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姐妹之間,哪里用的著這個。”齊二夫人推拒,“快收起來。”
“并不是姐姐,也不是給娘娘。娘娘眼里哪里會看得上這勞什子。”鄭姨媽堅持,“只是,娘娘總要使喚底下的人。宮里的事情我是不懂,只是這世上的道理大體不錯。”
“即便是要用,哪里用著你的。”齊二夫人看著鄭姨媽,“我這里有。若是不湊手了,就和你開口。這些你先收起來,事情辦成了,就要置辦好兒的嫁妝,用錢的地方多了。”
鄭姨媽見齊二夫人這樣說,只好將銀票收了起來。
“大姐,這樁婚事,說是荀家大姑奶奶的給牽的線。大姐,淑芳竟然有這個本事?”鄭姨媽問道。
“這個……”
………………
鄭姨媽得了齊二夫人的允諾,回到香蘿院。她心中高興,腳步也輕快許多。
鄭好兒迎出來,見了鄭姨**臉色,就知道事情順利。母女倆回到上房坐下,鄭好兒端了茶給鄭姨媽。
“娘,事情怎么樣了?”
“淑蘭的婚事定下來了,這是準準的。”鄭姨媽道,“我方才又去求了你姨媽,說好了這兩日就進宮去,求娘娘也將你開脫出來。”
鄭好兒輕輕舒了一口氣。
“我的孩子,你也有了出頭之日了。”鄭姨媽看著鄭好兒端莊的面容,素淡的打扮,不由得有悲有喜,語音有些顫抖。
鄭好兒順勢依偎在鄭姨媽懷里,什么都沒說。鄭姨媽摸著女兒順滑的頭發,心中酸酸地。她這樣好的一個女兒,平白耽誤了數年青春。
“娘,那銀票可給了姨媽?”鄭好兒輕聲問。
鄭姨媽這才想起來,將銀票從懷里拿出來。
“你一定要我帶上,你姨媽怎么肯要。”
“雖是如此,對于咱們卻是必不可少的。”鄭好兒將銀票拿在手里,低頭沉思起來。
…………
很快,齊府就接到荀家嫁女的喜帖,荀淑蘭的婚期是定在六月十六。因是永慶郡王病情加重,郡王府那邊擔心永慶郡王萬一有不測,那么娶親的事就要等三年孝期滿了之后。話是如此說,但是郡王府那邊也是要荀淑蘭嫁趕快嫁過去,給永慶郡王沖喜。
荀淑蘭年紀已然不小,方氏更怕期間出了什么岔子,巴不得早點完婚,因此答應的十分痛快。
這天,大家就都聚在祈年堂,商量著給荀淑蘭的添箱禮。
荀淑蘭是方氏唯一的嫡女,這次又嫁的是郡王府世子,這添箱禮自當隆重。齊二夫人選了一些,都不合意,正在煩惱。
鄭姨媽卻是將禮都備好了,讓人抬到祈年堂來。
“姨媽看看我娘準備的這些。”鄭好兒讓人掀開賀禮上的紅布。
大家看清鄭姨**賀禮,不由得都吃了一驚。
兩架精美絕倫的琉璃炕屏,八段五彩石榴百子等各色妝蟒,四掛珍珠、兩只赤金執壺,另有兩個朱漆大拜盒,里面各是一套珠翠頭面。
這些禮物一打開,頓時屋內金光耀眼,流光溢彩。
太貴重了,荀卿染看了看鄭姨媽和好兒母女,便是只有這一半拿出來,也是綽綽有余。
“這太過……”齊二夫人看著鄭姨媽,也覺得這份禮過分貴重了。
“……是我帶著好兒開了庫房挑揀,挑揀出這些來。”鄭姨媽道,“這炕屏,還有頭面這些都是一式兩個成套的,我想著還是不要拆開來的好。”
“就是,姨媽不正為選東西煩惱,不如這樣,這份禮,便算做我們與姨媽一起送的,姨媽也不用費心再去挑揀東西,我們也就不算越禮,淑蘭那里還得了成套的東西,豈不是三全齊美。”鄭好兒陪笑道。
“就是這樣。”鄭姨媽附和道。
“那怎么好。”齊二夫人擺手。
“知道姨媽不缺這些,只是湊巧了。姨媽和我娘還有荀家姨媽,也不是別人能比的。”鄭好兒道。
“咱們姐妹,自當如此才好。”鄭姨媽也道。
“姨媽再要分的那樣清楚,可就是和我們生分了。”鄭好兒笑道。
最后齊二夫人也就笑著答應了,“我那邊也備了幾件,一會好兒挑喜歡的揀幾件把玩吧。”
鄭好兒笑吟吟地應了。
六月十五,齊府眾人、鄭姨媽帶著鄭好兒等便都到荀府中來給荀淑蘭添箱。
“姨媽,好久不見了。”荀淑芳上前,拉了齊二夫人的手笑道。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