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處長,名馮鐵夫,四十出頭的年紀。當初在邊防部隊干得很好,也混到副團長的位置了。結果做人瞎仗義,一次出事給他們團長背了黑鍋,哪知道當時風頭正緊,本來不大的問題結果被抓成了典型。
最終,他就被攆出了部隊。不過上級也隱約知道,這家伙像是替別人背黑鍋,于是好歹給他以干部身份轉業。那團長也覺得不好意思,央求老領導出面,把自己這個副手安排到了公安部工作,從一個小警員做起。
一個副團級干部,按說轉業之后要給個副處級的待遇,結果就成了個小科員,他也算夠倒霉了。
但是,后頭還有倒霉的。這貨辛苦好多年,已經爬到副處級之后,有因為一次辦案的時候過于粗暴——一巴掌打聾了一個嫌疑犯的耳朵。那是個qj嫌疑犯,但家里卻有點小背景,抓住馮處長這個把柄不松手。結果受了處分,降級處理。
隨后,又經過多少年的努力,才重新回到了副處級——這個級別,和他十五年前在部隊的時候的副團級是平級的。
要是換了仕途順利的,或者在軍中一直穩穩當當的發展,估計這貨至少弄個正廳級或者大校軍銜了。
而就在上次湄公河慘案之后,他才臨時提拔了一級,弄了個正處級。因為那件事之后,公安部決定往這清萊府派駐一個長期的工作組。但是大家都知道,這里是亂地方,說不定就會遇到生命危險,誰敢輕易來?
結果上級想到了馮處長,畢竟這家伙以前是當偵察兵的,而且膽子不小。另外在這種亂地方工作,找一個有當兵經歷的也確實更加合適。更何況,這家伙還曾是個參加過多次剿滅走私販團伙的副團長。
馮處長當時一聽這個……其實也不愿意來。家里有老有小的,誰愿意干這個。結果上級好說歹說,又答應給他提拔一級,同時答應讓他兒子畢業后直接安排到部里面工作,他這才答應了下來。他這個正處,應該說是用生命危險換來的。
真正天生偉大而高尚的沒幾個,能做到馮處長這樣的,已經難得。就好像以前提拔干部總會有多少人爭,但他這次就沒人爭;以前要是安排子弟到單位內部,會有多少流蜚語,但他這次也沒人嚼舌頭。人家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有種你也去?
馮處長笑了笑:“其實,好處還大著呢。我們來的這一批,只要來了就都提拔一級,警銜漲一級,連工資也跟著漲。而且等任期滿了回國,同樣會再漲一次。我算了算覺得還劃算,嘿。”
至于馮處長下面那一批一起來的,除了一位副處長,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這些年輕警察雖然都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但大半還都是“騙”來的。當初部里說有一個境外任務,常年出國跟旅游一樣,而且去的時候提拔一次,回來之后再提拔一次。這事兒……就像馮處長說的那樣,感覺蠻劃算。于是,沒有背景的基層警員得不到上頭的消息,還真以為是個美差,報名的還不少。
于是,奔著“劃算”而來的這些,就跟著馮處長一起來了。
真的劃算嗎?看你怎么算了。總之,好像干哪一行都不容易。
……
根據馮處長的打探,說是當地那支駐軍名號是“黑旗營”,軍容軍紀一直不怎么樣,甚至還經常出現禍害當地百姓的事情。這支隊伍的前身,竟然還是一直土匪武裝,后來被政府給招降了。雖然打散之后編入了不少新兵,可那股匪氣還是保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