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非凡的街道食堂生活沒過幾天,王大娘與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們開始宣布一條最新消息煉鐵。
食堂里大伙正在用早飯,聽了議論紛紛。
“大家都先安靜下來。你們吃食堂,家里鐵鍋有什么用?吃完早餐,大家回家將所有的鐵制品收集好放在門口。我們很快在中午前上門。你們都自覺點,可別讓我們上門還要自個動手。”
有人趕緊問道:“大娘,你說的所有鐵制品,是不是除了廚房里的東西,家里剪刀鋤頭都要捐?”
“對。你們回去仔細查看,只要是鐵,我們都要上交。各個街道早上都開始行動,可不能讓別人趕在咱們前面。”
又有人哈哈大笑,“放心吧。咱們街道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我回家就讓我媳婦把柜子上的拉手都給撬下來。”
緊接著,馬上又有人出口:“我家大門還是鐵的,大伙過會來幫把手。”
王大娘見大家態度積極,她高興的鼓起掌,引得全場跟著拍掌。
熱烈的掌聲一直延續,她用手壓了壓,大家安靜下來后,接著說道:“既然有鐵了,那我們就要有爐子。為此,我請了咱們崔師傅指導怎么建高爐煉鐵。現在有請咱們的崔師傅上來說幾句話。”
張母偷偷扯著老兒子的袖子,一臉著急地看著他。
張國慶笑瞇瞇地朝她點點頭。
張母頓時樂得哈哈大笑,指著前面上前的崔師傅,“咱們快聽聽人家大師傅怎么說。”
崔師傅站在一張凳子上,語氣激動的大聲高喊:“.咱們幾條街道人多。人多有什么好處?人多力量大!因此我們比別人更要努力搶全縣第一。咱們團結在一起,努力練出更多的鐵,讓全國人民看看,讓東北人民看看”
張母聽得迷瞪了會,低聲問家人,“他咋還不說咋建爐子?這是干啥呢。”
張國慶聞,握拳放在嘴角,咳嗽了幾聲,說道:“人家太激動了還沒想好。”
“我見過這位大爺好幾回。每次都是他和人家在嘮嗑。娘別急,再等等。”張美麗趕緊說道。
周嬌看了眼張國慶,剛想說句話,卻聽到上面崔師傅講到正題。她立即扭頭看向前面。只見人家手隨語動,大聲高論,口吐飛沫。
“.所以咱們要在小廣場那建高爐”
周嬌暗喜,幸好在小廣場,要是在她家附近自己不得嘔死。
“.要建就建最大。哈哈..開玩笑的。我說得是全縣最高最大的高爐,你們說怎么樣?咱們大男人,老少爺們怎么燒不出第一名?你們說對不對?”
有婦女立即高喊,“崔師傅,男女平等。我們女人也可以燒爐子。麻煩你老再添一口爐
子。”
張國慶頭疼的望著那個婦女。這個死瘋子,他媳婦被她給害慘了。不等他想出借口,更多的女人喊著多添幾口爐子。
郁悶得張國慶只想上前拍死這些傻娘們。
四處響起此消彼長的發聲,一直持續到臨近上班時間,得出修一口九米的高爐,全街道屬下的家家戶戶不管老幼全部參與活動。
至于崔師傅的全縣最高最大爐子沒人再提起,那就是個笑話,全縣最大的紡織廠廠長都不敢下著決定。
張國慶無語地拍著兒子。他兒子也逃不了,就是不知道這么小的孩子上陣干嗎?狗血的事情他不想再去咨詢。
路上,張爹老兩口不放心村里院子,轉道步行回去。
讓張國慶很遺憾的是,加入大社,所有的東西成了集體所有。如今大街上再也找不到一輛馬車拉人。
回了家,夫妻倆安頓好兒子。按照計劃,在門口堆了一堆破銅爛鐵加上劉教授遺留兩口大鍋,一大把菜刀。最后發現大門上的把手,倆人對視苦笑,還是卸下扔在上面。
收拾完后,張國慶回了單位,同樣接著開會。會議主題一個小時前剛參加結束,這次單位也要建一口高爐。
可想而知,接下來又是他跟著同事們撬下大鐵門,收集一切鐵制品堆在單位右邊的空地上。那里將是準備起高爐的場地。
人多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