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糧鋪之爭(二)
當(dāng)姜芃姬開始采取措施的時候,糧價已經(jīng)飛漲到和平時期的九倍有余,
世家有自己的糧倉,儲糧豐富,根本不愁吃喝,反而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囤積在糧倉的陳年舊糧高價拋售出去,與之相反,百姓手中積蓄寥寥,眼瞧著一家子都要揭不開鍋了。
偏偏這個時候糧價漲勢兇猛,不少人為此露出愁色。
不少婦人在各家糧鋪前面徘徊,眼巴巴等著糧食能再便宜一些,卻不想每次都是漲價。
“唉,再不買的話,家里那點兒積蓄,恐怕連一斗米都買不起了……”
“……你還能買得起米,俺們家漢子前陣子摔斷了腿,為了給他抓藥已經(jīng)花光了家里頭的錢,今兒個還把唯一一只能下蛋母雞宰了給他燉湯……真不知道,這日子可怎么過……”
“也不知道發(fā)生啥事情,怎么糧食就這么貴了。再這樣,家里的幾個崽兒要餓肚子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她們都勤勞能干,手中沒錢,家中沒糧,家里幾口人就要餓肚子,
糧鋪也不是善堂,價格哪里會因為她們窮就降下來?
“這世道,一日比一日難過!”一名婦人嘆了一聲,說道,“前些陣子在城口茶肆幫忙洗碗賺零錢,聽到幾位軍爺談?wù)摚坪跏菧嬷菔裁纯さ胤剑隽舜髞y子,離俺們又河間近……”
距離近,意味著戰(zhàn)火有可能燃燒到這里,也意味著將有無數(shù)背井離鄉(xiāng)的流民流竄到這里。
打仗什么的,哪家哪戶聽了不嚇得打哆嗦?
要是自家青年壯漢被征召當(dāng)了兵,興許就有去無回了。
至于流民……人要是到了那種地步,燒殺搶掠,什么事情干不出來?
興許比匪寇打家劫舍還要狠,不少婦人光是想想都覺得全身顫抖。
她們家中好歹有存銀,此時還能去糧鋪買糧食。
其他更加貧窮的人家只能去山里挖野草、剝樹皮寄,吃食還不如家中豬圈里頭的老母豬,
“要不再去其他糧鋪看看?興許有便宜一些的……”
一名身穿深色麻衣的婦人遲疑地挽著菜籃,眼睛猶豫地望了眼不遠處的糧鋪。
城內(nèi)糧鋪不少,貨比三家,總有一家比較便宜。
“早知道這樣,早早就去買了……那時候覺得貴,誰知道糧價一日高過一日……”
“可不是?之前俺家那口子還覺得俺頭發(fā)長見識短,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糧食會比以前更加便宜,再等幾天……現(xiàn)在可好了,愣是貴了那么多,也不知道這日子該怎么過了……”
幾名婦人相攜同走,嘴里有一句沒一句地談著。
此時,一名身穿補丁粗衣的孩童嬉笑著從街口跑來,嘴里高聲嚷嚷著。
一名婦人抬手?jǐn)r住那名孩童,細細問道,“誒,你剛才說啥了?”
小孩兒似乎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被人攔住了,十分自然地高聲回答。
“朱雀街狗尾巴胡同那家糧鋪最便宜了,比其他鋪子都要便宜了兩成呢。”
“便宜兩成是便宜多少?”
小孩兒搖頭,“不知道,糧鋪東家這么說的,便宜兩成!”
畢竟只是頑童,徐軻知道那些孩子記不住糧價,干脆讓他們記住最短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