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6日夜,倫敦,唐寧街10號,小飯廳。
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和法國陸軍部副部長戴高樂,還有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羅伯特.范希塔特一起共進晚餐。
后來的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現在還沒有叛逃,而是被法國總理雷諾派來英國商討英法合邦的事情——雷諾現在還沒有放棄將政府遷往北非的想法。而要領導法國海軍和海外帝國繼續抵抗,就必須要得到英國的鼎力支持,英法合邦顯然是最有保障的手段。
而丘吉爾現在對合邦一事也非常感興趣,這是英國合法得到法國海外殖民地和艦隊的最佳手段。如果合邦失敗,法國政府也不愿意遷離本土,那么英國只能用武力去奪取法國殖民地和消滅法國艦隊了。
因此丘吉爾就委派自己的一個心腹,外交部常務次長羅伯特.范希塔特和戴高樂討論合邦的具體條款。
“我們必須戰斗。我們將戰斗下去。我們要求我們的朋友也繼續戰斗下去……不論怎樣,英國政府準備繼續抗戰。”
在晚餐時,丘吉爾滔滔不絕地對戴高樂說著鼓動人心的話:“我們相信我們定能粉碎威廉皇帝和他的邪惡帝國。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戰爭目的。我們要永遠摧毀這個邪惡的帝國,我們決不接受任何來自它的和平建議。否則,這將全歐洲乃是全世界的災禍。不,戰爭將繼續下去。這個邪惡帝國只能以我們被消滅或我們勝利而告終。”
他說完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正視著戴高樂,對他說:“這就是我們的立場。但我還是希望在法國能有人和我們一起戰斗,真正勇敢的法國人決不會被邪惡的帝國嚇倒!”
高大的戴高樂將軍看著矮胖的丘吉爾,只是冷冷地說:“我們法蘭西人不會被任何敵人嚇倒,為了法蘭西祖國的利益我們會不惜一切,我們當然會抵抗到底!即便本土被占領,也一定會有人出來領導抵抗。”
戴高樂這時所指的那人還不是他自己,而是保羅.雷諾。其實他已經知道雷諾的總理地位正岌岌可危,但是他仍然期望雷諾可以甩開吵鬧的議會、沒用的政黨和讓國家軟弱的第三共和國憲法,站出來帶領那些愿意為了法蘭西祖國而犧牲的人們繼續戰斗。
“不過我們法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戴高樂的目光突然陰冷了下來,“威廉皇帝并不邪惡,他是一個拿破侖式的帝王,如果他是法國人,我們會熱愛他,會為了他同你們英國作戰。可惜他不是法國人,他是德國人。這就是我們反對威廉皇帝和他的歐洲共同體的唯一原因!”
“對!”丘吉爾點點頭,“這也是我們反對德國稱霸歐洲的原因!”他舉起酒杯,剛想說幾句預祝成功的話,一個唐寧街10號的秘書快步走了進來,在丘吉爾耳邊低聲嘀咕了幾句。英國首相的眉頭頓時緊擰起來,看著戴高樂,“雷諾先生在今天傍晚辭去總理職務了,現在貝當元帥是法蘭西的總理了。”
戴高樂并沒有顯出任何驚訝的表情,只是笑了一笑,說:“貝當元帥會很快尋求停戰,但法蘭西還會有人繼續戰斗。”
丘吉爾贊許地點點頭,說:“無論是誰,大英帝國都愿意支持他,將他視作法蘭西的領袖!”
……
“你能在公正即將重臨歐洲的時候到柏林來,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將要實現的公正并不僅僅屬于德意志,同樣也屬于圣斯蒂芬王冠所代表的土地和人民。奧托,我會支持你對圣斯蒂芬王冠的要求,同樣也會讓匈牙利盡可能恢復1918年前的版圖……那是幾百年上千年歷史演變的結果,不應該被某個新大陸的牛仔用什么民族自決的錯誤觀點輕易肢解!”
同一時間,輝煌富麗的夏洛騰堡宮內,威廉皇帝正在同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領奧托皇儲談話。奧托.馮.哈布斯堡-洛林是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的長子,奧匈帝國滅亡時他只有7歲。而他的父親卡爾一世在帝國覆滅后曾經尋求在匈牙利復辟(卡爾一世同時也是匈牙利國王),但是卻被協約國送去了馬德拉島(在大西洋),在那里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在1922年就因肺炎去世,終年34歲。此后,奧托皇儲就成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