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買書和筆墨紙硯后就只剩下五兩半錢銀了,剩下的六兩半錢,五兩是穆石拿出來的,一兩半錢是族里各家各戶給湊的。
劉叔承諾道:“我一定盡快把大家欠的錢都還上。”
族長看向穆石,大頭在他這邊,族里各家各戶出了幾,還算過得去。
穆石就道:“我這邊銀不急,表哥以后慢慢還就是。”
劉叔勉強扯出一個笑容。
人已經救了回來,那么劉永要怎么處置?
到底是自己的兒,又是向來寵愛的長,劉叔夫妻雖然恨他怨他,卻也沒辦法下去狠手,舒婉娘和穆石也說他還只是孩,慢慢教會好的。
劉叔就只能揍了他一頓,然后不許他再去認字,將他買來的書拿到書店退了,筆墨紙硯等卻是退不掉的。
舒婉娘心底柔軟,就叫穆石拿兩銀買下那一套筆墨紙硯,這樣一來劉叔一家也寬松了一些。
劉永這次的作為給族長和族里的長輩們很大的沖擊,他以前雖算不上乖巧伶俐,但性情還算不錯,平時也會照顧弟弟妹妹,卻在去認字后生出這樣的妄想來,族長認為,是書本讓他移了性情。
他們要是富貴人家能供給他讀書也就算了,偏他們不是,他又有了妄想,這才像著魔一樣移了性情。
既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不認字,一輩安分守己的呆著,總比奢想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好,因此,族長規定族里的孩不準再去跟舒婉娘認字,甚至告誡家長,以后若是沒本事供孩讀書科舉,那就不要輕易送他們去讀書認字,免得生了妄想。
所以,就算劉朗幾人是穆揚靈的表親,他們也很想識字,他們也不敢跑去找舒婉娘求教。
穆揚靈不敢說族長一定是錯的,但這樣防備就意味著劉家永遠不可能出頭。
她是長在紅旗下的孩,從小的教育和生活經驗告訴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雖然不一定是往好的一面走,但選擇會更寬廣,總比現在被束縛在土地上任人宰割要好。
劉朗已經十一歲了,再過不久可能就要成家立業,他是一個很機靈的孩,穆揚靈希望他認字會計算之后能多一條選擇。
穆揚靈對劉朗道:“到時候你們來找我,我帶你們去山凹口那里,那里的土很松,我在那里教你們認字,你們還能在那里打豬菜,我弟弟就在那里念書。”
劉朗眼睛亮如星辰,“那就這么說定了,我明天就去找你。”
“明天恐怕不行,明天我爹要去縣城,我也想跟著去。”
...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