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總是傷感,不管之前關系如何,同學們開始遺忘往昔矛盾,回憶起曾經的歡樂時光。
在一場畢業合影之后,大家彼此留下聯系方式。
張國慶不知道以后還有幾個人能聯絡到。事過境遷,這份純純的友情還能留下多少,也許等他老了,時間會給自己答案。
來不及讓他緬懷同學們,惦記他的老隊長的呼喚隨即而來。
張老二這個傳話筒,來張國慶家里時,張爹張母正在絞盡腦汁拒絕陪同老兒子一家去京城定居。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
難離故土,加上三個兒子,無論哪個都是張爹夫婦倆的心頭肉。未知的皇城根生活更是讓他們退縮。
張國慶正要按照夫妻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實施,不料想他二哥過來。
“現在可是上班時間,你有什么急事?”
他話一說完,張爹張母緊張地注視著二兒子。
張老二見狀,哈哈大笑。
“沒什么大事。我剛好出門辦事路過這里。老隊長又托人帶信讓你和爹回去。聽說上次關內的兩個族叔又來了。我估計他找你們說這事。”
張國慶看向周嬌,苦笑著搖搖頭。
周嬌瞄了一眼眾人,“二哥,村里的事情先別理會。這會我們正談爹娘的事,剛好你過來,先坐下給點意見。”
張母拼命用手搖擺,“我和你爹真不去京城。最多等你們安穩下來,我們過去住個把月。”
“噗呲”.周嬌忍不住笑出聲,“好,好。我們依你,這事往后再說。爹,娘,你們看這樣行嗎?我們離開院子空在這里,你們二老住在這里行不行?就算幫我們忙。住這里老鄰居熟悉,還有二哥和兩個姐姐住這附近,有事也有幫襯。”
張爹知道兒媳婦說的意思。什么幫忙,估計早就打算好讓自己和老伴過上城里退休老人生活。
張國慶見他娘看向他爹,知道家里大事還得他老爹做主。可這是他能想出唯一最好的安排。
“爹,你和娘就住這里,想孩子就讓他們過來。平時還可以跟院里的老大爺他們嘮嗑。想吃什么了,依自己口味。你們過好,我在外地才能安心。”
周嬌緊跟其后勸道:“哥說的對。你看前院王奶奶他們過得多舒服,每個周末孩子們全回來,想哪個孫子了接過來住段時間。你們住大哥那里,二哥和兩個姐姐也不方便常常過去。住這里有事喊一聲,左鄰右舍又熱心。”
張老二看了看父母,“爹娘,這樣最好。我一下班就能看到你們。咱們兄弟姐妹多,你們別不耐煩就行。”
張爹聽了滿臉笑容。他用長煙斗點了點老兒子,“遷我們戶口就謀算好了吧!行,爹娘聽你們的。你安心在外,別掛念家里。”
“孩子他爹,真住這啊?”
張爹笑著點點頭,“咱們老兩口還是別老插手孩子們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們老兩口也過過自個的日子。”
張國慶高興地笑道:“對!就該這樣。往后想怎么過就怎么過。老兒子大力支持你們!家里待膩,咱們就上京城,老兒子帶你們出去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