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一個不是不行,李欽載不在乎什么臉面。
當初在國公府里被老爹抄著棍子滿院追殺,那時李欽載的臉面已像逝去的青春一樣永遠不可追回了。
問題是,如果給糧商們磕完以后還是不管用,豈不是白磕了?
虧本旳買賣不能干。
“百姓缺糧無處買,糧商囤奇不愿賣,王別駕可有良策?”李欽載笑吟吟地問道。
王實賦低聲道:“下官以為,可軟硬兼施,對糧商一邊打壓,一邊懷柔,使其既知王法森嚴,亦領受人情世故,動情曉理,刀兵相候,事可成矣。”
李欽載驚異地看了他一眼。
不得不說,這個法子有可取之處,王實賦這個別駕委實不錯,首先屁股沒坐歪,這番話確實出于朝廷和百姓的立場。
其次做事不迂腐,不默守陳規,提出的辦法確實有效。
李欽載不由暗暗思忖,難道宋森那貨的情報是正確的,王實賦這人確實是個好人好官?
“辦法不錯,王別駕剛剛想到的?”
王實賦垂頭道:“早在糧商囤奇的那天開始,下官便琢磨應對之法,不過前任宋刺史遲遲下不了決定,下官提過幾次后只好作罷。”
“你是別駕,可以自己做呀。”
“刺史在任,下官不敢越俎代庖。”
李欽載深深看了他一眼,含笑不語。
二人站在一家糧鋪前聊了片刻,正要離開時,突然看到遠處有一位拎著空布袋的老人蹣跚行來。
老人面黃肌瘦,腿腳有點不便,走路的姿勢有些怪異。
走到糧鋪面前,見大門緊閉,老人無奈地嘆了口氣,環顧四周后猶豫半晌,終于還是咬了咬牙,小心地敲糧鋪的門。
敲了很久后,糧鋪的大門終于開了一扇,一名店伙計不耐煩地伸出了腦袋,不滿地道:“敲門作甚?沒見關著門嗎?關門是啥意思懂不懂?今日不做買賣!”
正要關上門,老人卻死死扒著門框,哀求道:“行行好,賣些黍米吧,家里孫兒餓得不行,米湯都沒得喝了……我有錢,有錢的。”
伙計冷笑:“掌柜的說了,這個月都不做買賣,我們無糧可賣。”
老人急了:“咋就沒糧呢?昨日還有人看到你們進了幾大車糧食……”
伙計露出譏誚之色,道:“你有錢買糧?”
老人見他語氣松動,以為有了希望,急忙道:“有錢,有錢!”
伙計冷笑道:“一升黍米三十文,你要買多少?”
老人正要掏出懷里的錢,聞不由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看著他:“老朽沒聽錯吧?一升黍米……三十文?一升,黍米?”
“沒聽錯,一升黍米三十文,你買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