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京都。
紫檀閣內。
這里算得上是京都中上檔次的酒樓。
人均消費十兩銀子。
顧錦年也算是豪氣,這要是按照禮部正常的流程,一般都是去同文館吃飯。
為啥去同文館?
因為朝廷付錢。
禮部沒銀子報銷,更何況即便是報銷,也是人均二兩銀子的報銷,有時候報銷多了,別說戶部批不批。
反正禮部直接就不批,甚至還要找你麻煩。
顧錦年其實明白京官窮苦的原因,主要是太祖當年太狠了。
甚至說狠的不行。
官員貪污五兩銀子就發配邊疆,貪污十兩以上直接砍頭,愣是一點道理都不講。
后來永盛大帝上位后,沒有修改這個,畢竟永盛大帝不管做什么都是學習太祖。
所以對官員也賊狠。
當然也的確是因為國庫沒銀子。
而且大夏王朝的官員,不但俸祿少,而且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春元節以及太祖,皇帝,太后生日之外,就沒有節假日。
京官日子過的很慘。
外地官員就舒服多了,好一點的自己暗中搞點銀子,光是火耗就能撈一筆,外加上養廉銀這種東西,日子過的很快活。
狠一點的,就是民脂民膏各種來一遍。
當然這些外地官員也不蠢,有了銀子以后,多多少少會孝敬給上面人,一層層孝敬上去。
吏部的收入,用腳指頭都能想到。
戶部的收入,就是一些折損采購,日子也不錯。
刑部的收入,那就更別說了,聽著刑部天天哭喪,什么出去辦差事沒銀子,可當真過去了,一些犯人家屬之類的,不塞銀子能好過?
兵部就更別說了。
至于禮部和工部,那的確是很慘,禮部基本上都是讀書人,有威望有德行的人,本身就很清廉,而且禮部喜歡裝。
他們背后也有世家支持啊,真要高消費起來,世家供得起。
可問題是,這幫人一來是不吃嗟來之食,不靠世家,二來是大家互相算計著,比如說某天禮部一個主事,吃香喝辣,被其他人看到了,馬上就抨擊。
大致意思就是,我們都吃苦,你在外面花天酒地,讓別人看到了,豈不是覺得我們禮部貪贓枉法?
反正就是要窮一起窮,都是硬骨頭,所以禮部還算是比較清廉一些。
最后就是工部。
工部撈錢的方法其實不少,修橋建路這玩意,但可惜的是,大夏的工部,可不是由工部說了算,任何修橋建路,宮殿修繕,或者大興土木。
都必須要有懸燈司,鎮府司,戶部,禮部一起參與進來。
說白了一點,如果貪,那就一群人分,可要是出了半點差錯,一起倒霉,沒有一個跑得掉。
多方制衡,再加上永盛大帝也死死盯著,誰敢貪啊。
故此,工部是最慘的,工匠俸祿都比官員要多一點,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紫檀閣內。
內院已經被顧錦年包下。
整個紫檀閣今天都不對外營業。
隨著顧錦年走入。
當下,一些聲音便不由響起。
“未曾想到,禮部竟然安排這種地方,下官可從來沒見過如此奢華的酒樓啊。”
“是啊,是啊,從未想到,這酒樓居然能如此奢華?”
“說實話,光是聞著菜香味,就讓人食指大動啊?!?
一些聲音響起。
顯得十分快樂。
而隨著顧錦年走進內院后,負責維持秩序的李安之立刻開口。
“諸位安靜。”
“禮部郎中,顧錦年,顧大人來了?!?
李安之開口,讓眾人安靜下來。
而內院當中,所有人不禁嘩然。
禮部郎中不算什么。
可這顧錦年三個字,他們是如雷貫耳啊。
這短短半年時間,整個大夏王朝要說名望最大的人,就屬這個世子殿下了。
他們真沒想到,今日居然是世子殿下設宴?
