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就見朱元璋站在御花園的邊上,看著那些爭奇斗艷的花,“太子說,九月的花最好看.....”說著,回頭對樸不成道,“待九月,都鏟了....往后不要種了!”
“奴婢遵旨!”
此時在經過一陣長時間的沉默之后,湯和終于開口,“可惜臣老了,不能給皇上分憂!”
“哎,你確實,老的不是時侯!”
近乎說笑的話,讓剛才的氣氛微微緩和一些。
朱元璋在涼亭之中坐下,撫摸著以前朱標坐過的位置,“咱確實,也老了!”
“皇上,要有動作了!”
湯和看似傾聽,實則內心慎重的思量著。
“立皇太孫,就要給皇太孫準備班底了!”
果然,片刻之后,就聽朱元璋道,“傳旨!”
“微臣在!”中書舍人劉三吾,出列上前,躬身聆聽。
“晉...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為太子太師...”
湯和面無表情,心中卻驚道,“老馮,這時侯把你提拔上來,可不是要用你...而是要把你放在火上烤,你老小子可別會錯意呀!”
“晉...”
又聽朱元璋繼續道,“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為太子太傅....”
“皇上把李景隆放在藍玉的前面,就說明更看重李景??!”
湯和心中再次暗道,“藍小二最近志得意記,風頭正盛。可歸根到底,皇上還是信李景隆多些!”
“開國公常升,全寧侯孫恪,太子少保...”
朱元璋說的很慢,又道,“詹徽為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茹瑺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唐鐸為刑部尚書,任恒泰為詹士府詹事..”
“杜澤,楚樟,侯庸為東宮侍從學士?!?
“嗯?”
這一番文官的安排,卻讓湯和忽然想不明白了,但似乎隱隱約約也能想個大概出來。
“原先太子身邊那些清流,沒有得到晉升!”
“而皇帝在給皇太孫準備的班底之中,皆是實干派的臣子。甚至唐鐸,是從皇帝起兵時就跟隨左右的老臣!洪武元年就擔任知府,而后歷任兩部尚書,都察院御史,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國朝老臣!”
湯和心中又道,“皇上給皇太孫準備的班底,就是一個穩字!而且,太孫年幼,皇上也不想他.....太過于文弱?!?
就這時,湯和的目光忽然一怔。
就見朱元璋轉身,從身后的太監手中的托盤上,拿起一類似瓦片之物。
“丹書鐵券?”
湯和心中一驚,不知皇帝為何忽然把這東西拿了出來。
“這跟以前的不一樣!”
“以前許多人,咱給了鐵券,可他們的心卻壞了,咱只好把他們殺掉!”
“現在..”
說著,朱元璋把簇新的丹書鐵券放在湯和的手中,“重新頒一批,用以.....酬謝功臣!”
“不是酬謝!”
湯和捧著沉甸甸的丹書鐵券,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免死金牌,心中暗道,“是皇帝對于淮西武人集團的重新洗牌....”
“除了你之外..”
朱元璋又道,“賜潁國公傅友德,魏國公徐允恭,曹國公李景隆?!?
“定遠侯王弼,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杰,西平侯沐英!”
“沒有藍小二...”
湯和心中再驚,“甚至藍小二那一伙人中,一個人都沒有?皇帝這是在暗中點他......他能看出來嗎?”
“走!”
這時,就見朱元璋扶著膝蓋起身,“大嘴...”
“臣在!”
“咱叫御膳房傳膳,你今兒再陪著咱喝幾杯!就去前面萬春亭吧.....”
說著,朱元璋又轉頭,對身后的樸不成說道,“你跟著,其他人下去,叫郭四來,那廝能喝....醉了喜歡脫衣服上房翻跟頭?!?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