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時分,在西城縣以東約五十里的崎嶇山道上,一支萬人的軍隊正疾速向東行軍,這是趙云率領的漢中軍,他接受劉璟的命令,向東出征木門城,打通上邽道,進攻曹軍力量薄弱的廣魏郡,從而截斷關中和隴西的聯系。
這也是劉璟同時帶來黃忠和趙云兩支軍隊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強攻上方谷,還是強攻冀城,漢軍都處于一種不利的地位,勢必會損失慘重,尤其曹操在關隴部署了二十萬大軍,曹軍會源源不斷到來,不斷補充隴西的兵力,而漢軍卻越戰越少,最終無力支撐北伐而失敗。
正是著眼于這個考慮,劉璟就不會死攻上方谷,而是會分兵進擊曹軍的薄弱部位,這就是廣魏郡,尤其是上邽縣,一旦奪下上邽縣,漢軍在渭水谷地就有了立足之處,就可以攻一點而破全局。
從西城到上邽縣大約有一五十里,山高谷深,道艱難,輜重大車難以通過,尤其后八十里需要翻身越嶺,就算是木牛也難以在那種艱險的山地上行走,所以每個士兵背負了五斤干糧,作為他們五天的消耗。
當然,五斤干糧是遠遠不夠,一旦攻不下上邽縣,漢軍士兵就會面臨斷糧的危險,所以他們必須要在中途建立一個糧食補給點,其實這個糧食補給點是天然存在,那就是位于六十里外的木門寨。
木門寨位于木門谷東段,是兩年前荀攸為實施連環計而特地修建的一座補給寨,給當時徐晃率領的五萬軍隊提供補給,在劉璟第一次北伐失敗后,木門寨便正式成為曹軍防御的一處要塞,又重新擴大加固,目前屯兵五千人,和上邽縣一起,由大將張郃鎮守。
漢軍一行軍,軍隊已經漸漸要抵達木門谷,木門谷長約七八里,谷道盡頭便是木門寨。
這時,法正催馬上前對趙云道:“趙將軍,前面就是木門谷了,不如停下來駐營吧!”
趙云抬頭看了看天色,夜幕已漸漸降臨,確實不利于行軍了,他便對親兵道:“去通知張將軍,就地駐營!”
命令傳出,軍隊停止了行軍,張任尋找到一處空曠地,安排士兵駐營休息,又派出余名斥候,去附近巡哨探查敵情。
在一頂剛剛搭建起來的大帳內,趙云、法正、張任以及劉正等四人在地圖前商議對策,趙云對人道:“臨走時,州牧說得清楚,這一年多來荀攸一直在部署防御,只有兵少兵多的薄弱,而沒有防御上的漏洞,雖是木門寨,也會有一場惡戰,但我一考慮,州牧既然讓我們東行,就是不想損失過大,如果我為打開東道而損失慘重,這又有什么意義,所以,這次攻打木門寨,我不想強攻。”
說到這,趙云看了看法正,見法正若有所思,便笑問道:“法軍師可有良策?”
法正笑了笑說:“一上我們行軍順利,根本沒有看見曹軍有埋伏的跡象,這說明木門寨曹軍的策略很單純,就是死守,可以說這是以不變應萬變,應該是荀攸之策,但有些情況荀攸也會想不到。”
眾人一起問道:“什么情況?”
法正笑道:“那就是我們有鷹擊軍這樣的最精銳之軍,就算曹軍防御沒有漏洞,我們也會創造出漏洞來。”
劉正的臉脹得通紅,他知道這一戰將由自己來打頭陣了,令他心中十分興奮,其實這也是劉璟的意思,劉璟深知走東道艱難,所以特地將直屬的鷹擊軍交給趙云,給他們立奇功的機會,法正也明白劉璟的用意,也由此提出用鷹擊軍攻破木門谷。
但具體怎么一個攻打法,法正也一時拿不出方案
木門寨位于一座險峻大山的山腰處,居高臨下,俯視木門谷,同時也扼斷了東去的道,整座營寨占地約畝,木石結構,經過兩次修筑,使營寨變得異常堅固結實,可以抵御投石機的轟砸,在營寨四角各修建了一座丈高的哨塔,有哨兵日夜巡邏,十分精惕。
一更時分,在距離木門寨約一里外的谷道內出現了幾名黑影,他們動作敏捷,矯若猿猴,迅速爬上了一棵大樹的樹冠,為之人正是斥候領任平,他現在已是劉正的副將,主管鷹擊軍斥候。
任平凝視不遠處的敵軍營寨片刻,不由搖了搖頭,以他的經驗,他找不到營寨的破綻,這時,他的目光落在營寨背后險峻的高山上,如果一定要尋找到破綻,那么這座高山倒有一點希望。
當初攻打歷城時,城池背靠的大山就成了用投石機攻下歷城的關鍵,但這座大山顯然沒有這種機會,大山上全是石塊,光禿禿的沒有樹木,而且十分陡峭,一條長長的筆直斜坡向上。
這讓任平有些泄氣,這時,一名手下道:“頭兒,不如我們爬上山去看看,看看有沒有什么機會。”
任平沉思片刻,這也對,什么事情只有親臨其境后才能知道是否有機會,他當即對幾名手下令道:“大家隨我上山!”
........
這片地區之所以叫木門,就是因為谷道盡頭有兩座險峻大山,兩山相對矗立,在山谷盡頭形成了一座巨大門形,便起名為木門谷,兩山分別叫做南門山和北門山,北門山下是一條深不見底的裂縫溝壑,無可走。
要想通過木門谷,只有經過南門山的山腰,才能翻越這座地勢特殊的木門山口,而曹軍大營就修建在南門山的山腰處,扼斷了必經之。
任平等人利用繩爬上了谷頂,沿著山麓南面走了數里,來到了南門山的背面,這里卻又和另一面的陡峭無樹不同,背面長滿了森森大樹,四周都是高山環繞,已經無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