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
永盛大帝滿臉喜悅。
聽到顧錦年進宮,他心情是相當的好啊。
不多時。
顧錦年的身影走進大殿內。
“學生顧錦年,見過陛下。”
“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養心殿內,永盛大帝也早就收斂了笑容,看著顧錦年,只是神色平靜。
“既然四周無人,稱什么學生。”
永盛大帝開口,說了一句。
“老舅,那外甥就不跟您遮遮掩掩了。”
“有個事要跟您商量下。”
聽到自己老舅這樣說,那顧錦年也就不啰嗦,開門見山好點。
“你跟朕遮掩過嗎?”
永盛大帝瞥了一眼顧錦年。
后者不由訕笑一聲,隨后拍了拍手。
當下,兩個太監走了進來,送來了一卷圖。
顧錦年進來之前,跟魏閑交代過一些事情,眼下就等著陛下開口。
永盛大帝倒無所謂,只是好奇顧錦年要做什么。
不多時。
當圖紙展開后,永盛大帝不由更加好奇了。
“這不是京都輿圖嗎?”
“你要做什么?”
永盛大帝問道。
“老舅。”
“這西北方向旁,能不能給我劃一塊地,大概五百頃左右,不過前期只要一百頃,剩下的看情況要不要。”
顧錦年直接開口,指著輿圖西北角。
“五百頃?”
“你要這么多地做什么?”
這回永盛大帝是真的驚訝了。
五百頃是什么概念?七千五百畝啊。
人家常常說,良田千畝,都算是一方豪紳,良田萬畝就是大富豪,顧錦年直接了,開口就是七千五百畝地。
而且還是在京都邊上索要。
大夏京都寸金寸土,這西北方向也不差,要是用銀子來算的話,一畝地十萬兩白銀跑不掉,而且還不能是好的地段。
顧錦年索要的地方,雖然不是核心之地,而且也沒有任何建筑,完全就是一塊空地,但如果真要賣的話,那可是天文數字。
最主要的是。
要的地太多了。
五百頃?占地面積太大了。
以后京都擴建就很麻煩,先不說自己答不答應,文武百官只怕也不會答應。
你說要個三五百畝,永盛大帝大手一揮也就算了,五百頃逃不過百官的法眼,回過頭有人來問,自己怎么解釋?
我看我外甥可憐,送他五百頃田地,應該不過分吧?
不是五百畝哦。
是五百頃。
永盛大帝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文武百官是不可能答應的。
這完全就是亂來啊。
“老舅,我要搞天下情報網,就要拿商會當做掩護,要是隨便搞個商會,像話嗎?”
“一個小鋪子,能搞到天下情報網?”
顧錦年直接開口。
“你就算是搞情報網,你要這么多地,不妥不妥。”
永盛大帝擺了擺手。
五十頃都夠嗆,還五百頃。
根本就不合理啊。
“老舅,別的不說啊,我這躺去孔家,可算是給咱們大夏王朝爭了把臉吧?”
“我為大夏立過功,給塊地都不行?您也太小氣了吧?”
顧錦年有些郁悶了。
又不是要別的,拿塊地都不行,太小氣了,得虧自己這么幫襯這老舅。
“不是朕小氣,是你要的太多了。”
“這樣,二十頃,朕想辦法給你弄到,五百是不可能的。”
“百官不會答應,而且也亂了法制。”
永盛大帝出聲。
不是說舍不得。
如果顧錦年要的是幾百里外那種荒地,五千頃他都給。
反正也是沒人要的東西,說句不好聽的話,你顧錦年有銀子,你重新建個新城都行,朕白撿,美滋滋。
可京都旁邊的地,是留著以后京都擴建,再過些年,人口越來越多,京都會越來越繁華,現在京都就有很多百姓一家三四口住一間房。
擴建是早晚的事情,拿這么多地,不行。
“老舅,當真不給?”
顧錦年望著永盛大帝,如此問道。
“不給。”
“其他都好說,五百頃太多了,朕心意已決,不會更改。”
永盛大帝點了點頭。
說不給就不給。
“行吧。”
顧錦年嘆了口氣,隨后緩緩出聲道。
“這次立,外甥得到了天地賞賜,這天地賞賜當中啊,有一樣東西,可以使大夏王朝徹底走向鼎盛,外甥本想著給陛下。”
“可沒想到,陛下連一塊地都不給我,算了算了,外甥告退了。”
顧錦年嘆了口氣。
可這一番話,瞬間讓永盛大帝驚訝起來了。
使大夏王朝走向鼎盛?
