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想要離間他們的關系,也并不容易。皇帝很快恢復了淡漠的模樣,聲音平靜,皇后雖然愚鈍,自行其是,對太后會有怨懟不滿;太后或許對她有失望,有惱怒,但雙方的關系仍然處在一種平衡上,尤其太后素來以葉氏的利益為重,就算知道皇后對她有不滿,也仍然會在緊要關頭拉皇后一把,想讓她們內斗,導致葉家內耗,希望不大。
清風襲來,帶著荷塘的清香,卻抹不去那聲音中的淡淡失望。
裴元歌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沉聲道:如果只是彼此不滿,那很正常,想要以此引起兩人的爭斗,的確不現實。但是,如果是威脅到彼此的切身利益了呢?不要說皇后,就算太后,也只是平常人,也會有私心,如果皇后威脅到她的地位和權勢,太后還會繼續維護她嗎?
皇帝微微皺眉:同為葉家人,利益一致,要怎么才能讓她們相信呢?尤其是太后。
皇后那邊還好說,畢竟性格才智擺在那里,想要離間不算太難,但太后素來敏銳,顧全大局,絕不會因為辭的挑撥,就對皇后生出異心,進而爭斗不休,消耗葉氏的力量的。
想要讓太后相信,就不能單憑辭的挑撥,而要有事實的依據才可以。裴元歌眸色清亮,聲音沉靜,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很容易讓人忘卻她只是個十三歲的稚齡弱女,而只會覺得她沉靜睿智,字字可信,以前或許沒有機會,但是現在卻有不容錯失的良機,不知是太后,就是皇后那邊也有離間的良機。
皇帝沉吟,思索許久仍然無果,忍不住問道:什么?
昨晚的刺客事件!裴元歌沉聲道,眼眸中綻放著閃耀的光芒,小女曾經以為,昨晚荊國死士刺殺皇上和九殿下,是出于太后的授意,但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直到今日聽到太后與皇后的對話,才終于明悟。兩人對話之中,皇后對皇上的決斷頗有怨懟,但太后卻是先從李世海的錯處出發,辭語調之中,反而有為皇上辯解明證之意。所以,小女斗膽猜測,昨晚刺客刺殺皇上一事,絕非出于太后的授意!畢竟如果皇上真的出了意外,五殿下繼位,對太后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皇帝一怔,隨即恍悟其中的訣竅,也隱約猜想到了裴元歌的計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抹如流星般驟然的明亮光芒。
好個裴元歌,心思敏銳當真少有!
即便已經猜測到了,皇帝還是想聽裴元歌親口說出:講來!
太后之所以是太后,之所以能夠擁有現在超然的地位,全是因為皇上您是皇上,她是您的母親;而皇后盡管對太后有不滿,卻還要向她稟告諸事,在大事上聽從太后的意見,固然是她需要太后的敏銳,更是因為,皇后是皇上您的妻子,即使有葉家做靠山,對待皇上也必須小心謹慎的討好,相比皇上,她是處在絕對的弱勢地位,她沒有太后那樣的便利。
裴元容眉眼沉靜,從容地分析道。
但是,如果五殿下繼位的話,太后會變成太后太后,從名分的尊貴來說固然升了,但是對帝王的影響力卻變小了;相反,那時候皇后成為皇太后,她是新帝的生母,骨肉相連,跟新帝的關系當然比太皇太后親近得多,而且有孝字當頭,對新帝所能施加的壓力也要遠比太皇太后更大。裴元歌靜靜地道,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形勢,太后的權勢和地位必定飽受威脅,同樣都是葉家人,皇后又是五殿下的生母,即使是葉氏,也會慢慢把后宮的重心,從太后身上慢慢的轉移到皇后身上,屆時,太后就會成為葉氏的棄子。所以,小女認為,若非萬不得已,太后不會對皇上不利,因為那會讓她失去在后宮的絕對權威!
皇帝心頭已經不僅僅是贊賞,而是贊嘆了,
難得的聰慧人,難得的明眼人!
