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棠用手往海棠園深處指了指,嘴里啊啊叫了兩聲,手比劃著。桔梗點頭,表示明白。
“只有四叔在里面修剪花木,咱們要來的事,小棠已經跟她爺爺說了,讓姑娘盡管四處玩耍。”
荀卿染點頭,看時辰還早,就一步步慢慢走去。這園中景致與東府不同,并無雜花雜樹,而是遍種海棠。海棠又有紅白兩色,紅色的如火,白色如雪。園內還有石桌石凳,小橋涼亭,都很小巧精致。
藏書閣就建在海棠林內,是一座兩層的磚木樓房。二樓是藏書,一樓則是書房。荀卿染進了書房,剛坐下,寶珠就來稟報,說是二爺來了。
門簾挑起,一個少年邁著方步走了進來。一張帶著稚氣的俊臉板著,明明是清俊的眉眼,偏都耷拉著,顯出一臉的呆氣,毫無少年人該有的活力。
荀卿染撲哧笑出聲來,指著少年嗔怪道:“阿暉,你瞧你,跟個小老頭似地。這里沒有外人,就別裝了。”
聽了這話,荀君暉頓時眉目舒展開來,臉上的呆氣一掃而光,瞬間像換了個人。
“姐姐又取笑我。……我被先生叫住背書,從學里出來的晚了,叫姐姐久等了吧。”荀君暉給荀卿染行禮。
荀卿染站起來,拉著荀君暉手,讓他在書案邊坐下。
“我也是才到這,看把你急的,快坐下歇歇。”
荀君暉依坐下,又站起來,從袖袋里取出個包的十分周正的油紙包。
“姐姐愛吃古城齋的粉蒸首烏糕。前兩天君皙家有人去郡城,我讓他幫我捎了些來,拿給姐姐吃。”
荀君暉說著打開紙包。這粉蒸首烏糕,是潁川郡城的特產,其中又以古城齋的最為有名。因為選料精細,做法繁復,古城齋每天只蒸有數的幾籠,因此名聲更響。這首烏糕是用糯米粉、首烏粉和棗泥合在一起,上籠屜蒸熟。一般的首烏糕,蒸出來是紅褐色的一塊。古城齋的首烏糕卻有三層分明的顏色,最上面一層是黑色,中間一層是紅色,下面一層是白色。顏色漂亮、入口軟滑,又因為加了桂花蜜,十分香甜。荀卿染很愛吃這個,但卻不能時常吃到,雖然荀家是左近聞名的世家大戶。
寶珠和小棠拎著燒好的水送進來,荀卿染先和荀君暉洗了手。這時桔梗已經泡好了茶,給兩人端上來。
荀卿染打開帶來的食盒,里面是切好的海綿蛋糕。這是她花錢跟廚房的人買了雞蛋等原料,在她院子里的小茶房做的,特意帶來給弟弟吃。
荀卿染讓桔梗拿碟子將兩樣糕點各裝了幾塊,送給小棠和家人吃。又挑了一塊大的海綿蛋糕遞給荀君暉,正好荀君暉也撿了塊首烏糕遞過來,姐弟倆相視一笑,各自心頭一暖,就著茶水吃起了糕點。
荀卿染一邊喝茶,一邊打量弟弟。姐弟倆因為一母所出,眉眼間極為相似。荀君暉剛滿十三歲,身高已經快和荀卿染平齊。因為環境的關系,在外人面前不得不做出一副老成呆板的樣子,只有到了她跟前,才會露出真性情。
這個孩子,是她一手帶大的啊,荀卿染有些心疼,又有些驕傲。
四年前,她莫名其妙到此,目睹兇案,在床上躺了十來天,慢慢接受了穿越的事實,但是心中卻不甘愿。那天,她趁著人不備,自己跑出屋,順著墻根一邊亂走,一邊很幼稚地拿了根樹枝,抽打路過的花花草草泄憤。湊巧走到一個靠墻的小院,聽見里面一個女人中氣十足的罵聲,就好奇地拐了進去。
一個抹了一臉白**,身材十分富態的中年婆子,正一手拿著碗飯,一手推搡著一個小男孩,嘴里還不住地喝罵。
“唉呦,小少爺,你也讓奶娘我省省心。也就是你命好,太太是大家子出身,心腸好,才這樣抬舉你。你看看你身上這穿的戴的,哪樣不是太太出錢給你置辦的。不就是飯里吃出粒砂子,就做出這個樣來,還和老娘發脾氣。你可真當自己是個主子了。”
小男孩只有六七歲的樣子,一張小臉并不瘦,但卻毫無光澤。小身板被婆子的大手推搡的踉踉蹌蹌。那女人罵的口水四濺,好多噴到小孩的臉上,小孩卻不敢躲。
婆子把飯都倒在地上,另一只肥手在小孩的脊背上拍了幾下。她手勁不小,荀卿染隔著一段距離,仍能聽到小孩的背被打的通通作響。小孩子經受不住,被打的向前一撲,幾乎倒在地上,又被婆子一手撈起來,“小少爺,小心點看著路,這一身好衣服可值錢,碰破了,是要我拿錢賠補的。……老爺和太太都教導要愛惜糧食,小少爺扣了這一碗好白米飯在地上,要是上面知道了,是要打板子的。聽奶娘的話,你好好把這飯吃了,奶娘就不告訴去。”
婆子說著,就強按那小孩在地上,逼他去吃地上的飯。小孩梗著脖子,不肯就范。
荀卿染藏身在一叢灌木后,見那米飯倒在沙地上,又被婆子用腳踩了踩,哪里還能吃。小孩子在婆子手底下掙動,一抬頭,正好和荀卿染的眼睛對上。小孩嘴巴張了張,卻沒有開口求救,而是別開臉去。荀卿染的心卻忽悠翻了個個。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