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張氏被嚇壞了。
她這些年仗著太妃的勢力作威作福,也暗地里弄死過不少人。
弄死別人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
別人弄死她兒子,還是在她跟前砍掉她兒子的頭顱。
這種可怕的沖擊,瞬間就擊潰了她的心理防線。
“我說,我說。”方張氏顫抖著匍匐在地上,一五一十將她當初是怎么換孩子的事告知老太太。
一旁,有人完整記錄了這些。
等方張氏講述完畢,老太太命方張氏簽字畫押。
“去,拓印一萬份,張貼到大街小巷。”
方張氏口述如何換孩子,如何利用太妃謀前程,如何壓榨太妃的事,短短幾天功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凌王府也很快給出回應,太妃將改方為凌。
太妃的名字為方迎宛,改成凌的話,凌迎宛不順口,太妃便改名為凌宛。
太妃的改姓,等于告訴世人,太妃與方家再無任何關系。
整個上京傳得沸沸揚揚。
茶樓酒肆,大街小巷,人們閑談起來都是方張氏換孩子的事。
一些人罵方張氏心狠,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富貴人家,留下別人的女兒磋磨。
還有一些人覺得太妃和凌王府過于小題大做,方張氏雖然做錯了事,但也養大了太妃,太妃如今過得不錯,身份也尊貴,方張氏對她沒有生恩但有養恩,兩家和和氣氣當個親自走該多好,為什么非要弄到盡人皆知?
罵方張氏心狠的多半是婦人。
她們同是母親,女兒,能夠共情太妃。
那些覺得太妃小題大做的,多半是讀了一些圣賢書卻不懂變通的書生或者跟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圣母婊。
刀子沒扎在他們身上,他們不覺得疼,還以太妃是皇家人要為天下做表率為由,斥責太妃無情無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