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吃么?朕倒是覺得挺好吃的,味道不錯。對于百姓來說,能讓他們填飽肚子的食物便是好的食物。所謂低賤或者高雅,那只是生來富貴、不知饑窮的富家二世祖才講究的。
陛下不僅胃口大開,吃下兩份,還讓御廚給太女姜琰也準備了一份。
衛(wèi)慈記得很清楚,陛下年紀愈長,身體每日漸下,已經(jīng)很少有這么好的胃口了。
如今盛世太平,但琰兒也不能忘卻先輩在亂世中所受的苦楚,當時時刻刻心懷感恩,務必將百姓民生放在頭等位置,這樣才不辜負先賢們的流血和犧牲。食物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難道說朕將國宴上的佳肴全部丟給豬圈的豬,它們便是低賤吃食,不配被在座諸君食用?
寥寥數(shù)語,不僅抹平了惡意羞辱,順便彰顯了自己的愛民之心。
同時,她也輕拿輕放,免去一場血腥的屠戮。如果她不這么說,但凡經(jīng)手地瓜和紅薯的人,不論是敬獻的番邦臣子、奴仆、御廚還是本朝官員,極容易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死罪難逃。
若是清洗下去,少說也是兩千余條人命。
帝王的威嚴不容任何人挑釁!
陛下卻選擇了輕拿輕放,甚至大度地接納了地瓜和紅薯,令御廚以這兩樣吃食為材料,研究各種各樣菜品,等它們被民眾接受再推廣全國。誰能想象得道,這兩樣東西竟那般高產(chǎn)!
因為了有了它們,姜朝至此之后才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糧荒。
重生一回,再見這兩樣小東西,衛(wèi)慈心頭感慨萬千。
還未等他回過神,耳邊聽到古信的話。
“不過,它們在當?shù)夭⒉皇軞g迎,人們除非餓極了,不然不會吃,平日都是喂養(yǎng)家豬的。”
姜芃姬表情沒有一絲異樣,她笑著道,“味道不錯,能吃就好。”
衛(wèi)慈聽了,神色越發(fā)柔和,唇角笑意漸濃。
陛下果然還是陛下。
不管是什么時候的她,純澈無垢的本質(zhì)都未曾變化。
古信苦笑道,“小東家還是這般豁達的脾性……老奴話還沒說完呢。”
姜芃姬垂涎觀眾們說的烤地瓜滋味,抽出心神詢問道,“還有什么要說的?”
“老奴將它們帶回來,自然是有原因的。若非這點,老奴也不敢將這等難登大雅之堂的吃食送到小東家面前。”古信的思維還是很保守的,人不能和畜牲搶食物,說出去丟人。
“古叔說,我聽著。”
古信仔細道,“它們產(chǎn)量極大,容易種植,不懼干旱,人吃了也能果腹,倒是適合農(nóng)家百姓種植。不過老奴仔細查問一番,根據(jù)老農(nóng)講,它們和某幾樣食物同食會相克,嚴重甚至能鬧出人命,還是要謹慎對待。例如柿子、雞蛋、河蟹等物,輕則腹痛難忍,重則穿腸爛肚。”
姜芃姬說,“還是古叔做事細致,換做我的話,怕是注意不到。”
古信笑著道,“小東家謙遜了。”
說完話,地瓜和紅薯也快熟了。
姜芃姬找了根棍子將它們從火堆撥弄出來。
“燙燙燙——”
她指尖被燙了一下,抬手捏著耳根才好受了些。
當她撥開那層焦黑的表層,露出金黃飄香的瓜肉,口水分泌得更快了。
她將烤好的地瓜和紅薯分了幾份,派人給豐真和亓官讓送去,剩下的帳內(nèi)三人瓜分。
“古叔年紀也大了,不如就此安定下來,別再親自跑商了。”姜芃姬嘆道。
古信南來北往地走商,不是沒碰見過危險,有幾次差點兒把家當都給丟了。
他想了想中原五國如今的近況,不得不點頭應下。
他是老了,該停歇下來好好養(yǎng)老。
姜芃姬道,“我給您養(yǎng)老。”
“老奴膝下也有孝子孝女,小東家可不能剝奪他們想要孝順老父的心意。”古信哈哈大笑,眼底全是赤誠之色,“老奴能聽您說這話,這輩子也沒什么遺憾了……不,倒是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