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洗漱不方便,而且也沒多少澹水,大家也只是刷了個牙,臉都沒有水洗,剩的半桶澹水都拿來煮面條了。
    漁船也駛離隨便停靠的岸邊,往鎮(zhèn)上慢慢開去,順便沿途打撈,有一個算一個。
    這段時間大家都掙了不少的錢,都捏在手里,每天拿出來數(shù)一數(shù),看著是挺開心的,但是出門在外,手里放著那么多錢也覺得不安全,大家也都愿意花個半天時間,能存就去存掉。
    一路上海面上飄著的海蜇沒有那么多,只零零散散的偶爾遇到飄蕩的幾個,他們本著有見過不放過的原則,通通收入囊中,多少也能補貼一下油錢跟工錢。
    也遇上周遭不少正在作業(yè)的小船,有的是老漢在海面上揮汗如雨的勞作,有的是老夫妻一起干,而有的卻是全家?guī)卓诖笮《荚诖稀?
    葉耀東估計這些一家?guī)卓诙荚诖系模瑧?yīng)該是疍民,也稱為連家船民,是東南沿海一帶以船為家的水上居民。
    沒想到除了他們閩南,這里也能看到。他也只是瞄了一眼就略過了。
    陰沉沉的天空,一絲陽光也沒有,但是卻沒顯得陰涼,反而有些燥熱,連行船帶起來的海風(fēng)都無法緩解,上了岸后更是一點風(fēng)都沒有。
    葉耀東將船在靠近鎮(zhèn)上的一處碼頭停靠后,船上分海蜇的活交給其他人干,他就跟兩個哥哥還有裴父一起往郵電局去。
    現(xiàn)在郵政跟電信還沒分家,所以大家口頭上都是叫的郵電局。
    陳家年也往岸上去,他得去打個電話,今天上午得讓車子來鎮(zhèn)上碼頭收,這個得提前打電話,不然車子去村子里得空跑一趟。
    葉耀東邊走邊拿手扇風(fēng),感覺不過癮后又把衣擺拉出來往上扇風(fēng)。
    “好悶熱,明明都快入秋了。”
    “這叫秋老虎。”
    “下個月八月十五也不知道是在這邊還是在家里。”
    “那時候應(yīng)該差不多回去了。”
    “到時候可以再來鎮(zhèn)上逛逛,給家里的孩子們買點東西帶回去。”
    “是得買點東西帶回去,這回都出了老大的遠門,都出省了……”
    “我這輩子第一次走這么遠,原以為市里會是我去過最遠的地方,沒想到現(xiàn)在居然出省了。”
    “是啊,前面30年,去過最遠的就是縣城,沒想到有一天我們竟然也出省了,這趟咱們要回去時就來鎮(zhèn)上逛逛,買點東西帶回去。”
    兩兄弟吸取過教訓(xùn),這會兒還沒回去,就已經(jīng)想著到時候要帶點東西回去給家里人。
    葉耀東也在那里附和著,“也能帶幾個月餅回去,聽說這邊的月餅里頭是放肉,也不知道啥味,竟然月餅里頭還也能放肉。”
    “是啊,口味還挺奇怪的……”
    他們邊走邊看,都談?wù)撝@邊鎮(zhèn)上有什么特產(chǎn),到時買點回去給老婆孩子。
    一路問了三四個人,走了十幾分鐘就找到郵電局了。
    這個鎮(zhèn)看著也不大,應(yīng)該說現(xiàn)在的城鎮(zhèn)看著都不大,畢竟還沒發(fā)展起來。
    一到郵電局門口,幾人都有點局促起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走進去。
    葉耀鵬尬笑道:“東子,你先進,我們跟在你后頭。”
    葉耀華也點頭,實在的道:“對啊,我們不識字,你識字,你還會說普通話,等會兒你說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
    裴父也笑著說:“我也不識字,也不會講普通話,我就跟著你們。”
    葉耀東失笑的搖了搖頭,沒想到他居然成了所有人里頭最有文化的一個!
    他率先走進去,邊道:“大哥,二哥,我建議你們也去上一個掃盲班,識字還是很有用的,起碼能看得懂單子,以后不容易被騙。”
    “要的要的,這不識字,感覺出門也挺難的,就郵電局門口那幾個字,我們都不認識。”
    “是啊,會不會寫不重要?但是得認識。”
    葉耀東說完就往柜臺走,一開始柜姐還愛搭不理的,操著一口本地閩南話,腔調(diào)聽得怪怪的,但是幾人也能勉強聽得懂,也都很高興,終于能勉強語通了。
    然后如若旁人的嘰里咕嚕講了一堆……
    柜姐滿臉不耐的喊了一下,“你們是要干嘛?是要買郵票還是要寄信,還是要取款,還是要匯款?”
    葉耀東一聽到買郵票,就愣了一下,他想起上輩子聽人說過,有幾版郵票好像價格炒的挺高的,但是…到底是哪一版???
    他一個漁民根本就不關(guān)注這個啊,平常刷視頻也是刷的各種魚,社會資訊也是關(guān)注的時事政治,民生還有海洋魚類相關(guān)的。
    這個什么郵票、古董、股票之類的鳥東西,他哪里聽得懂?
    柜姐見沒有一個人回她,不耐煩的又道:“你們到底來干嘛的?”
    葉耀東這才回過神來,將剛剛聯(lián)想到郵票的思緒拋諸腦后,趕緊道:“我們想要存錢,到時候可以跨省取嗎?”
    柜姐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上下打量了一下他們,這群人看著也不像是有錢的,但是她還是把存錢的流程說個明白,并且跟他說讓他選擇匯款會簡單一點。
    葉耀東也想到了,現(xiàn)在沒有電腦,也沒有全國聯(lián)網(wǎng),直接匯款,讓他媳婦去取還簡單一點。
    別怪他不知道流程,畢竟上輩子他也從來沒有有錢過,沒錢可取,沒錢可存,只是聽說個大概而已,阿清還活著的時候,啥都是她一手包辦的。
    連存折啥時候出來的,他都不記得,只知道九幾年的時候是有的。
    “行,那就匯款吧。”
    “是要電匯還是信匯?”
    “電匯吧,電匯快一點。”
    “電匯收費高一點。”
    “沒事,就電匯。”
    信匯就是寫一張匯單,塞在信封里寄到對方手里。
    電匯就是寫一封電報,請郵局發(fā)電報給對方收款人。
    這時候行內(nèi)系統(tǒng)和跨行系統(tǒng)都極度不完善,銀行匯款分信匯和電匯,都是借助郵電局來完成的。
    他們鎮(zhèn)也就只有郵電局了。
    葉耀東填寫了匯款單,并且將錢遞給她,看著她詫異的接過數(shù)錢發(fā)電報。
    等他完成后,三人都有些躊躇。
    “這就好了?這…你媳婦兒去村里打個-->>證明帶上電報就能去拿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