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點點頭,轉身跟著士兵而去,走到山坡前,只見數曹軍用弓箭對準一名年輕士,張遼上前沉聲道:“你是何人?找我有什么事?”
年輕士躬身行一禮道:“在下劉敏,是州牧帳下參軍,封州牧之命,給張將軍送一封信?!?
劉敏這樣說,卻不把信拿出來,意思就是進軍營細談,不料張遼卻搖搖頭,“兩軍對壘,恕張遼不接待敵軍使者?!?
劉敏無奈,只得取出信,呈給張遼,“那請將軍看一看我家州牧寫的親筆信。”
張遼接過信,只見信皮上寫著,‘大漢遠將軍親啟’,他卻又將信還了回去,“此信我不受,請劉參軍帶回去吧!”
劉敏愕然,“將軍這是為何?”
張遼沉默片刻,淡淡道:“劉州牧若為公事,請直接告之丞相,張遼不過是一介裨將,不敢接受州牧公信,若是為私事,張遼和州牧似乎還沒有交,恕張遼不受私信。”
說完,他轉身快步而去,遠遠聽到令道:“送劉參軍下山!”
就在劉敏無奈下山去回稟劉璟之時,陳群也已經趕到了漢軍大營,陳群兩天來回奔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他幾乎是被士兵攙進了劉璟的大帳。
這一次,劉璟親自接見了他,大帳里,陳群喝了一碗熱湯,又休息片刻,才稍稍恢復了體力,劉璟坐在一旁笑瞇瞇地望著他道:“先生不必著急,我剛才從貴軍探那里得到消息,軍中存水還可以支持兩天,有足夠的糧食,先生要不先去睡一覺再細談?”
陳群搖了搖頭,“多謝州牧關心,事關重大,我就辛苦一點,丞相明確承諾州牧,暫時不會廢除伏皇后?!?
說到這,陳群從懷中取出曹操的信件,雙手呈給劉璟,“丞相的書面承諾就在信中,請州牧過目。”
劉璟打開信看了一遍,曹操在信中果然承諾不會因外戚之亂而廢除伏皇后,劉璟點了點頭,以曹操的身份,既然親口做出承諾,就不會輕易反悔,這和他撕毀停戰協議不是一回事,這是一種政治上的承諾,他因這個承諾而獲得了利益。
這時,陳群又道:“另外丞相還可以答應讓州牧有封爵之權,大概過些日,圣旨就會到來,不過只限于鄉侯以下?!?
劉璟和賈詡對望一眼,兩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看來曹操很通人世故,又給了一個附加條件,他點了點頭,“既然曹丞相如此有誠意,那我可以放后軍北歸,不過所有物資留下,只準軍隊離去?!?
“這個沒有問題!”
陳群連忙道:“能否讓我上山崗和諸將交代?”
“先生請隨意!”
劉璟命人送陳群上山,這時賈詡才嘆口氣道:“雖然曹操答應暫時不會廢除伏皇后,但以后必然會有變故,我了解他,他要做的事一定會做,或許會在時間上推遲幾年?!?
劉璟笑了笑說:“這個我明白,只是他已到暮年,很多事他就算想做,他也會多少會顧慮一下身后之名了。”
說到這,劉璟負手走到大帳前,望著沐浴在朝霞中的白龍崗,看著飄揚中的曹軍大旗,他輕輕嘆息一聲,“假如張遼愿意投降我,我寧愿不要這個封爵之權?!?
賈詡笑道:“遠是忠義之將,州牧何不成全于他?”
“軍師說得不錯!”
劉璟當即下令道:“傳我的命令,軍隊撤離包圍,向東撤軍一里,放曹軍北歸。”
山崗上,張遼率領李典和眾將向北拜了拜,張遼高聲道:“丞相營救之恩,張遼銘記于心,愿肝腦涂地,為丞相效死命!”
陳群點點頭,對張遼道:“遠盡快撤離吧!丞相還在新野等著將軍一同北歸?!?
張遼望著漢軍正緩緩東撤,他回頭沉聲令道:“放棄所有物資,立刻下山北撤!”
一隊隊曹軍列隊向山下而去,張遼在余親兵護衛下騎馬沖下了山,這時,他勒住戰馬又向東望去。
只見數步外的一處高地上,一桿金邊赤旗迎風飄揚,大旗之下,數人簇擁著一名騎著雄駿白馬的金盔大將,他正遠遠地注視著這邊,張遼深深向他抱拳施一禮,隨即調轉馬頭向北疾奔而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