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張國慶夫妻倆早早起床,吃過早飯,帶著行李物品陪張爹張母上了馬車趕往張家村。
昨晚拜訪過趙大山和左林后,夫妻倆打算再待上幾日,帶上些野味上省城見過趙傳光他們就啟程回京。
張家村院子上次被倆人清理一空。原以為時間久了,家里一定灰塵滿地,夫妻倆人還打算好好收拾。
不料想,別說臥室,連后院都被張爹張母照顧的干干凈凈。對此,倆人都不知說什么好。人沒回來牽掛父母,本想好好孝順爹娘,沒想到還是讓他們受累。
放上兩床被子,按上一口大鍋,見一切搞定,張國慶趁著現在上工時間,提著包裹去了生產隊辦公室。
貓冬再怎么農閑,隊里還有不少活。比如挑種子、撿牛糞、編柳條筐、搓麻繩,更別提有些人還要出去務工。
除了需要外出的農活,生產隊院子內一間燒得火熱的南北大炕上,此時一溜的婦女們在忙乎挑種子。
挑種子這活算是隊里最清閑的活。這會沒什么現成的種子可以賣,每年都是老隊長讓村里婦女將里面的干癟和霉掉壞籽挑出來,留下好的來年開春播種。
女人們盡管嘴上拉著家常,東家長西家短的,可誰也不敢眼睛離開手上活計。這些種子來年下種育苗可關系到口糧,誰也不敢大意。
挑種子這活是大家都愿意參于的樂呵事,特別挑花生仁,豆子之類的,這對飯都吃不飽的人們來說就是美差,誘惑還是挺大。
老隊長安排好活,去了屋里看了眼,見這些老娘們沒出岔子,他一個老頭子也不好待在屋里,特意讓婦女主任葉子盯點,他就擔心有人順手牽羊偷摸著帶種子回家。
出了屋子,他又開始踱步去了后面一排的養豬場,見里面豬和雞漲勢良好,高興地呵呵直笑可算沒白伺候這些祖宗。
張國慶提著一大袋子舊衣服來到大隊辦公室時,老隊長剛好站在門口。剛得知這小子回村,他就知道一定會過來見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老隊長笑瞇瞇地看著他。“你這大包小包的干嘛?在外面還好吧?這次回來待多久?”
張國慶笑著點點頭,“里面都是我要來的舊衣服,你老看著處理。這次孩子沒回來,我們過兩三天就回去。”
老隊長欣慰地笑著,“我遲點就給孩子們分下去。你這么干沒給你老丈人丟臉吧?”
“我老丈人他不是那號人,他自個也一直資助那些老戰友。”
老隊長邊說邊往走,“他是條漢子啊。有情有義,可惜啊記得跟在他身邊多學點本事,哪怕兩三成都夠你一輩子受用。”
張國慶已經第二次聽到老隊長這么叮囑。他也沒去問可惜什么,笑著點點頭。
老隊長站起身出了院子,指著外面白茫茫地田地,“出去這么久,還記得往年下地吧?”
張國慶明白他的意思,“記得。這是我的根。不管在外面多久,我不會忘了自己是農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