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方便來說,比村長的房子更好。
因為陸成的廁所是水廁所。
用起來更是方便。
而這時的陸成的奶奶余香蘭,她正在自己的屋里與二兒子陸尋望。
“媽,您看看,這陸成好像是發財了,這半山腰的房子修得比村長家的還要好看!”
余香蘭一臉的尖刻樣子說:“你羨慕?你也去進山打獵?”
陸尋望一臉的害怕說:“媽,我不敢進山,我一進山的邊沿我都害怕!”
余香蘭嘆了一口氣:“你不要急,看看你三弟能不能尋到那一家人,要是能尋到了,咱們從他們的手里刮一點錢蓋房子,也不是太難的事。”
陸尋望這時微略的抱怨的說:“媽,按理說我是二哥,這事怎么輪也輪不到老三去認親!他憑什么?”
余香蘭眼神微避了下,深吸了一口氣:“你能自己坐火車?你能認得字?”
“不能,不認得。”
“那你還說這些有什么意思?”
余香蘭早就算好了,陸尋巖讀了幾年級的書,坐火車出行那些還是得靠他去。
別看余香蘭一個農村老婦人,但是心計可是不少的。
而陸尋巖找了很久,終于找到了一戶以前是共的軍官人家。
但是戶主不在家,只有一個仆人在那里打理房子。
陸尋巖把自己是戶主的兒子的事跟仆人說了,并且留下的名字。
仆人把陸尋巖的名字記下,又給陸尋巖十塊錢的路費。
因為戶主卻是有提過,說有一個孩子在剛生下時就送人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認。
所以仆人趕緊的又給陸尋巖十塊錢,又招呼他吃了一餐美味的牛肉面。
但是仆人仔細的看了看陸尋巖的長相,與戶主人年輕的時候并不相似。
這讓仆人暗暗的記下。
而陸尋巖準備在這家人這里住下,但是仆人說了,房子不能住外人,如果他真是戶主人的兒子,那等以后戶主人回來了,肯定會去柳葉村接他回來。
好說歹說的陸尋巖才拿著十塊錢離開。
仆人把那陸尋巖的長像畫了一張圖像,又寫了一封信寄了出去。
最最重要的是,陸尋巖帶了一個舊荷包,里面裝的一顆子彈,刻有峰字的字樣。
但是在陸尋巖離開后,陸彥又上門去,同樣拿出刻有峰字的子彈頭。
并且說了,他這個子彈頭才是戶主人親自刻下的。
仆人把陸彥請進家里,又看了看陸彥的背上的胎記。
與陸尋巖的一模一樣,但是陸尋巖的明顯有一點怪異。
仆人又寫了一封信給戶主人。
陸彥說了一下家里的情況。
仆人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把信紙都寫滿了。
陸彥沒有要求住在戶主人家里,只是說了,他要趕以過年前回家去。
仆人也給陸彥拿了十塊錢的路費。
仆人明白,這個陸彥的情況說得情真意切。
但是最后,這個陸尋巖是親兒子?還是陸彥所說的陸尋峰是親兒子?
都得由他的主人,戶仁和回來才知道。
仆人只守家,還有記錄下陸彥所說的情況。
陸彥于當天晚上就坐了火車回家。
他歸心似箭。
他明白,如果成功認回親爺親奶那自然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認親,他們也得在柳葉村里好好的生活下去。
而且,戶仁和據他打聽,是有兒子的老共。
已經年事高齡,這認親的路只怕有阻礙。
三天后,陸彥回到了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