而踏進內院。
顧錦年面色溫和,但也在運轉浩然望氣術,觀望一下這些官員。
一眼掃去。
一道道紅色氣運攀升,最高的四丈,只能說還行,差不多府君這個級別。
只不過這紅氣周圍也多了不少黑色氣運。
這黑色氣運代表著很多不同的意思,顧錦年掌握浩然望氣術,仔細分辨后,大約知道是什么情況。
一小部分是未來要觸碰霉氣,大部分則是斂財不少。
說直接點,為官不仁,多多少少做了一些不干凈的事情。
尤其是之前那幾個夸贊這里奢侈的官員,黑氣濃厚,顯然貪墨了不少。
在這里裝的一副窮苦樣子,跟沒見過世面一般。
“顧大人?!?
“這里是二十四郡各地大小官員。”
一旁的李安之開口,為顧錦年介紹眾人。
而百官也紛紛起身,朝著顧錦年一拜。
“我等拜見世子殿下。”
“我等拜見顧大人?!?
他們齊齊開口,若論官職,其中有些人的官職比顧錦年要大一些,府君是正四品官員,所以稱呼世子殿下。
四品之下的都稱呼大人,這是禮制,畢竟顧錦年不僅僅有個禮部郎中,還有一個指揮使職責,正四品官員。
“諸位客氣了。”
顧錦年微微笑道,雖然大部分的官員,多多少少有些問題,但顧錦年沒有直接處理,這些事情很難處理,只能慢慢來做。
主要就是兩類人。
一種是斂財多的,一種是干干凈凈的。
一眼望去,整個內院大約有二三百人,但真正干凈的官員,也就五六人。
“諸位。”
“今日本官宴請諸位,是為兩件事情而來。”
“其一,本官如今上任禮部郎中,為國效力,未來可能還要前往各地辦事,今日見一面,也算是熟悉一面,往后去了,還望各位多多關照一二?!?
顧錦年出聲。
渾然沒有世子的架子,他現在不以世子的身份跟他們交談。
同時也是說些場面話,留個印象熟個臉,不然以后萬一又發生類似于白鷺府事件,豈不尷尬?
今日見了一面,往后再見,要是敢給自己玩花樣,那就不好意思了。
“這其二,京察之日,諸位千里迢迢趕來,也是奔波勞累,所以本世子設宴,請各位一聚,好好放松放松。”
這依舊是場面話。
官場上就是要講場面話,職位越大,就越要懂得圓滑,尤其是對這些外地官員。
大夏王朝那么多事,豈是自己一個人能解決的?
“大人親自設宴,是我等的榮幸啊?!?
“我等多謝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當真體恤我等艱苦,有世子殿下這么好的大人在,我們還能有什么好說的?”
眾人紛紛開口,各種好話接連不斷,反正又不要銀子。
很快,各類的菜肴送了上來,顧錦年坐在主位上。
主位當中,都是各地府君,見顧錦年落座,他們逐漸落座,主次還是要分一分的。
畢竟顧錦年現在是皇帝眼前的紅人,不僅如此,還是鎮國公之孫。
相比較之下,這些府君的氣運稍微要雄厚一些,雖然也存在一些不干凈的東西,但都能在接受范圍內。
落座下來后,眾府君也開始提話,一個個先是恭維顧錦年一番。
等恭維完了以后,又吹噓鎮國公如何如何,總而之都是一些場面話。
酒局這種東西,顧錦年經歷了不知道多少,他拿捏的很好,反正伸手不打笑臉人。
吃到一半,各地官員都過來敬酒,一個個輪番過來,李安之和周華二人在一旁擋酒,顧錦年只是淺嘗一口,也算是意思意思。
遇到順眼的就問了兩句,若是看起來也就那樣的,就只是一句客氣客氣。
直到最開始那批裝模作樣的官員過來,顧錦年臉上笑意很盛。
一旁的周華也很識趣介紹。
“大人,這幾位都是貴陽郡各府的官員?!?
周華介紹著。
貴陽郡?
聽到這話,顧錦年不禁感慨道。
“貴陽郡連年干旱,不知最近如何了?”
