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乞愿節后的第二天,李明昊來到京兆府鳴冤,聲稱自己的父親李樹杰一直都在靖州任官,從來沒有離開京城,更不曾為他定下任何親事。他帶來了父親的畫像,以及李府的家人,請溫府的人當場指證,確定先前聲稱是李樹杰之人并非真正的李樹杰,而是冒名頂替,請求京兆府還他父親清名。
這件事自然又喚醒了人們關于先前溫府婚事的記憶,一時間又在熱議。
而在確定這點之后,溫閣老為人耿介,也坦誠王家小姐的事情是溫府所安排,因為懷疑假李樹杰的身份,但是因為靖州遙遠,一時拿不到證據,假李樹杰又咄咄逼人,煽動群眾鬧事,意圖不軌,他不得已只能使出這招緩兵之計。如今李明昊在此,證明了先前的李樹杰的確是假的,真相已經大白。而這段時間,溫閣老也查證李樹杰的為人,認為他行為端方,才智出眾,完全是憑借自己的能力步步高升,并無任何違反律法的行為,特此澄清,并為此事向李明昊及其父親道歉。
對此,李明昊微笑接受,反而稱贊溫閣老機敏睿智,不曾為歹人所欺。
證明先前的李樹杰是假的,澄清了真正李樹杰的清白,溫府和李明昊雙方和平落幕。
消息傳出后,京城人士紛紛稱贊溫閣老機敏練達,看破假李樹杰的身份,巧計拖延直到真相大白;同時也對李明昊及其父親的通情達理表示贊賞,一時間,原本已經沉寂的事件又再度被翻了出來,熱議紛紛。
對于這個結果,京兆府有喜有悲。
喜的是,先前以為假李樹杰是朝廷命官,失蹤乃至可能被害,卻遲遲找不到兇手,甚至連尸體都沒找到,無能這個帽子是跑不掉了,現在證明這個李樹杰是假的,心頭總輕松了許多;悲的是,先前的李樹杰雖然是假的,但是堂堂京城,竟然有人敢冒充朝廷命官騙婚,而且騙到了當朝閣老的頭上,同樣影響極壞,皇帝嚴令詳查此案,定要讓此事水落石出,京兆尹仍然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倒也有明眼人,想想假李樹杰騙婚的時間,種種反常的行為,也隱約猜到了真相,暗笑李閣老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能借此抹黑溫閣老,反而令他聲譽更上一層樓,穩穩坐上了首輔的位置。
這些議論自然也傳到了元歌耳中,她只是一笑置之。
在裴府的時光安逸閑適,但裴元歌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太后仍然想要掌控利用她,皇后仍然對她恨之入骨,若不能扳倒這兩個人,連帶她們身后的龐然大物葉氏,她可能永遠都過不上安穩的日子。不過,經過她之前的種種鋪墊設計,太后和皇后之間的關系已經僵硬而緊張,而她則是激化兩人矛盾的最佳人選,皇帝也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讓她長久離宮,給太后和皇后緩沖冷卻的機會。
果然,這天太后的懿旨到了裴府,而傳旨的人則是趙林。
太后有旨,刑部尚書裴諸城任職勤勉,功在社稷,聽聞其如今大病初愈,特賞賜千年人參兩根,天山雪蓮四朵……后面是一堆補身的藥材。最后趙林將懿旨一合,笑著道,太后娘娘吩咐了,如果裴四小姐要謝恩的話,可以直接隨奴才入宮,這些日子不見,太后娘娘對裴四小姐十分思念。
聽了這話,眾人就都知道,賞賜東西是假,太后真正的目的還是在于宣召裴元歌入宮。
裴諸城和舒雪玉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看起來太后對歌兒竟是志在必得,半刻都不肯放松,裴諸城身體才好些,她就命人來宣旨,又想讓歌兒入宮。但先前裴諸城病重,歌兒要侍疾,還有借口推搪,如今他已經病愈,太后又這樣說話,再不入宮就有藐視太后,欺辱皇室之嫌。
裴元歌心里更明白,來宣紙的人是趙林,就意味著這也是皇帝的意思。
多謝太后垂愛,小女數日不見太后,心中也十分思念,還好家父已經痊愈,小女也能夠抽身,正巧借謝恩的機會看看太后。該來的躲不過,再說,裴元歌也沒有躲避的意思,她更喜歡迎難而上,因此笑盈盈地道,有勞趙公公走這遭了,請到偏廳用些茶點,小女稍候即來。
趙林不敢在裴元歌跟前拿大,忙躬身道:裴四小姐請便,咱家不急。
既然皇上派趙林來,那應該就意味著,太后和皇后的關系已經沖突到了頂峰,隨時都可能爆發,所以才命她入宮來做這條導火索,因此絲毫沒有掉以輕心,在更衣的同時做好了各種準備,并讓紫苑隨她同去。不知道這次入宮會面對什么樣的漩渦,紫苑懂醫懂藥,也許能夠幫上大忙。
當她準備妥當,帶著紫苑來到偏廳時,卻在門口遇到了舒雪玉。
一向素雅的舒雪玉現在卻換了正紅色的品級大妝,鳳冠霞帔,隆盛異常,正是入宮的正裝打扮。看到裴元歌有些怔楞的模樣,舒雪玉微微一笑,摸著她的頭道:傻孩子,再怎么說我也是裴夫人,太后賞賜老爺這許多貴重藥材,我這個裴夫人的入宮謝恩是天經地義,符合禮法規矩的,哪有讓你一個女兒家單獨入宮謝恩的道理?