就連他這個帝王,對于昨夜的刺殺,也不過以為,是宇泓墨臨江仙的設計,讓宇泓哲聲勢大跌,名譽損毀,太后和葉氏看著,以為宇泓哲繼位希望渺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想要一舉刺殺他和宇泓墨,然后挾葉氏聲威,擁簇宇泓哲繼位。而根本沒有想到,這其中還有這樣的關竅,太后應該并不希望自己這個皇帝遇刺身亡。
的確,派刺客來刺殺他這個皇帝,的確不符合太后一向謹慎縝密的個性。
宇泓哲的確因為臨江仙的事情聲勢大跌,名譽毀損,但相比之下,宇泓墨的名聲更是從開始就沒好過,恣肆妄為,甚至殘暴不仁,相比之下,只是失德的宇泓哲還算好些,大有彌補的余地,太后不應該這么孤注一擲才對。
皇帝心中已經有了謀劃,卻不表露,反而向裴元歌道:繼續。
他很想聽聽,這個裴元歌,接下來還會說出什么令他震驚的分析,獻出怎樣巧妙的計策?
荊國死士刺殺皇上,小女不知是有人主使,還是荊國方面的自作主張。但是這并不重要,因為,小女可以向太后進,提點清楚其中的訣竅,讓太后認為,這是皇后一手策劃的,目的是想擺脫太后的桎梏,取代太后在后宮的位置。是人都有私心,擁有過權勢的人更加不甘心失去,就算太后再怎么顧全大局,當皇后想要威脅她的地位時,也絕對會起厭憎惱怒之心。裴元歌繼續道,當然,太后謹慎細致,就算有猜疑之心,也未必會就此論斷,而是會觀察皇后的舉止行,來證明自己的推測和猜疑。這時候,就是在皇后那邊設計安排的時候了。
皇帝點頭,裴元歌對太后的了解很深:那么,要如何令皇后行出差錯,讓太后疑心呢?
這個關鍵,裴元歌沉默了會兒,道,在小女身上。
皇帝又皺起眉頭:怎么說?
皇后今日想要小女去對付趙婕妤,卻被太后拒絕,皇后心中必然惱怒,而且會產生疑慮,因為在皇后看來,小女無非就是一枚棋子,想要為葉氏所用,落個把柄在手里實在很正常,為何太后卻要拒絕?裴元歌沉聲道,如果這時候,有人告訴皇后說,太后垂愛小女,是因為太后對皇后感到失望,有心想要廢掉這個皇后,以小女取而代之,因為不愿意落下這樣的把柄在皇后手里。皇上不妨猜測下,皇后會不會相信?
皇后知道太后對她很不滿,很失望,又因為今天的事情有猜疑,如果是她親信的人提出這種可能,未必不會相信。皇帝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若再加上,你在她面前有意無意的暗示,謀算,她想不相信都難。如果她認定太后有這樣的心思,必生嫌隙,行舉止間就會有漏洞,而且,她一定會不擇手段地想要除掉你。而這樣的行為,落在疑心皇后要取而代之的太后眼里,也會加重太后的疑心,更相信皇后懷有異心。皇后越對付你,太后就越疑心,進而越維護你;而這份維護看在皇后的眼里,則更讓她認為自己的猜測無誤。
裴元歌恭聲道:皇上圣明。
葉氏在后宮有著兩位至高無上的女性,一位皇后,一位太后。若皇后精明能干,能清楚地審度大局;太后心思寬容,不戀棧權勢,或許還沒什么。但現在的皇后卻偏偏心思愚鈍,卻又愛掐尖要強,這樣的性子,明明占據著皇后之位,有統御六宮之名,卻處處受制于太后,豈能無怨?太后位高權重之人,豈能甘心將權勢雙手奉送給她認為愚鈍不可救藥的皇后?
一山不容二虎,葉氏在后宮的雙重保障,看似最強大的地方,卻偏偏是他們的弱點。
太后所依仗的,正是葉氏,葉氏的弱點,就是太后的弱點!
你話都提示到這份上,朕若還猜想不到,那就不是圣明不聲明的問題,而是愚鈍不愚鈍的問題了!皇帝嘴角依然帶著淡淡的笑意,語調中竟似有著淡淡的調侃,若是尋常不滿,皇后和太后還能忍耐,但若威脅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就難免會心生殺意,再從中挑撥離間,想要她們反目也并非不可能,是不是?
是!裴元歌點頭道,不過,小女并非要讓她們反目,小女只要太后對皇后起了猜疑之心,不再像以前那般全心全意地助她維護皇后的地位和威嚴就夠了。
聽她話語的意思,似乎還有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