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應該早先得到消息了,陳安修他們剛到,就看到他在門口那里探頭探腦的,他穿了條顏色很淺的褲子,白色套頭衫,最外面是件紅色的小羽絨服,拉鏈沒拉上,帽子歪歪地戴著,身后背著個小包,懷里一左一右還摟著兩只公雞玩偶,整個人要搬家一樣,搞得還好像很匆忙。
車子停下的時候,他還有點猶豫,只站在那里瞪著眼睛看,并不靠近,不過等陳安修打開車窗喊他一聲,他就認出來了,搖搖擺擺的就要過來,門前還有臺階,他走的很小心,先試著把右腿挪下來,再挪左腿,再右腿,再左腿,笨笨的,緩緩的,但很穩當。
小阿姨在里面聽到動靜已經開了門,陳安修下車進去抱他,幫他正正帽子,拉上小羽絨服的拉鏈,又拍拍他鼓鼓囊囊的小背包說,“糖果,你背著什么好東西?”
糖果咧咧嘴背過身去給他看,陳安修打開小背包看了一眼,里面的東西還沒拆包裝,看著像是個遙控小汽車,“糖果這么多東西啊,叔叔幫你拿下來放車上吧?”
糖果點點頭,“叔叔,弟弟啊。”
陳安修摸摸他圓乎乎的腦袋,“叔叔就是來接你去和弟弟玩的。”
說話的功夫糖球也從屋里出來了,見他們在解小背包,就和陳安修說,“小陳叔叔,這是我爸爸讓給冒冒帶的。”
陳安修一聽這樣就說,“冒冒家里很多的,不用帶這個了,給糖果留著玩吧。”他想給放下,但糖果還抓著背包帶不放開,他笑了笑只好連人帶著包一并抱到車上,糖果可能習慣了,把他放在寶寶椅上,他很乖,并不亂動。
糖球和章時年打過招呼后,也在糖果旁邊坐了。
*
臘月二十八在綠島一般年前蒸饅頭的日子,也有早點蒸的,但不能再晚了,二十九和年三十都有其他事情要做,肯定沒空用來蒸饅頭,現在蒸好的饅頭都是過年期間吃的,因著陳家的客人多,陳媽媽每年都要蒸很多,三四鍋總是要的。
陳媽媽蒸饅頭用的家里燒柴的大鐵鍋,一鍋能蒸二十多個大饅頭,家里自己蒸饅頭,發面用最多的是老面,并不常用酵母粉,陳爸爸總說酵母蒸出來的饅頭太軟,吃著不勁道。老面是上一次蒸饅頭留下的發面團,用這個發面慢點,所以陳媽媽一般在前一天晚上就把面發上,放在有爐子的屋里,這樣第二天做饅頭正好,不耽誤時間。
做饅頭的面都是從鎮上的小磨坊里拿的,因為小磨坊的機器比不得大面粉的設備先進,磨出來的面有點黑,并不如市面上的那么白,有幾年鎮上很多人都嫌這種面不好,喜歡到市區買精白面吃,如果不是有些人家習慣往小磨坊里存麥子,這小磨坊差點倒閉,不夠這幾年風向又轉回來了,大家都說這種才是真正的全麥粉,沒有任何增白劑的,市面上想買這種面都不容易,一時間小磨坊又成了香餑餑,好些外面的人都打聽著來這里買這種有點黑的小麥粉。不過這也不全然是跟風,這種黑面蒸出來的饅頭確實香,有種實打實的麥香味。
陳安修他們到家的時候,陳媽媽的饅頭已經蒸好了,還特意蒸了一鍋棗餑餑,都放在廚房的鍋拍上晾著,鍋子里這會蒸的是黍米糕,黍子的產量很低,現在已經沒什么人把這當主食吃了,秋里鎮上的人每年種一點,大多是為了過年蒸黍米年糕吃。
糖球事先打過電話,噸噸就待在家里等他沒出去,冒冒也在,糖果一看到他就直接對著過去了,“弟弟啊。”還把懷里的公雞玩偶分給他一個。
陳媽媽見到他們兩個也很高興,在灶膛里添了木柴,就出來和他們說話,“糖球和糖果來了,鍋子里蒸的年糕,待會就好了,你們出去玩也別走遠了。”
糖球喊陳奶奶,糖果也跟著喊,陳爸爸在小隔間的爐子上燉肉,又和他們說待會還能吃肉,把這小兄弟倆都高興壞了,特別是糖果,可能聞著味了,還蹭到陳爸爸邊上去看了看,肉已經燉地差不多,不過還沒放鹽,陳爸爸撕了一點喂給他和同樣張著嘴的冒冒吃了。
陳媽媽招呼完孩子,又過來問章時年,“打完針,身上好點了沒,怎么一感冒就這么重啊?”