永盛大帝望著顧錦年,眼神當中既是好奇,但也有點擔心。
擔心顧錦年糊弄自己。
“天地賞賜?朕還是第一次聽說。”
“使朕大夏王朝走向鼎盛?”
“錦年,你把朕當三歲孩童糊弄?”
永盛大帝也不上當,不能顧錦年說什么就是什么啊。
一個王朝的興衰,參雜了太多東西,豈是某一樣東西能改變的?
“舅舅。”
“恕外甥無禮了,這就是您不懂了。”
“外甥問您三個問題。”
“不知舅舅能否解答。”
顧錦年直接開口,也不著急,畢竟這個舅舅就是嘴硬。
“你說。”
永盛大帝看向顧錦年,的確很好奇。
“第一,敢問舅舅,為何大夏有不少荒地,都無人開荒?亦或者是說,一處荒田,動輒需要數月才能開荒成功?”
這是第一個問題。
“這還不簡單,無人開荒無非有二,要么就是人手不足,要么就是耕牛不足,數月才能開荒成功,基本上都是耕牛少。”
永盛大帝直接開口回答。
“好,那敢問舅舅,江寧郡洪災爆發,大夏朝內是有存糧的,為何不派龍舟援馳?”
顧錦年繼續問道。
“龍舟飛行速度固然快,可耗費的靈晶極多,運輸糧食成本,可能勝過糧食本身價值十倍之高,江寧郡洪災,即便動用大夏所有龍舟,也是杯水車薪,并且成本太高,極其不好。”
“因為種種原因,這龍舟也只能用來運輸將士,邊境征戰。”
永盛大帝回答的很正確,不過他也很好奇,好奇顧錦年為什么問一些正常人都知道的問題。
“陛下英明,那第三個問題,倘若有一種東西,可以自動吸收日月精華,加持在龍舟上面,不需要耗費靈晶,大夏王朝可以達到鼎盛階段?”
“亦或者說,讓工部做一種農具,類似于木牛,用打造龍舟的方法,使得這耕牛能夠自動耕地,這樣一來的話,會不會讓大夏從此無荒地?”
“那這樣的話,大夏能否達到鼎盛階段?”
顧錦年開口,這是他第三個問題。
而這一刻,永盛大帝直接瞪大了眼睛,他瞬間就明白顧錦年想表達什么了。
“錦年!”
“你有辦法,可以解決靈晶需求?”
永盛大帝又不蠢,顧錦年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豈能不知道顧錦年想要說什么。
靈晶。
這是一種價值極高的東西,比黃金珍貴百倍,甚至拿黃金都買不到,因為靈晶蘊含著天地靈氣,使得龍舟這種東西,擁有巨大的動力。
三千里路,龍舟一日便能抵達,甚至不惜一切代價,一日萬里都能做到。
大夏王朝的龍舟,就只適合在戰爭方面使用,而且必須要是緊急時刻,譬如說邊境失守,立刻派兵前去鎮壓,不然的話,根本耗不起。
整個大夏王朝內,也只有七八座靈晶山,每年的開采份額不高。
導致龍舟長期處于吃灰階段。
如果真的能解決靈晶問題,那大夏王朝的的確確能走向鼎盛階段。
原因無他,就如同顧錦年所說的,工部打造一種木牛,代替耕牛開荒,百姓們肯定是輪番耕地,畢竟這都是銀子啊。
而且這木牛只是一種,還可以搞船只,水路運輸,龍舟運輸,大大增加商貿啊。
這一刻,永盛大帝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但他內心還是不太相信,各大王朝其實都在研究靈晶,想要找一種東西替代靈晶,可惜的是,找了這么多年,壓根沒用。
倒是傳聞中洲王朝,擁有一種秘法,可以完美發揮出靈晶作用,相當于是同樣一枚靈晶,大夏王朝只能讓龍舟飛行一百里,而中洲王朝的靈晶,可以讓龍舟飛行幾百里。
其他的就沒聽說過什么了。
現在顧錦年說這話,永盛大帝豈能不驚?
