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芙垂眸,也難怪孟淵為何寫信要她回京,想來是與父親一樣,怕孟澤去淮朔對她下手。
慕若恒看著她,道:“我讓你回京,也的確是因受他囑托,護住你的安危,不過,也有一件事,需要你去辦,眼下你還不能拒絕孟澤。”
寧芙想了想,便明白他這是需要自己接近孟澤。
慕若恒卻是并未再多,余光掃了一眼桌上的密信,只是看了后,忍住心中的震蕩,將密信燒毀。
再抬頭時,已經沒了慕若恒的身影。
寧芙不由思索起密信中的內容,是有關孫政的。
敬文帝為何派出孫政去刺殺宗肆,如今她隱隱摸到了頭緒。
僅僅是因為,孫政是孟澈的人,這便足夠讓他成為刺殺宗肆的最好人選。
若是孫政真能殺了宗肆,對帝王而,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而若不能,宗肆逃過一劫,那刺殺宗肆一事,就得有人出面擔了這罪名。
孫政便是敬文帝給孟澈定罪而安插下的一顆釘子。
敬文帝如今重病,早已不希望再看孟澈與孟澤內斗,且孟澈因為通胡,敬文帝已有處置了他的心思,只是皇室子嗣叛國,影響皇室聲譽,而這刺殺宗肆這等“保家衛國”的忠臣,便是最好的罪名。
是以孫政對宗肆的刺殺成與不成,對君王而,都是在為孟澤肅清障礙,至于是肅清孟澈,還是宗肆,并無區別。
這期間,敬文帝與孫府的交易,便也昭然若揭。
孫政是刑部尚書嫡長孫,刑部尚書已是敬文帝如今最器重的大臣,而他如何能得到這般近臣待遇?那便是愿意為了敬文帝,犧牲自己的長孫孫政。
用一條命,換整個孫府的榮華富貴,從利益角度而,是筆劃算的買賣。
只是恐怕孫政到死,都以為這是在為家族爭得榮譽,不知他已是家族的棄子。
而孟淵此時,卻還不希望孟澈倒下,是以在阻止敬文帝的打算。
而孟淵她要做的事,也是關鍵。
寧芙垂眸。
如今的每一步,都越來越緊迫,也許事關兄長,她都得更謹慎才是。
......
因著孟淵的囑托,寧芙見到孟澤的次數,便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