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人正是號稱江夏左王的山賊頭,原是汝南劉辟的部將,因?yàn)槭窍尻柸?,劉辟便命他回荊州開辟一處新的根基,怎奈荊州民心思定,不愿上山為匪,混跡了年,才拉出一支千余人的軍隊(duì),這和他當(dāng)初向劉辟信誓旦旦保證,一年一萬的目標(biāo)相差甚遠(yuǎn)。無彈窗小說網(wǎng)
今天他正好山下接應(yīng)打劫歸來的兄弟,卻聽說兄弟王泰遇到了恩公,他很清楚,王泰的恩公便是劉璟,劉表之侄,令他心中大急,催馬追來。
數(shù)十步外,劉璟上下打量這個(gè)山賊頭,年紀(jì)二十五六歲,身材八尺,長得相貌堂堂,手執(zhí)一柄至少五十斤重的長刀,頭戴鷹棱盔,身披鎧甲,哪里像個(gè)山匪盜賊的模樣,分明就是一員大將。
江夏左王也在打量劉璟,比自己略高那么一點(diǎn),年輕英武,相貌不凡,一雙眼睛仿佛銳利得看透自己的心,他心中暗忖,‘原來這就是荊州赫赫有名的璟公,倒也名副其實(shí)。’
不過此時(shí),江夏左王更關(guān)心自己手下的去留,他翻身下馬,上前對王泰道:“二弟,你真要棄哥哥而走嗎?”
王泰嘆了一口氣,把領(lǐng)拉到一邊,低聲勸他道:“大哥,其實(shí)這是一次機(jī)會,汝南黃巾已滅,劉辟、龔都都死了,大哥已經(jīng)奮斗了年,覺得我們還有什么前途希望嗎?”
王泰的話重重?fù)粼诮淖笸醯男目采?,他原本滿懷希望來荊州奮斗,可是年過去了,他手下只有千人出頭,而且僅這千人他也開始難以養(yǎng)活了,否則他也不會越界跑到江邊來劫掠。
他們也漸漸混不下去了,聲名狼藉,日日益窘迫,官兵圍剿一次比一次兇狠,很有可能劉表也要出兵來圍剿他們了,更重要是汝南黃巾軍已亡,他孤掌難鳴,遲早會走向滅亡,那他的前途何在?
江夏左王嘆了口氣,“連甘寧都投降官府了,我又何嘗想當(dāng)一輩盜賊,我本想去投靠劉備,畢竟他是從汝南過來,劉辟、龔都都投降了他,但又覺得跟劉備沒有前途,心中難以斷決?!?
王泰很了解大哥的心思,胸懷大志,卻懷才不遇,想效仿甘寧投靠劉表,但又怕劉表不容,把他交給黃祖,他趁機(jī)道:“不如大哥和我一起投靠璟公,他是劉表之侄,又是我的恩公,為人仁義寬容,跟著他不愁沒有前途。”
江夏左王也有些動心了,這是劉表之侄,將來必為荊州一鎮(zhèn)諸侯,他沉吟半晌道:“就不知他肯不肯收我?”
“我去替大哥說說!”
王泰又快步走到劉璟面前,躬身施禮道:“公,我家大哥也是有才能之人,武雙全,不愿當(dāng)一輩盜賊,他愿意跟隨公,不知公愿否收錄?”
劉璟又看了一眼不遠(yuǎn)處的江夏左王,見他滿眼期待地望著這邊,手中馬鞭彎折,顯得有點(diǎn)心思忐忑,怎么看他也不像個(gè)普通的盜匪,劉璟心中一動,便問道:“這個(gè)江夏左王叫什么名字?”
“他姓廖名化,字元儉,襄陽中盧人?!?
劉璟一怔,隨即心中一陣驚喜,原來江夏左王就是廖化,難怪看起來不像普通小賊,頗有幾分大將之風(fēng),廖化若想投自己,當(dāng)然求之不得,劉璟立刻道:“只要他是誠心為我效力,我一定會重用他?!?
王泰飛奔而去,不多時(shí),廖化跟著他快步走來,跪在劉璟面前,“山賊廖化,蒙璟公不棄,原為公效犬馬之勞!”
劉璟連忙下馬,扶起了廖化,“廖將軍是大將之才,淪落為黃巾著實(shí)可惜,好在將軍幡然醒悟,未為不晚,將軍既愿為我劉璟效力,我也絕不會虧待于你!”
廖化心中又是慚愧,又是歡喜,慚愧是他還嘲笑甘寧投效官府,而他自己最終走上這條,歡喜是他感受到劉璟的誠意,并沒有因?yàn)樽约撼錾睃S巾山賊而輕視,這份尊重令他生出一種重新為人的感慨。
他也無比誠懇道:“廖化困惑多年,今日得遇明主,如撥云見日,不勝欣喜,廖化當(dāng)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知為什么,劉璟忽然想到那句俗語,‘蜀中無大將,廖化當(dāng)先鋒’,其實(shí)反過來說,蜀中也不是那么不濟(jì),而是證明了廖化會為人處世。
。。
盡管廖化急切地想跟隨劉璟,但劉璟卻沒有立刻帶他同行,廖化是因王泰之勸才投降劉璟,雖然語氣很誠懇,但劉璟總覺得有點(diǎn)倉促,他要給廖化一段思考的時(shí)間,所以他讓廖化去收拾山寨,遣散部眾,約好柴桑相見。
而劉璟則帶著王泰等二十幾名當(dāng)初他釋放的軍奴同行,他們和廖化不同,是死心塌地愿跟隨自己,劉璟又雇了一艘大船,兩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方行駛而去。
劉璟站在船頭,負(fù)手望著江面,越向南走,江面越是寬闊,江面波光浩淼,一群群鷗鷺在江面上盤旋鳴叫,天高云淡,令人份外心曠神怡,心胸也格外開闊。
這時(shí),徐庶慢慢走到他身旁,注視著江面笑道:“我沒有想到這次意外,最后竟然是一個(gè)大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