“老舅。”
“外甥不但可以解決靈晶需求,外甥還可以讓大夏王朝從此以后脫離靈晶需求,從今往后,大夏可以隨意制造龍舟,不再擔心靈晶缺少。”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靈晶極限加速是日行萬里,外甥的辦法,只能讓龍舟穩定飛行,一日一千里或者是兩千里,三千里,具體要實驗一下。”
“當然,如果緊急需求加速的話,照樣可以使用靈晶。”
顧錦年開口。
他很篤定。
唯一的缺陷就是,靈晶加速,日行萬里,自己這個聚靈古陣,是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故此速度上做不到跟靈晶一般,日行萬里。
但也不會太差,一千里肯定是沒得跑了。
“日行千里?”
“可以大批量生產嗎?”
永盛大帝不在乎一千里還是一萬里,畢竟龍舟這東西,就算飛一百里,所需要的成本都很夸張。
再說了,真要緊急飛行萬里,那肯定是出了大事。
那個時候,援馳不援馳,其實影響不會太大,一但邊境失守,大夏王朝直接宣戰,無非是早一天打和晚一天打。
可如果可以大批量生產,哪怕是日行千里。
促進貿易才是最大的核心點啊。
千里之外的貨物,一天之內抵達,各府貿易將會繁榮至極,而且國內再也不擔心發生什么天災人禍了。
糧食直接運輸,不擔心運輸問題。
“可以大批量生產。”
“大夏造多少龍舟都沒關系。”
顧錦年信誓旦旦道。
不過制造龍舟的成本也不低,只不過對于消耗靈晶來說,就不值一提了。
“嘶。”
這回永盛大帝徹底坐不住了,他從龍椅上起身,來到顧錦年面前,直接抓住顧錦年的肩膀。
“錦年。”
“這事你可不能亂說,你不能因為想要一塊地,就糊弄舅舅。”
“朕不跟你玩笑。”
永盛大帝很認真。
得到答案之后,他內心極其激動。
如果真有這種東西,別說五百頃的地,你讓他遷都他都愿意。
“舅舅。”
“外甥什么時候騙過您?”
“既然外甥敢開這個口,就能做到。”
顧錦年出聲道。
“證據。”
永盛大帝死死地看向顧錦年,他沒有啰嗦,直接詢問證據。
口說無憑。
拿出證據。
這回,顧錦年也不啰嗦了,他從玉案上取出一張宣紙,而后畫出聚靈古陣圖案上去,緊接著凝聚陣印,打入這張宣紙內。
然后丟在空中。
顧錦年得到的,可不是聚靈古陣圖,還有陣印。
有圖沒用,必須要搭配陣印,這是最特殊的東西,沒有陣印,就算照著這個圖抄都沒用。
當然有陣印沒圖也不行,相輔相成的東西。
隨著宣紙飄在空中,很快宣紙停在空中,無風自動,一縷縷的靈氣涌入宣紙之中。
使得宣紙穩固。
“聚靈陣?”
永盛大帝見多識廣,豈能不知這是什么東西?
但下一刻,永盛大帝直接愣住了。
聚靈陣需要靈晶或者是有靈性的東西,才能凝聚陣法。
可這只是一張普通的皇室宣紙啊。
雖然制作很精良,可終究是一張紙,不可能有靈性,剛才顧錦年也沒有拿出靈晶。
嘶。
永盛大帝傻了。
他徹底明白顧錦年說的意思了。
顧錦年得到了一種極其特殊的聚靈陣,可以自動吸收天地靈氣,從而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這就是為什么顧錦年敢夸下海口的原因。
嘶。
嘶。
嘶。
大殿內空氣明顯變暖。
永盛大帝身為一位帝王,一位馬上的皇帝,這些年來不知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也見過無數大場面。
哪怕是孔圣降臨,永盛大帝也沒有這般的表現。
可現在,永盛大帝是真正的震撼了。
是發自內心的震撼。
這東西,完美代替了靈晶。
雖然不如靈晶直接,可這東西可以適用任何物品上。
最主要的是,他沒成本啊。
不需要花費這個那個,相當于白嫖。
這一刻,永盛大帝腦海當中不由想到了太多太多東西了。
一艘艘大夏寶船,不需要人力,在大海當中,制霸一切。
一艘艘大夏龍舟,在天穹之上,來往貿易,亦或者運輸糧草。
還有什么木牛,什么木馬,這些東西,如果全部做好了,整個大夏王朝只怕要達到鼎盛,不,不是鼎盛那么簡單,是要更上一層樓啊。
貿易可觀,交通方便,運輸方便,于戰爭,于海上尋找資源,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超越其他王朝太多太多了。
這是神器。
這是神物啊。
國之神器。
這回永盛大帝的身子徹底忍不住顫抖了,他激動不已。
“錦年。”
“你當真是朕的好外甥啊。”
“朕,朕,朕。”
永盛大帝直接把顧錦年抱住,一個快六十來歲的人,卻顯得激動異常,如果讓外面人看到,只怕一個個都會傻眼。
永盛大帝可從來沒有這么失態過啊。
“老舅。”
“別,你太激動了,冷靜,冷靜。”
顧錦年強行掙脫出去,有點怕啊。
他沒想到永盛大帝居然這么開心?直接失態了?
