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大*奶一進來,就沖荀卿染福了一福。
“我給三姑奶奶賠禮。下人們不知好歹,胡亂語,得罪了三姑奶奶和三姑爺。我自然重重地罰她們。請三姑奶奶好歹給家里留些顏面。姑爺那里,你大哥已經過去請罪了。還請三姑奶奶別生氣,看著我的面子吧,我再給三姑奶奶賠禮。”
說著又福了一福。
看著你的顏面,誰知道這事里你是不是也摻合了一腳,奴才們得多大的膽子敢攀扯親戚,荀卿染暗道,卻也緩和了臉色。
她之所以要如此發作,并不是真的要鬧僵。她只是要立威,荀家內宅現在越發的混亂不堪,而且還不知道自己捂著,偏挑在她和齊攸回門的時候鬧起來,拉陪嫁的佟嬤嬤入局,說話里攀扯著她和齊攸。這分明是拿她作伐子,讓她在齊家沒臉。如果做這樣事的人因此得了利,以后越發這樣做起來,那還了得。
“大嫂這樣說,還是個明白人。那我就奉勸大嫂幾句。大嫂看我不順眼,要讓我在四爺面前沒臉,我是荀家的女兒。我忍了。可這樣,荀家就有體面了,大嫂就能得了好處了?不僅攀扯我,還牽扯了四爺進去,這又是什么道理?難不成四爺也得罪了你們?”
“三妹妹冤枉我了,我……”荀大*奶辯解。
“大嫂也不用辯,你是當家奶奶,出了事,我不說你說誰。”
荀大*奶拿眼溜著方氏,又對荀卿染陪笑。
荀卿染才不管這些,繼續說道:“今天能拿我和四爺做筏子。能做局讓我的陪嫁嬤嬤鉆,明天就敢拿別人做筏子。越發沒人管,以后是不是凡來個親戚,你們都把這些爛事鬧開來,揀那面軟好說話的,就做個局裝進去,顯擺好手段?親戚們還怎么往來,荀家的臉還要不要?”
這話半真半假,荀卿染當然是因為這些人攀扯她才鬧,但也是為了荀家的體面。這種事必須禁止,凡參與的人都要敲打,讓她們以后不敢再犯。不為別人,也為了君暉。荀家內里再亂,她不想管也管不了。但是面子上的事,荀家的名聲必須維持,至少要維持到荀君暉出仕娶妻后。方氏和荀大*奶,如果能聽她的勸告,徹底改了,那是她們自己的福分。
荀卿染一番話,義正嚴詞,荀大*奶的臉有些發紅。
“到底是怎么回事,誰胡亂攀扯攸兒了?”方氏聽出些門道,扭臉問荀大*奶。
荀大*奶臉色變了幾變,猶豫了下才說:“是幾個不知事的下人,趁著今天的喜事,喝過了頭,就打鬧起來。……不該話里拉扯上三姑奶奶和三姑爺。”
荀大*奶說的避重就輕,方氏覺得不是什么事,便扭頭訓斥荀卿染,“下人胡說,你就認真,還耍脾氣,調唆攸兒……”
荀卿染不理方氏,只是對荀大*奶挑挑眉。你要摘干凈自己,說的不清不楚,卻讓我受累,我這還能喘氣說話那。
荀大*奶抹了把頭上的汗。陪笑著攔住方氏的話頭。
“太太錯怪三妹妹了。若她一人聽見還好,偏三姑爺也聽見了。三姑爺生了氣,三妹妹沒法子,才發作。不然,三姑爺臉上可過不去。齊家人知道了,也不好說的。”
荀卿染垂下眼簾,心道,算你知機。
方氏沉吟了片刻,“不管怎樣,總有你的不對。”這是說荀卿染。“還有你,家務事交給你管,便亂成這樣。我打發了嬤嬤們幫你,你又攬權,推三阻四。”這說的是荀大*奶。
荀卿染看了一眼荀大*奶,莫非今天的事,都是荀大*奶主謀?
“把亂說的人都叫來,我要親自問一問。”方氏吩咐荀大*奶。
“太太,什么了不得的事,媳婦罰她們就是。您和三妹妹多說會話。”荀大*奶陪笑,很不想方氏插手。
婆媳兩人正僵持,門簾挑起,荀大老爺黑著臉走了進來。
屋內人都忙站起來。
“你們都是怎么管的內宅,平時亂七八糟也就罷了,偏在三丫頭和女婿回門的時候鬧騰。現在倒急著要審問,平時做什么去了?我的話,把相關的人都鎖起來,回頭少不得我也要問問。”
荀大老爺又問荀大*奶,“都什么時候了,還不擺飯?”
荀大*奶趕忙應聲,就要去傳飯。
“讓管事的去,你們太太身子不好,就你陪著你三妹妹吃。我同女婿在外面花廳吃。”
荀大老爺吩咐完,便轉身去了花廳。方氏想要發作,卻被常嬤嬤勸住。只有荀大*奶喜氣洋洋,一邊吩咐人擺飯,一邊請了荀卿染到梧桐院。
―――――――――――
月底求粉紅,順便預定保底月票。正月,為賀新年,爭取每日雙更,急求月票鼓勵。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