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大部分財富都是來自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印度就曾經賺到過十億英鎊以上。再加上向大清朝販賣的阿片,更加賺到了錢錢。所以英國一直到現在仍然堅.挺。因為其國庫當中有著豐厚的資金,充裕的經費讓英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十分靠前。但是前提是美國人將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提供給英國。
現在英國人的日子不大好過了,因為德國潛艇裝備了雷達,并且能夠進行短波通訊,所以現在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運輸線被德國潛艇封鎖了。
為了防止美國軍艦擊沉德國潛艇的事件再次發生,季楓已經宣布進行“無限制潛艇戰”。并且將東大西洋整個劃歸交戰區域,任何商船從這個區域通過都將會遭到德國潛艇魚雷的襲擊。
君特·普林的u-47在一條疑似英國王室向外界輸送金錢財富的航線上巡航,與他同行的還有u-331、u-571和u-572.全部都是7c潛艇。盡管趕不上君特的9b,但是就現在英國人乃至整個同盟國的反潛武器來看,這些潛艇正值事業的黃金時期。
一艘十萬噸級的超級貨輪在兩艘輕巡洋艦和一艘護航航空母艦的保護下從英國本土開往英聯邦國.家——加拿大。這個國.家非常廣闊,但是也有些寒冷。但是作為忠實的英聯邦國.家,英國王室還是選擇將財富和人員向加拿大轉移。
這艘貨輪是“東方”號,載重十萬噸,排水量51,000噸,可以說是一艘巨輪了。當然,若是到季楓那個時代,也不過是一艘載貨量中等偏上的貨船而已。
u-47的艇首魚雷發射管悄悄的打開了魚雷艙門,護航航母從外形上看不出什么,因為大多數護航航母都長得差不多,而看上去都像是重巡洋艦或者是商船改造而來的。
四枚魚雷拖著長長的氣泡沖向英國人的“東方”號,但是由于艦上船員并沒有全心全意的站崗,所以沒有人發現這四枚致命的魚雷。況且這艘超載的貨輪在發現魚雷之后能不能夠進行一個靈活的轉向還是一個未知數。
四枚魚雷每一枚的間隔為大約6米,對于這種毫無武裝可的商船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四發價值數十萬帝國馬克的魚雷沖向這艘看上去人畜無害的英國商船。
在四聲巨響之后,整艘商船都被掀出水平面三米。充分的顯示出了德國的魚雷十分的給力,能夠擊沉那么多軍艦也并非是運氣的原因。而且這艘商船因為時間有點久遠,整個結構并不是很結實,在四發魚雷爆炸之后整條船的骨架結構都不好了。水下出現的大洞根本不是這些商船能夠承受的,整條船就像是雪茄一般從中間斷裂開來。
附近的輕巡洋艦馬上就去救援落水的士兵。而那艘輕型護航航空母艦竟然升起了美國海軍的軍旗,普林在進行一系列的核對之后發現這艘船真的是美國海軍的,而且是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的“安大略”號(cve-12)這是瞎掰的一個番號,但是卡薩布蘭卡級是真的。按照海軍識別手冊來看這艘航母的載機量為28架,可以抵得上小半艘輕型航空母艦了。對于現在的德國海軍來說,這顯然是可以得到的。
但是普林一想,不對呀,美國佬明明跟我們處于和平啊,這可是公然違反《中立法》的行為啊。
突然,無線電通訊員報告:“艇長,新電報!”
普林拿來之后開始讀:“潛艇指揮部:
各艇……開始……無限制……潛艇戰……東大西洋……成為交戰區……一切艦船……不加警告……一律擊沉。
1940年12月21日”
普林仔細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立馬明白了:上面決定了就算是讓美國佬抓到小尾巴也不怕了,現在可以向這艘航母發起攻擊了。說不定還能通知“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裝甲艦)來帶人呢。
然后普林命令進行裝填,同時全速前進到巡洋艦的另一側。
由于使用的是氫動力輪機,這艘潛艇的聲音十分的小,從前連一個覺都睡不好的輪機長能夠好好睡覺了。也就是說這輪機能夠做到最大限度靜音。產生的噪音甚至低于80db,對于現在的水聽器或者聲吶來說這聲音實在是太小了。
全速行駛之下的潛艇發動機帶來的強勁的動力,再加上螺旋槳經過特殊的處理,速度奇快,甚至達到了30節的水下航速。一眨眼之間就到了巡洋艦的另一邊。艇尾的魚雷發射管緩緩打開,準備向敵人的輕巡洋艦發射象征著死亡的魚雷。
輕巡洋艦這種雞肋一般的戰艦僅僅需要一枚魚雷就能夠擊沉,但是若是失敗的話,會受到比驅逐艦強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反擊。
普林的心中有著一名普魯士軍官應該擁有的任何素質,包括臨危不亂。現在普林認為反正每一場戰爭都是有著不少的危險的,與其在這里呆呆的等著敵人殺死,還不如自己先發動進攻制敵人于死地。
這也就是“亮劍精神”的真諦與內涵。
在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也絕對不能怯懦,否則的話就會成為一個很完美的反面教材。
※※※那兩艘輕巡洋艦是英國的,所以說對于普林來說只有擊沉他們這一種選項,沒有其他的選項。
但是對于那艘護航航空母艦,普林認為能夠以相對來說和平的方式進行解決,說不定還能夠將其俘獲,充實到帝國海軍當中。要知道現在年輕的帝國海軍十分缺乏主力艦只,盡管這只是一艘護航航空母艦,但是經過工程師的一番改造之后一定能夠成為一艘合格的艦隊輕型航母。
對于德國海軍航空兵來說取勝的關鍵不是飛機的數量而是飛行員的優秀。因為采用的是輪換的方式,所以對于德國海軍來說想要培養飛行員也是非常簡單的。盡管這樣飛行員的總體質量還是不算很高,但是這樣的重點是在于能夠進行快速的飛行員替補。這也是美國海軍能夠贏得太平洋戰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