還好自己沒有拿出真龍稻穗出來,不然自己這個舅舅真會瘋掉。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錦年,朕的好外甥,好外甥啊,朕太興奮了,朕太開心了。”
“你幫了朕一個天大的忙,你幫了大夏王朝一個天大的忙啊。”
“來,錦年,跟朕走。”
永盛大帝沒有廢話,直接拉著顧錦年往外走。
大殿門打開。
劉與魏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就只看見顧錦年被永盛大帝強行拉走,而且一臉喜悅,比登基還要開心啊。
兩人立刻跟了過去。
大約半刻鐘后。
永盛大帝來到大夏祖祠。
永盛大帝直接拉著顧錦年,走進正殿當中。
祖祠正殿,祭祀的是太祖皇帝。
“爹!”
“你看看,你看看。”
“快看看你這個外孫。”
“看看他到底有多強。”
“當初妹妹要嫁給顧千舟的時候,你反對,是我極力要求的。”
“如果不是我,咱們李家能生出一個這樣了不起的后代。”
“你當年,不把皇位傳給我,傳給那個建德,現在事實告訴你,你錯了,我沒錯。”
“就因為錦年,大夏王朝要徹底騰飛。”
“爹,你在黃泉下面,可以安心了。”
“兒子以后下去了,也可以挺起胸膛見你了。”
“如果我不造反,不把建德推下來,顧家絕對要被滿門抄斬,要么就是流放千里。”
“是我!”
“是我!”
“是我造反了,顧家的選擇沒有錯,我的選擇也沒有錯。”
“現在的選擇,更沒有錯。”
“爹!”
“咱們大夏,要真正騰飛了。”
“爹。”
“我沒錯,我沒錯。”
顧錦年死都沒有想到,永盛大帝會把自己帶到祖祠來,而且還說出一番這樣的話。
這話傳出去,絕對要惹來大麻煩,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說這話。
可這些話,都是永盛大帝的心里話。
他憋屈了太多年了。
當年,太子逝世,他的地位最高,他的能力最出眾,他是最適合當皇帝的。
可沒想到的是,太祖讓太孫登基,沒有選擇他永盛。
而建德皇帝更是直接大義滅親,使得永盛皇帝差一點就死了。
后來造反,清君側,建德難,他成為了天下人唾罵的存在。
造反之帝。
大逆不道。
違背祖制。
不為人子。
這些罵名,他從造反的那一刻,背負到了現在。
壓抑,壓抑了十多年,他將這些壓抑轉換為了動力,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審批奏折。
也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振興王朝,可不管他做什么努力,天下人還是在罵他。
他已經看淡了。
看淡世人的辱罵。
他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把國家治理好來,死后能見一見自己的父親。
親口告訴他,他沒有做錯。
可現在的情況,他不敢說。
他日日夜夜害怕,害怕自己突然就病倒,害怕自己突然死去,這樣的話,他無愧面對自己的父親。
大夏太祖。
現在,他不怕了。
他根本不怕了。
顧錦年這個聚靈古陣,足可以讓大夏王朝,騰飛而起,更上一層樓。
甚至有可能,能與中洲王朝媲美,成為東荒最強的王朝。
膽子大一點,能成為東荒王朝,而不是大夏王朝了。
他興奮。
他激動。
他高興。
他攥緊拳頭,望著眼前的雕像,望著太祖的雕像。
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