他一直以來想問的。
明明只需徐菀張張嘴,慕懷瑾就會出錢為她建道觀,且無需讓她償還什么。
可這些日子來,徐菀就是不說,而是打算靠自己賺錢。
慕懷瑾便也不好再提,但他真的很想知道緣由。
徐菀依然淡聲道:古人云‘蘭因絮果’。若今日我平白無故用侯府的銀子去建道觀,此為因。那么他日定會有我無法左右的果出現。
我徐菀做事,向來講究個公私分明、不欠人財與情,該是什么就是什么。
因此就算侯爺主動贈我銀錢,我也不會要。只有自己打拼來的,因果才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一番話,將在場所有人都說的心悅誠服。
下人們沒成想,這位年紀輕輕的夫人竟會如此透徹,胸襟與格局也不似一般女子,果真是能將侯爺都收服的人啊。
身旁的慕懷瑾亦定定望著徐菀,眸光深沉,仿佛癡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