章時年能聽出她話里的真實心意,并不是客套,就說,“身上沒那么重了。”
陳媽媽又說,“剛打完針,還是別在外面吹風了,回去歇著去吧。這就快過年了,養好身體最要緊。”
章時年答應著,陳安修陪他回屋,又來廚房倒水,陳媽媽從飯櫥里摸出瓶蜂蜜給他,囑咐說,“喝了水讓他躺下睡一覺,孩子們就讓他們在這屋里玩就行,別讓他們過去鬧。我待會在煤氣上熬點粥,他想吃的話就吃點。”一直以來怎么說呢,可能是章時年表現太好了,又有那樣的身份背景,雖說喊她媽,但很多時候她都沒法當他是個普通的小輩來對待,總覺得隔著點什么,這猛地一病倒是讓人從心底里生出些疼惜的感情來。
陳安修給章時年倒上水,把陳媽媽的話轉給他聽,“你現在是我媽的親兒子。趕緊歇著,有事的話喊我,我出去看看有什么能幫忙的。”
“去吧。”
陳安修幫著把窗簾拉上,又給他壓壓被子角,這才帶上門出去。
陳媽媽這邊只是添柴燒火,自然不用他幫忙,倒是陳爸爸這邊,他能幫把手,陳爸爸每年過年都會買個大豬頭和一些豬蹄,自己做豬頭肉,燉著吃,或者做肉凍都可以,不過他總嫌外面攤子上收拾不干凈,寧愿買帶著毛的,自己回來費點事,他在爐子邊上先把豬蹄用火烤了,再用鋒利的小刀一點點的刮,陳安修自小就看他這么做,到現在都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了,只是小點的時候,他光顧著吃,并沒有耐心做這細活,就這幾年才耐下性子來,能上手幫點忙了。
“你下手輕點,皮都被你削沒了。”陳爸爸看他一刀子一刀子的動作倒是很快,品相就差多了。
“這個方法太費事了,下水煮煮比較快。”
“這么做的最干凈。”
陳安修反駁他說,“你就是老腦筋,對了,望望呢?”望望的快遞公司也早早放假了。
“吃過午飯跟著你三叔去你大姑家接你奶奶去了。”陳爸爸擦擦手,又去看鍋子里的肉,里面煮的大骨頭,還剁了大塊的雞在里面,再放上一點點的蝦米提鮮,這樣燉出來的肉可以吃,剩下的湯汁濾一濾,就是不錯的高湯,下面條,下餛飩,做燉菜,做丸子的時候都能用。
在綠島,家里有兒子在,是不興老人在閨女家過年的,“三叔那邊收拾的怎么樣了?”昨天下午從北京回來,一直在忙,也沒得空去那邊看看。
“湊合著能用吧,其他的只能等過完年再說了。如果把東屋和門樓都翻蓋一下的話,怎么也少不了兩萬塊錢,我看你三叔給天意買了房子后,手頭也夠緊的。即便是過年公司里發點錢,又得攢著三月里給天意結婚了。我今年買的牛肉和羊肉多,你大舅他們也送了不少魚蝦和干貨過來,晚上的時候,讓你媽收拾些出來,你給你三叔家送過去。”雖說是兄弟四個,但大哥和老四常年不在家,這里就他和老三兩個,老三又是弟弟,他不幫著誰還幫著。
“行,爸爸,我知道了。”
半下午的時候陳安修小姑家的彬彬來了一趟,送了些花饅頭和豆包過來,陳家這一大家人,就屬陳建敏的手最巧,各家過年的花饅頭基本都是她蒸好送來的,因為做的太多,花樣也不是很復雜的,就兔子和桃子的,另外就是幾只小刺猬的,胖乎乎的非常可愛。
陳建敏家每年都會走這么一遭,陳媽媽早就把回禮都準備好了,正好趕上年糕出鍋,又給彬彬裝了點熱年糕。陳安修送他出去,塞給他五百塊錢,又陪著他去陳建浩那邊把東西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