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深處-19
江平策以最快的速度用坐標系帶大家繞星球一圈,他的技能每隔半小時就要冷卻一次,直到當天下午6點,大家才回到最初降落的位置。江平策很快算出了數據:“根據我們的速度和時間推算,繞星球一周的距離是800公里。”
秦露道:“我記得繞地球一周要4萬多公里,這顆星球一圈只有800公里,也就是說,地球是它的50倍?”
只有地球五十分之一的體積聽上去很小,但問題在于,地球表面有70%左右的面積是海洋,陸地的占比不到30%,而這顆星球并沒有海洋,他們繞了一整圈,整顆星球表面都是焦黑色的土壤,并布滿了綿延不絕的山脈。
所以,他們需要搜尋的面積并不小。
下一刻,江平策就說出了精確的結果:“周長800公里,直徑254.77公里,球體的表面積是20萬3810平方公里。”
秦露仔細想了想,說道:“差不多是江、浙兩省的面積總和?”
大家對具體的數據沒什么概念,但秦露一舉例,這數據立刻變得直觀起來。劉照青頭疼地按住太陽穴,道:“只剩18天了,地毯式搜完相當于兩省面積的龐大區域,這有點兒難吧!”
許亦深笑瞇瞇地說:“其實不難,我們有秦露,每天板塊換位12次那就是6千米,只需要花費30秒鐘。平策的坐標系,半小時來一次空中超速飛行。還有星文的風馳電掣,全團加速5倍。咱們183行動小組這相當于坐著高鐵在旅游!”
柯少彬問道:“咱們可以駕駛飛行器搜索嗎?”
卓峰搖頭:“應該不行,我需要用磁鐵來搜集礦石,但飛行器受到磁場的影響,很可能會墜毀。”
越星文回頭看向小師弟,道:“小年,你在這里建個樓,把飛行器藏起來。我們再根據平策的地表劃分方法,將整個星球劃分成四片區域,挨個搜索。”
眾人立刻分工合作,章小年負責蓋基地,江平策則以大家所在的位置為原點,朝四個方向畫出四條筆直的射線,延伸向遠方。
直到晚上8點,大家才忙活完。
江平策道:“秦露先用技能吧,搜第一片區域。”
秦露拿出地球儀,帶著大家飛快地往前換位。
一路上,卓峰用磁鐵收集周圍的礦石,懸浮框中的礦石收集度也在不斷增漲,等秦露12次板塊換位用完之后,收集度也變成了15100。
這么多石頭,背著走會很沉。林蔓蘿用藤蔓編了個籮筐,將收集到的礦石全部放進去,和秦淼一起抬著走。兩個女生抬著一大堆石頭,看上去挺累,其實,卓峰用技能減輕了它們的重量,兩人完全感覺不到壓力,就像是抬著一團羽毛。
整頓一番后,江平策用坐標公式帶著大家繼續向前。卓峰用磁鐵沿途搜索目標,等徹底搜完這條山脈,搜集度也變成了20100。
柯少彬看著籮筐里的礦石,道:“咱們今天還算順利,只一天,就搜集到了20塊任務目標。還有18天時間,綽綽有余啊!”
辛道:“別高興得太早。任務目標要求我們‘集齊’100塊礦石,也就是說,哪怕我們搜集到99塊,還差最后的1塊,沒集齊也不會給我們99分,而是0分。”
辛的這句話可謂是一針見血。
哪怕前期搜集進度再順利,最后卡在99%的進度,為了一塊石頭也有可能前功盡棄。所以,第一天收集到20塊,并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柯少彬無奈地看向他:“辛,你是不是特喜歡潑冷水啊?”
辛沒有反駁,平靜地說:“我只是陳述事實。在100顆任務目標全部集齊之前,我們不能松懈。”
柯少彬聳肩:“好吧,你說得沒錯。不過,卓師兄第一時間想到用磁鐵幫忙,省了很多功夫。第一天進展順利,也是個好兆頭嘛!”
越星文看了拌嘴的兩人一眼,笑道:“前期搜到的越多,后面壓力就越小,我們盡量在前面幾天就把搜集度提到80%以上,最后再查缺補漏。已經晚上11點了,先休息吧,明天繼續。”
荒蕪的星球上并沒有晝夜之分,但大家忙碌一整天確實很累了,章小年現場造基地,大家靠在一起熬過一整夜,次日早晨8點又開始繼續搜索。
有江平策制定路徑和方向,不用擔心漏掉或者重復,他將每次搜索的范圍都算得很精準,又一天下來,礦石的搜集度已經達到了40%。
第13天,任務搜集度55%;
第14天,任務搜集度70%;
第15天,任務搜集度80%……
連續幾天枯燥又重復的搜集任務讓大家都疲憊不堪。
每天早上8點出發,在看上去毫無差別的焦黑色山脈上用磁鐵收集鎳礦石,餓了就打開背包隨便吃點壓縮餅干或者罐頭……
重復的任務最容易讓人心生厭倦。
到第16天的時候,大家的精神都有些麻木了,不斷重復的動作,讓眾人都有種自己是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的錯覺。
16天晚上,收集度漲到85。
眾人精神疲憊地坐在章小年搭建的臨時基地吃飯,柯少彬一邊吃一邊抱怨:“收集度果然是越來越慢了,一開始,每天入賬20塊;第三天、第四天是15塊,第五天10塊,今天第六天,只找到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