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候圣旨的這半個月,沈茉云的日子過得跟往常并無兩樣,真要說有什么不同,就是下人侍候的更小心,母親程氏天天拉著她的手述說進宮后應該注意的事情,并且準備她入宮要帶的物品。
程氏性格溫柔,相貌端莊美麗,跟沈茉云有幾分相似,說話行事總是輕聲細語,有條有理。她育有兩子一女,長子沈重云在翰林院任修編,次子沈蒼云外放為官,兩人皆已娶妻,連長孫都有了,因此程氏現在唯一的生活重心就是放在女兒身上。
本來想著為女兒在京中挑一門好親事,日后也好相見,不想宮里透出口風,要寶貝女兒進宮為妃,程氏實在舍不得,可是又無法違抗,只得趁著女兒還在家里的時候好好說道說道。
程氏出身官宦之家,若真以為她如同表面一樣溫柔好說話,可以隨意欺瞞,那就大錯特錯了。程氏嫁給沈時嶼多年,家中只有一房婢妾,沒有庶子庶女出生,由此便可得知她手段了得。她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茶水,而后輕輕放下,瓷器與實木撞擊發出了細微的悶響聲,她道:“茉兒,你自小就伶俐,原本性子還有些跳脫,可兩年前一場大病后,倒是沉穩了不少。原先我還心疼你整日悶在屋里看書,不曉得多出來走動,現在看來,這樣的改變,卻也不錯。”
沈茉云微微低著頭,作出一副聽教的模樣,程氏對這唯一的女兒著實疼愛,這兩年來,她也對程氏有了不少親近之意。
程氏愛憐地撫摸著女兒嬌嫩的臉頰,隨后神情一正,道:“娘下面的話,你要牢牢記住。如今的后宮之中,蕭皇后是元配嫡妃,先皇所賜,又育有太子,地位穩固,太后又是她的姑母,所以你進宮后,千萬不要讓皇后記恨上你。娘以前曾見過蕭皇后幾次,她并非是容不下六宮妃嬪之人,你只要循規蹈矩,想來蕭皇后也不會特地為難你。”
沈茉云輕輕點了點頭,道:“我會小心的。”
“另外就是三妃,柳貴妃出身將門,最得圣寵,四妃雖然皆是正一品,卻是以貴妃為尊。柳貴妃本身就是由先皇親自指婚,地位本就比其他兩妃更為尊貴。至于張德妃和高賢妃,雖然出身不低,但在東宮時只是普通貴人,后來張德妃生下二皇子,這才由皇上向先帝請封為側妃,高賢妃也是如此,只是她并無所出。”程氏繼續說著,一長串話說下來,讓她覺得有些氣喘,便停了停。
沈茉云則是不斷地吸收著程氏所說的話,類似的話沈時嶼也跟她提過,但是男人和女人看事情的角度從來就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在這種后宅之事上,所以多聽聽程氏的,總不會有壞處。
程氏又喝了一口茶,道:“至于其他宮嬪,還有一位蕭婕妤,她是蕭皇后的族妹,身份不比尋常,日后遇上她,你客氣幾分便是。”
沈茉云覺得奇怪,便問道:“既然是蕭皇后的族妹,為什么只會是一個正三品的婕妤?而不是九嬪之一呢?”
程氏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困惑,道:“這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那位蕭婕妤,是庶出。大概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不好給她太高的位分吧。”
正三品婕妤在后宮的品級中,并不算低,但是既是潛邸的老人,又是太后和皇后的族親,這個品級,就有些不夠看了。
“這些事情只能你進宮后慢慢了解了。”程氏說著,停了一下,又道:“我瞧著錦色和素月這兩個丫頭不錯,又是跟你一同長大的,知根知底,就讓她們陪你一同進宮吧。”
沈茉云自然不會反對,沈家在宮里沒有任何根基,她肯定得帶人進去的。
程氏突然嘆了一口氣,“我就你這么一個女兒,本想著將你嫁在京城,以后你回家也便宜。如今進了那道門,以后想見一面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就算是皇后,每月召見家人也是有定例的,更何況是小小的嬪妃。想到這點,程氏又喃喃自語道:“聽老爺說,圣旨這兩天就會下來,也不知道你是什么位分?”
沈茉云忙安慰道:“娘別擔心,最差也能是美人,都是有品級的,您別擔心……”
“說什么呢!”程氏急忙喝住沈茉云,“怎么會是美人?我的女兒,至少得是正三品的婕妤,老爺也說了,極有可能是九嬪之一。”位分越高,代表女兒以后在宮里的日子就越好過,至于槍打出頭鳥,上面有皇后,又有圣眷正濃的柳貴妃,怎么樣也不會讓女兒成為后宮之最。
這時,屋外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傳話的婆子在門外喊道:“夫人,姑娘,宮里來傳旨了,老爺讓您們趕緊前往正堂接旨。”
母女兩人俱是一驚,程氏先穩住了心神,喚來丫頭婆子,“送姑娘回房更衣梳妝。”又安慰女兒,“沒事的,穩著點兒,一會兒可別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