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是這樣。那個法術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啊”
“我們會繼續調查這件事。這期間,還請您不要輕舉妄動,擅自做什么事情,影響到我們的調查。”
“好。我,我知道了。”
暫時封印陳佳鬼魂,關押在事務所內。
2008年10月7日,調查到陳佳的身份,查到陳佳的死亡記錄,其死亡被認定為意外事件。附:案件卷宗影印件及陳佳同班同學名單。
2008年10月8日,聯系到陳佳的父親陳建一。音頻文件。
“您好,陳先生。冒昧打攪您,是想就您兒子陳佳的事情采訪您。”
“那件事已經很久了吧。怎么突然要問這個?”
“下個月是安全教育月,所以我們報社有相關的專題新聞。我們發現,您兒子的死亡有很多偶然和必然,有些冒犯地說一句,那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嗯唉我當時,當時也很生氣。他大晚上沒回來,我以為他出去玩了,是他調皮。我和他媽媽到處找,還找了他同學,都說沒見過他。我們最后才想起來學校。我們真的沒想到學校放學,關校門,應該都會查吧?怎么能把學生關在學校里面?真的是他們還推卸責任,說是我兒子故意藏起來。他為什么要故意藏起來啊?這根本沒道理!就是他們沒有盡到職責!”
“嗯。當時具體的情況是怎么樣?我們查到案件的記錄,巡邏的老師說是沒看到人,關門的時候檢查過,沒看到人,才鎖上門。陳佳的同班同學則是說當時陳佳是教室里最后一個人,他們都先離開了,并不知道后來發生的事情。他有相熟的同學一起上下學嗎?”
“有一個。那個男生,我忘了叫什么,他那天沒跟佳佳一起走。我問過他們,幾乎問過他們每個人,他們都說沒和他一起走,要么不知道誰最后走,要么說是看到佳佳還在整理東西。我沒辦法沒人證明,他們就不用負責了。”
“陳佳在學校中有什么好朋友嗎?”
“就那幾個男生吧,我現在想不起名字了,就有三四個,經常一起玩。我當時就是問了他們,問了他們好多遍”
“我們查到了一份名單,這里面有您剛才說的那三四個學生嗎?”
“嗯這個,這個是,然后好像就這個,還有的,可能是其他班的吧。”
“陳佳的班主任對他有什么評價嗎?”
“他班主任,沒說什么。她什么都沒說。我兒子不是那種調皮搗蛋的男生,不可能故意藏起來。但他們都不說,他們就裝傻!”
“我們能理解您的氣憤。”
“肯定是老師鎖門的時候沒看啊!他要多看一眼,多認真看一眼佳佳佳佳就這樣”
“您認為,陳佳當時最想要做什么的是什么?”
“什么?”
“他喜歡什么?想要做什么?”
“他啊,他那時候喜歡踢球,還想過當足球運動員。他就差一年,就要高三,要考大學。他當時想要考交大,說交通大學的足球隊是大學里面最好的。他還是個小孩,考大學也是想著那些唉”
2008年10月9日,聯系到陳佳的班主任楊雯。音頻文件。
“您好,楊女士,謝謝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
“”
“楊女士,您還好嗎?”
“我你們,是要問陳佳的事情吧?”
“是的。您對他還有印象嗎?”
“嗯”
“據我們所知,您在陳佳出事之后,就辭去了教師的工作,轉行當了”
“我沒辦法繼續當老師那間教室還有那些學生我沒辦法嗚嗚”
“楊女士,當年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我,我不是很確定”
“沒關系,將您看到、聽到的,您所猜想的,都說出來就行。”
“我覺得,我覺得陳佳那段時間和班級里同學,和班級里男同學關系不太好。”
“嗯?是有什么矛盾嗎?”
“我也不知道。他們在欺負陳佳,我看到過兩次,他們推搡他。我阻止過,也問過他們,他們不說,陳佳也不說。我想要跟陳佳家長溝通的,但在那之前我那天那天在走廊另一邊,但我看到了。徐老師在查教室的時候,我們班,我們班的王子明從教室出來。他出來跟徐老師說了話,我沒聽到,但之后,徐老師就直接鎖掉了門。他沒看教室里面他”
“那位王子明是陳佳的好朋友吧?”
“原來,應該是的吧”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