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蕪不在宮里,百里安心里便少了一個負擔。;lw+他早在那天去見柳青蕪的時候,就說了妙音的事。只是他說的隱去了許多,只說是和玉真公主在宮外時,偶一見到了妙音,后來見她身世可憐,就贖買回來安頓在自己的府邸里。柳青蕪是個女子,哪里不知道百里安是因何才會讓一個女子住進自己的府邸里,所以出宮之后,便傳信進宮里,說妙音在宮外如何如何,只叫他安心。
百里安如今每日里除卻早朝,其余時候都還是自由的很的,又不用批閱奏折,放眼歷朝歷代,也沒有哪個皇帝過的像他這樣輕松的。
只是百里安卻開心不起來,宮里千般好,又哪有宮外的肆意瀟灑?更何況在太子面前,他還要時時小心謹慎,生怕露了本性叫他發覺。
就這么提心吊膽的到了他生辰的時候,往年百里安的生辰,都是在長樂宮里過的,那時也只有柳青蕪和汝煙為他慶賀,后來長大一些,才有了太子和玉真公主。但現在他都當了皇上了,那生辰就已經成了宮里一等一的大事,驚動文武百官前來恭賀。
生辰宴選在未央宮,乃宮中最大的宮殿,就是玉真公主這樣得寵的人,其生辰也不過設在紫微宮里。
本因新皇登基,許多當初擁簇太子與四皇子的人,怕他心中有什么不滿,這些天一直夾著尾巴做人,好不容易遇到這樣的時機,可不拼了命的想要來他面前表示忠心嗎。天色未暗,未央宮里宮外,熙熙攘攘的便都是人。
琉璃宮燈高掛于屋檐,垂墜的珠簾和宮女端進來的酒杯碰撞到了一起。
姍姍來遲的百里安站在門口,不停的拉扯著自己的袖子。
百里明華站在他身后,“怎么了?”
百里安哪里敢說,是因他今日這一身累贅的禮服,才叫他如此不適的,“沒什么,我們進去吧。”
百里明華應了一聲。
前面的宮人打開了宮門,而后隨身的太監高聲通稟:
“皇上駕到——”
落座的文武百官齊齊起身,躬身向著打開的大門。
隨著引路的宮女從面前走過,那深紫色,用金線繡著龍鱗的華美衣袍從地上劃了過去。
今日來恭賀的玉真公主抬起頭,見到走進來,極其熟悉又極其陌生的百里安時,心里驀地一抖。
百里安雖無真正帝王的氣勢,卻另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尊崇之感。
百里明華跟在百里安身后,從前是他享有這樣的目光,但現在換做百里安,他跟在百里安的身后,見他昂首向前,自己心中,竟生不出一絲不甘之感。——這便是他的皇弟。
抬起頭的文武百官也在抬眼的一瞬被震懾了。
平日里,雖然在早朝時能見到新皇,但始終隔著一段距離,所以覺得那人還是深宮里默默無聞的六皇子,但在今夜,這在深宮里十數年,都不曾掀起半點波瀾的皇子,以帝王的架勢從身邊走過時——
抿起的唇十分冰冷,上挑的眼角卻別有一種動人的味道。
動人?
想到這個詞匯的人又冷汗涔涔的低下頭去。
但當那人走到你面前時,又會忍不住抬起頭來,看一眼他那迷惑人心的側臉。
而后便會忍不住的想,自己怎么從未知道新皇,竟然長的這樣的好看呢。
而在此時,百里明華冰冷的視線就落了過來,只一眼又將那沉溺于不該沉溺之物的人,嚇的再度低下頭來。
深紫色的衣袍華貴無匹,垂墜的袖袍間,又以指甲大小的黑色珍珠穿引,攢出一朵暗色的花來。
但那人的指尖兒卻在這黑色中,白的像是籠了一層光暈似的。
玉真看著百里安目不斜視的從自己身旁走過,忽然在這一瞬,覺得離眼前的人,其實很遠。
百里明華只跟了百里安一段距離,便在下方的位置落座了。
專為百里安安排的座位前面,垂有一層朦朧的簾殺,等他進去了,那低著頭的百官才抬起頭來齊聲恭賀。
知道下面的人因為隔著一層簾子,看不清自己,百里安才提出一絲底氣來,讓他們落了座,而后把百里明華教他說的話復述一遍。
他現在是皇上,無須說太多話,他只要在上面冷看著大局就好了。這是百里明華跟他說的。
席下的玉真一直望著簾子后的那道人影,連眼也不眨。百里明華看到了,垂下的目光掩飾了那一絲絲的不悅。
百里安坐在簾子后,遠沒有旁人看的那樣從容,面前擺著的東西,他是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眼觀鼻鼻觀心的聽著下面那些百官們議論紛紛。百里明華也知道大局,始終坐在下面。
有些大臣見百里明華臉色不愉,以為是他失了皇位才致使他如此,卻不曾發覺,玉真看的百里安越久,百里明華的眼神就越冰冷。
生辰宴進行到一半,國師府送了東西過來,是一叢半人高的血玉珊瑚,珊瑚枝上,掛滿了嬰兒拳頭大小的珍珠。
宴席上的百官一見國師都在此刻示好,對著新皇心中的忌憚就更大了——六皇子能登上皇位,定是韜光養晦多年,現在又得國師府相助,可見其人不是池中物。
百里安半點都不知道他們心中所想,他需要在眾人面前擺出儀態,也是很累的。
百里明華見玉真還癡望著百里安,便怎么也坐不住了,霍地舉著酒杯起身,“皇上。”
百里安聽到百里明華的聲音,一下子嚇的又坐直了,“宣王有何事?”
“臣,想與皇上共飲一杯。”百里明華道。
百里安頓了一下,百里明華平常不是不讓他喝酒么,怎么這一下忽然敬起他酒來了?
“臣與皇上,自幼相識,一晃十數年過去,唯望以后,也能如今時今日一般。”這話是百里明華說給玉真聽的。從前他便嫉妒玉真嫉妒的發狂,現在說出來,實在是想讓她知道,這些年,陪著百里安的,不是只有她一人。
一杯飲盡。
百里明華話都說到那個份兒上了,百里安也只得站了起來,身旁的宮女替他滿倒了一杯酒,“宣王所說,也是朕心中所想。”
玉真的目光黯淡下來。
百里明華見到她這副模樣,心里那嫉妒之感才散去了一些,他放下酒杯坐了下來。
宣王都敬了酒,其他那些受到冊封的皇子就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從前欺負過百里安的,無論是出于求饒還是巴結,都是起身敬酒。
百里安喝了第一杯,那第二杯第三杯也就是非喝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