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彧心中暗暗嘆息,圣上顯然是在深宮久居,一點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外面的局勢的變化,更不知道劉璟的影響力有多大了,想當然地要下旨嚴懲,這會出大事。全文字閱讀
只是荀彧也不知道不能直勸,畢竟圣上對自己懷有戒心,勸得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只能用事實來說話,想到這,荀彧緩緩道:“陛下知不知道去年秋天荊州公開取士之事?”
劉協愕然,他不知道此事,他搖了搖頭,“朕未聽聞!”
荀彧嘆了口氣,“荊州取士影響大,滿朝武,乃至天下人皆知,恐怕也只有圣上不知了。”
劉協有些沉不住氣了,連忙道:“侍中能否給朕說一說。”
“荊州公開取士,名義是針對荊州,但實際上是面向天下,也不是舉孝廉,而是公開考試,無論貧賤,擇優錄取,據確切消息,天下各地有超過十萬士赴荊州參加考試,北至遼東、西至隴右,無論士庶弟皆趕赴襄陽,聲勢浩大,而且天下十五個大士族也紛紛派弟前去應試,最終錄取余人,可以說這件事轟動朝野。”
劉協的心中為震驚,他壓根不知道此事,更想象不到天下會有十萬士趕赴襄陽應試,半晌,劉協心懷嫉恨聲道:“襄陽就這么有吸引力?”
“陛下還不明白嗎?”
荀彧有些焦急道:“劉璟已有天下名聲,劉璟攻下益州,多少人要求丞相承認他為益州牧?這次劉璟北征關中,天下各大世家皆噤聲無,無一人指責,這中間的微妙,陛下想得到嗎?”
劉協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又不是傻,怎么會不明白荀彧的意思,也就是說,劉璟已經漸漸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哼!”劉協一聲冷哼道:“荀家應該也派弟參加了所謂的公開取士吧!”
荀彧半晌才應道:“陛下,臣今天要說的事和荀家無關,臣只是想說,連丞相都不敢削劉璟的爵位,陛下為何要這樣做?臣忠心可鑒,希望陛下明白臣的一番苦心。”
劉協冷冷道:“朕明白了,還有什么事嗎?”
“其他就沒有了,臣不打擾陛下,告退了!”
荀彧行一禮,緩緩退了出去,劉協也沒有挽留,冷眼看著他退下,荀彧曾是曹操的四大謀士之一,他哪里肯相信荀彧是為自己著想,無非是受曹操的指使,前來試探自己的底細。
荀彧走出御書房,仰頭長長出了一口氣,這個皇帝著實讓他有些失望了,就算不接受自己的一番好心,但也至少應該明白形勢,他若這樣糊涂下去,恐怕最后連皇位也保不住了。
荀彧搖了搖頭,意興蕭地離開了皇宮……
時間漸漸到了五月,按照最初的計劃,夏初之前,將軍府還需再遷回襄陽,在襄陽過夏秋兩季,但計劃不如變化,漢軍在北伐失利后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北征準備,準備是在益州進行,這樣計劃就有了調整,今年將軍暫時不遷回襄陽,待北伐成功后再遷回襄陽。
將軍府雖然不遷回襄陽,但劉璟卻必須出現在荊州,這其實也是一種平衡,固然需要強化對益州的控制,但荊州也不能冷落,劉璟在四月視察了荊南各郡,五月初,他在上千親兵的護衛下抵達了零陵郡。
零陵郡可以說是荊南僅次于長沙郡的第二大郡,無論面積還是人口都位居荊南前列,這里也是很多漢人聚居之地,很多劉璟手下的高官,包括劉敏、周不疑、蔣琬等人,都是零陵郡人。
零陵郡守原本是劉,劉在去年秋天作為荊州皇族的代表去鄴都定居,劉璟便任命其劉賢為零陵守,又封蔣琬叔父蔣敬為零陵郡丞。
但劉璟來零陵縣視察并不僅僅是聽取守和郡丞的匯報,他來零陵郡更重要的目的是去零陵縣。
劉璟乘坐上艘五石的官船沿著湘江一逆水南下,守劉賢一陪同著他,遠方山巒疊翠,森林茂密,湘水兩岸卻是大片稻田,江邊矗立著一架架巨大的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