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轟。
轟。
突如其來的雷聲在這一刻炸響。
整個大夏京都凝聚黑云。
似滅世一般。
彷佛災(zāi)禍降臨。
如此的天象,瞬間引來各方驚動。
大夏京都。
皇宮之中。
永盛大帝走出大殿,他凝視天象,神色沉重?zé)o比。
“來人,傳監(jiān)天司監(jiān)正。”
他開口,雖神色平靜,可眼神當(dāng)中充滿著擔(dān)憂。
天象不可。
大夏京都好端端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他很擔(dān)心,這有禍?zhǔn)陆蹬R。
他是皇帝,倘若當(dāng)真有什么禍?zhǔn)陆蹬R,對他執(zhí)政充滿著挑戰(zhàn)。
與此同時。
整個京都也沸騰了。
老百姓們有些惶恐不安。
甚至有部分百姓,直接燒香拜佛,祈禱天下太平。
鎮(zhèn)國公府。
老爺子凝視天象,眼神當(dāng)中也充滿著好奇。
整個顧家已經(jīng)恢復(fù)平靜,昨日設(shè)宴,顧老爺子強(qiáng)行要求所有人留下喝個爛醉如泥。
今日稍稍回過神來。
卻沒想到京都突出天象。
“爹。”
“這是怎么回事?”
“如此異象,難道是上蒼不滿大夏?”
顧千舟望著天象,而后詢問顧老爺子。
“不清楚。”
“應(yīng)當(dāng)不可能。”
“非要說的話,可能是江寧郡出事了。”
老爺子開口。
他心中有些擔(dān)憂,突然出現(xiàn)這樣的天象,自然引人擔(dān)心啊。
不到半刻鐘的時間。
大夏皇宮內(nèi)。
監(jiān)天司監(jiān)正徐太一已經(jīng)出現(xiàn)。
“臣徐太一,拜見陛下。”
徐太一開口。
朝著永盛大帝作禮。
“回陛下,此等天象,所顯禍端。”
“臣一時之間無法判定,但極有可能與江寧郡有關(guān)。”
徐太一開口,望著天象,給予這個答復(fù)。
“江寧郡?”
剎那間,永盛大帝臉色微變。
他不希望江寧郡出事,更不想引來天象,這對皇權(quán)來說是極大的侮辱,也對他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
本身得位不正。
若天象有變,只怕難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徹查清楚。”
“朕不想有任何變故。”
永盛大帝開口,他很霸氣,不希望有什么太大的變故。
即便是天象又能如何?
可話雖然霸氣,但眼神當(dāng)中的擔(dān)憂,任誰都看得出來。
只是,就在這一刻。
一束光芒。
從東南方向直接沖天而起。
轟。
光芒如柱。
直插云霄。
聲音更是震耳欲聾。
“這是怎么回事?”
剎那間,永盛大帝瞪大了眼睛,他看向東南方向,詢問監(jiān)正。
“這是?”
“儒道異象。”
“嘶。”
“陛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大夏有福了。”
這一刻,監(jiān)正也瞪大了眼睛,他有些發(fā)愣,可是一瞬間,他便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說?”
聽到有喜訊,永盛大帝也忍不住直接詢問,充滿著好奇。
“這是儒道千古異象,有人著出千古文章,大夏將要出一位了不起的讀書人。”
“破盡一切邪祟,化作大夏利劍,為陛下開創(chuàng)不朽盛世。”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徐太一跪在地上,顯得無比興奮,祝賀永盛大帝。
“此話當(dāng)真?”
永盛大帝也露出驚喜之色,實在是沒有想到,剛剛出現(xiàn)不好的天象,結(jié)果居然又出現(xiàn)千古文章?
這如何不讓他喜悅?
“陛下放心,此番天象,就是儒道天象,可破一切邪祟。”
他激動無比。
而永盛大帝則將目光看向東南方向,心中也稍稍思索。
“是文景先生嗎?”
“來人,快去查看,此等異象是何人引來,朕要重重的賞賜。”
他喃喃自語,不知道是誰引來這般的天象,而后讓人去查是誰引來的異象。
而與此同時。
小溪村內(nèi)。
一幕讓所有人驚呆的畫面出現(xiàn)。
考場當(dāng)中。
狂風(fēng)大作。
所有學(xué)子都皺緊眉頭,他們根本不敢下筆,恐怖絕倫的氣息彌漫,死死地壓制眾人。
而但考場中心。
顧錦年筆下的文章,爆射出一縷縷金光,最終匯聚如海,直插云霄。
這光芒。
沖天而起。
這光芒。
驚天動地。
刺破黑暗的一束神光,將顧錦年渲染成圣。
海量的浩然正氣,更是淹沒這里的一切。
可這一切。
顧錦年都沒有察覺。
因為他整個人的心神,皆在這篇文章之中。
四弦文。
類似于八股文的簡略版。
以破題、入題、中股、束股為主題。
這個世界沒有八股文,但有八弦文,與八股文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相似。
四弦文基本上出現(xiàn)于常規(guī)考試之中,不然的話,真要寫一篇八股文莫說一個時辰,就算是十個時辰也不見得能寫完。
此時此刻。
顧錦年大筆揮墨,揮斥方遒。
他將心中的怨氣,全部化作才華,在這一刻彰顯而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以此為破題。
而后入題。
無論任何君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非語而獲,必須以尊重獲之。
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皇帝最輕。
這才是真正的社稷之道,若不將百姓放在第一位,任你雄才偉略,也要空度一生。
江山第二,有了百姓的支持,江山才能穩(wěn)固,從而治理國家,風(fēng)調(diào)雨順。
皇帝排在最后。
這有些違背天地親君師的理念,可天地親君師是儒道思想,顧錦年這篇文章,是定國之策。
筆墨落下。
宣紙之上,每一個字都綻放著金色光芒,引來恐怖的異象。
如此恐怖的異象。
也使得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
無論是那些讀書人,還是大夏書院的大儒。
誰能想象得到,顧錦年不僅僅有才華,而且還能引來這么可怕的異象?
之前顧錦年也引來過異象。
在很多人看來,那般的異象雖然驚人,可終究還在合理范圍內(nèi)。
可現(xiàn)在的異象不一樣了。
天地都為之驚動。
以小溪村為主,方圓千里都受到了影響,這有多恐怖?
“這........這.......這是千古文章?”
“顧錦年竟然寫出千古文章了?”
“這不可能,他怎能寫出千古文章?”
“字字珠璣,我竟然不能直視他文章內(nèi)容,他到底寫了什么東西?”
“千古文章,社稷為題,顧錦年到底是個什么人?”
這一刻,所有大儒都傻了,他們指著顧錦年,有人不敢相信,有人震撼,也有人想要觀看顧錦年所寫的千古文章。
可卻發(fā)現(xiàn),竟然不能直視。
狂風(fēng)大作,將他們的衣衫吹皺,異象之下,這些大儒一個個震撼不已。
這一刻。
沒有人能保持澹定。
顧錦年身旁的王富貴張大了嘴,說不出一句話來。
人群之中,楊寒柔也徹底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