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與今人的價值觀確實不一樣。
一千多年后,一個可悲的事實是,成績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
成績好的學(xué)生,犯下任何錯都可以被原諒。
而成績差的學(xué)渣,放個屁都是彌天大罪。
但是對古代人來說,德行卻是排在第一位的。
所謂的“德才兼?zhèn)洹保紫仁恰暗隆保浯尾攀恰安拧薄?
首重德行,李欽載可以理解。令李欽載不解的是,學(xué)堂里這群小混賬在“德”這方面,也沒發(fā)現(xiàn)他們多么出色呀。
他們在家是孔融讓梨了,還是割肉飼鷹了?
“上官爺爺,您能展開說說嗎?您家的小混……嗯,麒麟兒,在家是個啥樣?”李欽載表情充滿了求知欲。
上官儀欣慰地笑道:“當(dāng)初送琨兒來學(xué)堂,說實話,老夫并沒對他有多大的期望,只希望他在學(xué)堂里能約束自己,不在長安城惹禍,老夫便燒高香了。”
“求學(xué)大約一年后,老夫突然發(fā)現(xiàn),琨兒與以往大不相同了。他變得比以前乖巧多了,也懂得關(guān)心長輩了,爹娘面前規(guī)規(guī)矩矩,清早起來主動跟長輩問安,就連對府里的管家下人,他也是和和氣氣……”
上官儀搖搖頭,眼里冒出不可思議的光芒,嘆道:“以前的琨兒,可不是這般模樣的,老夫不知景初你是如何教育他的,但結(jié)果非常不錯,老夫?qū)θ缃竦溺麅荷鯙闈M意,就算學(xué)業(yè)上有些愚鈍,老夫也不介意,哈哈!”
武后也笑道:“顯兒跟上官琨兒大致不差,在宮里也比以前規(guī)矩多了,本宮雖不知景初是如何教育這些孩子的,但景初教出來的孩子個個皆是不凡之才。”
“未來學(xué)業(yè)或許有高低,但修德這方面,景初不遜于當(dāng)今天下任何名師大儒。我天家的子孫交給景初,本宮完全放心。”
說著武后望向李治,笑道:“陛下,咱們還有幾個孩子,弘兒是太子,或許不宜將他送來,旦兒年歲還小,但賢兒的年紀卻正合適,不如將他送來學(xué)堂,請景初費心幫咱們好好教育幾年?”
李治點頭笑道:“皇后所正合朕意,就這么決定了,明日便讓賢兒過來,景初不必在意他的身份,在你面前,朕和皇后不過是尋常的父母,賢兒亦是尋常的弟子,你該罵就罵,該打就打,朕和皇后絕無怨恚,只會感激。”
李欽載眼皮跳了幾下。
這特么的,又給自己找了個麻煩。
李賢,李治和武后的第二子,后來歷史上李治的嫡長子李弘英年猝死,李賢撿了個便宜成了太子。
不過真實的歷史上,李賢是個悲劇人物,武后羽翼漸豐之后,對自己的親生兒子李賢也開始猜忌,最后指使酷吏尋了個“謀逆”的名頭,逼他自盡,死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
這樣一個悲劇人物居然也來甘井莊野雞學(xué)校求學(xué),李欽載依稀可以想象到未來學(xué)堂的景象。
每次李賢走進學(xué)堂,整幅畫面立馬從彩色變成黑白,同時還伴隨著二胡和鎖拿凄涼的出場bgm……
再想想自己如今收的弟子們,從義陽和宣城公主,再到李素節(jié),李顯,李賢,哪個不是真實歷史上的悲劇人物?
想到這里,李欽載整個人都不好了。
整個學(xué)堂全都是悲劇,學(xué)堂遲早要黃。
然而李治和武后都開了口,李欽載敢反對嗎?敢的話,李欽載也將變成悲劇人物。
“陛下皇后信任,臣愿鞠躬盡瘁。”
李治心情極好,欣然道:“那就說定了,明日便叫賢兒過來,景初多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