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一靜。
齊修遠眼睛微瞪的看向弟弟。
眾臣也震驚的看著齊浩然,這種事怎么可能由榮郡王提出來他可是快要封藩地的呀,不應該是他們跪在地上哭著求著不讓皇上封,然后榮郡王耳紅脖子粗的與他們對峙嗎
怎么現在反了過來,他們贊成了,榮郡王自個卻反對了
齊浩然不知身后人的震驚,見兄長愣在上面,就義正辭的將昨天晚上阿靈勸他的那番話美飾了一番說出來。
正如阿靈所說,守邊衛國可用武將,只要文武并進,不像前朝一樣重文輕武,就算沒有藩王守邊也能保家衛國,甚至會因少去許多利益紛爭。
齊浩然昨天晚上已經想清楚,順勢提出要擴大武學規模,并且要讓武學像國子監一樣,不管上位者是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每年都要培養出一定數量的武學生,并且要保證他們的質量。
只有如此,不管今后登基的皇帝人品能耐如何,大齊至少能保證文武不斷,國家也才能昌盛安定。
這是齊浩然昨天晚上思慮過后想到的,還只是一個不成形的想法,但他很得意,越想越覺得這個政策能讓大齊長治久安下去,要不是不能回頭,他一定會仔細去看百官臉上的神色。
然而百官并沒有注意他說的后半截,心神全都放在“徹底廢除藩王制”上了。
皇帝要給榮郡王分封封地,其他朝臣還罷,有女兒在宮中為妃的都動了心思,特別是已生下皇子的妃嬪娘家,那心是一陣一陣的蕩漾著。
本朝皇帝選妃都是從三品以下的官員家中選的,他們本就沒多少權利,皇后又得寵幸,當今吏治也清明,所以他們的女兒就算進入后宮,也生下了皇子,對家族依然沒多少助力。
但皇子分封出去就不一樣了,他們怎么說也是皇子的外家,到時候再從家里選一個女孩嫁以皇子做側妃或正妃,借著外孫的權利再繁盛二三十年完全沒問題。
子孫再不濟,借著外家這層關系也能在皇子的封地里謀個好差事。
然而現在齊浩然一句話就斷了他們所有的夢想。
他們偷偷的朝龍椅上的皇帝看去,知道他現在雖不表態,但最后還是會同意榮郡王的提議的。
皇帝登基至今,凡是榮郡王提出來的,皇帝莫不答應。
有人惋惜,自然有人慶幸。
朝中不是沒人知道藩王制不好,但卻不敢提出來。
說到底,這整片江山都是齊家的,皇帝心疼弟弟,心疼兒子,要把家業分給弟弟和兒子們,作為臣子他們能怎么做
上表勸說不僅會得罪榮郡王和各位皇子,也會得罪皇帝,所以還不如保持緘默。
不過現在齊浩然主動推辭了,群臣再也不用顧慮,只是震驚了半響就紛紛出列贊同齊浩然的提議,有的文官甚至臉不紅心不跳的夸獎齊浩然,說他是千古第一人,其中不乏那些老頑固的諫臣。
齊浩然得意洋洋的揚起笑臉。
齊修遠:“”
只有范子衿瞥了齊浩然一眼就開始低頭想他剛才提議文武并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