裴元歌明白她的心思,心中一陣感動。
母親顯然是怕太后借謝恩的名義讓她入宮,然后趁機就留她在宮中住下,所以便要借謝恩的名義陪同她一道入宮,想辦法攔阻太后,竭力能帶她一道回來,避免又在宮中長留。
雖然感激她的好意,但裴元歌卻也知道,宮中的事情紛繁變化,詭譎難測,不是母親能夠應付得來的,如果太后要留她的話,母親只怕也沒辦法。更重要的是,如果母親跟著她進宮,也被卷入這場爭斗,那絕不是她想看到的,再說,皇后和太后的事情早晚要解決,如果必要的話,她反而必須要留在宮里。
但是,這些卻不能跟母親明說。
母親,女兒明白您對我好,可是,皇宮是非多,您還是不要去了!裴元歌軟語央求著道。
舒雪玉搖搖頭,堅持道:就是因為皇宮是非多,我才要陪你一起去。瞧你上次入宮一趟,至少瘦了一圈,這次太后說不定會直接留你,有些話你不好說,但是我這個做母親可以替你開口。無論如何也要去試試,再說,我也的確不放心你這個孩子!
裴元歌無奈地緊皺眉頭,思索著要如何說服舒雪玉。
就在這時,趙林已經出來,看到舒雪玉正裝打扮,他在宮中許久,心思通透,看著兩人的神色就猜出大概,笑著道:裴夫人也要和裴四小姐一道入宮謝恩嗎?
正是。舒雪玉以為趙林是太后的人,神色端莊地道,趙公公,我身為裴夫人,太后如此厚愛裴府,我當然要入宮謝恩。再說,這種事情本就該我出面,哪有讓元歌一個女孩家入宮謝恩的道理,裴府又不是沒有女主人。趙公公久在宮中,事理通透,您說我說得對嗎?
趙林察觀色,知道這位裴夫人脾氣多半執拗,再說她也之成理,稍加思索便笑道:裴夫人說的是,既然如此,您和裴四小姐就一道入宮吧!裴夫人說得合情合理,他也無法辯駁,攔阻不許她入宮,反而有礙太后聲譽,既然如此,索性讓她前去,讓太后來應對好了,也怪罪不到他的頭上。
裴元歌還想著趙林或許能攔阻舒雪玉一二,雖知道他這么痛快地就答應了。
這樣一來,舒雪玉更加堅持,連話都沒有多說一句,已經轉頭朝著門口的方向走去。裴元歌忙追了上去,扭頭見趙林故意落在后面,知道他是騰出空間讓她們母女說話,便壓低聲音道:母親,您要跟我一道入宮可以,但是,您要答應我,到時候看我的眼色行事,如果我跟您搖頭,不管您想說什么,想做什么,都要按捺住。宮里的事情比府里要復雜百倍,我不希望母親您有什么意外。
你放心吧!看到裴元歌擔憂的眼神,舒雪玉心中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感覺,微微一笑,撫摸著她的臉,道,元歌,我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你不明白做父母的心情。那些天,你在宮里,我卻連宮門都進不去,絲毫都得不到你的消息,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急,有多擔心,因為完全不知道你究竟處在怎樣的環境里,要面對怎樣的困境,因為完全不知道,越想越覺得可怕,所以才更擔心。因此這次我想陪你一道進宮,即使幫不到你,也能看看你的處境,看看你的應對,至少讓我心里有個底。不止是我,你父親也是這樣想的,他比我更擔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