望著這些官員,顧錦年好奇問道。
“回大人,貴陽一帶,常年干旱,好在朝堂撥款,買了不少祈雨符,關鍵時刻還是能解決點問題,只是一些偏遠百姓,依舊窮苦啊?!?
“是啊,顧大人,說來說去都是百姓艱苦?!?
“大人竟如此體恤貴陽百姓,下官當真是感動萬分?!?
他們幾人開口,一個個顯得極其感動。
顧錦年點了點頭,給予幾句勤勉之,說完之后,不由將話題轉到另一個地方。
“對了,昨日本官審批公文時,發現貴陽郡有大量寺廟立設。”
“這百姓過的如此窮苦,怎么還能大興土木,建立寺廟???”
顧錦年喝了口茶,面上故作好奇問道。
寺廟?
提到這個,有幾個人不說話了,但也有人面色不改道。
“大人,這貴陽郡常年干旱,百姓們苦不堪,故而建造寺廟,向上天祈福?!?
“是啊,這常年干旱,都別說其他的了,光是喝的水,都時常提供不到,寺廟大興,也是必然的?!?
他們解釋道。
只是這明顯就有漏洞,水都沒有,還有心思去建寺?你要說去老寺里面燒香拜佛很正常。
大興土木,不要人工?不要材料?這材料難不成比水要便宜點?
不過這話,顧錦年心里清楚,表面上還是點了點頭,權當做被忽悠過去了。
“等春元節過后,本官會去找一趟陛下,想些辦法,再撥點銀兩去貴陽郡,希望能解決點麻煩。”
“不過這寺廟建立,本官就不批了,畢竟還是要自力更生,求神拜佛終究是期望罷了?!?
顧錦年隨意笑道,也不多說,喝了口酒,對方一個個點頭離開。
很快又是三四輪敬酒,最終來了一批清廉之人。
十二人走來,有三個清廉之人,但官位不高,通過氣運判斷,應該是七品縣令。
“我等見過大人?!?
眾人開口,朝著顧錦年一拜。
“客氣?!?
顧錦年舉杯,同時看了一眼周華。
“世子殿下,他們是南謂郡的官員?!?
周華告知。
“南謂郡?”
顧錦年稍稍一想,腦海當中有些信息。
南謂郡,于大夏王朝正南方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不過南謂郡前幾年也不太平,匪禍之難,鬧的很大,好在的是,最終都被壓制下來了。
“世子殿下?!?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發出聲音的人,氣運正直。
三十歲出頭,他忽然開口,引來眾人觀望。
“世子殿下?!?
“這酒當真是好喝啊,我等在南謂郡,壓根就沒有喝過這么好的酒。”
“是啊,是啊,我們南謂郡,若是有這么好的酒,那該多好啊。”
只是,幾道聲音立刻響起,遮蓋了此人的聲音。
一瞬間,顧錦年就察覺到了一些貓膩。
而后者,再聽到這些官員說話后,一時之間沉默不語。
“你有何事?”
顧錦年望著對方,他顯得很平靜。
“世子殿下,他沒什么事,估計就是驚嘆京都之繁華?!?
“是啊,世子殿下,可能是見到您,太過于激動了?!?
其他幾個官員立刻出聲,一個個搶先回答。
顧錦年不語。
而后者則緩緩出聲道。
“世子殿下,下官身體不舒服,想先行告退。”
他低著頭,如此回答。
“行,那你回去吧。”
聽到這話,顧錦年豈能看不懂?只是他沒有說什么,反而顯得有些不太開心,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其他人看到。
很顯然,此人有一些事情,想要跟自己說,只是礙于這些官員在,他不敢說什么。
所以顧錦年假意生氣,也好讓這幫人安心下來。
“世子殿下,您千萬別生氣,這人脾氣就是這樣,古怪的很?!?
“是啊,世子殿下,這人就是這樣,前些日子,您被讀書人抨擊,只怕他也參與了。”
“對對對,這種人,品德敗壞?!?
眾官員開口,毫不留情的抨擊對方。
“算了,一個七品縣令而已,下次本世子找一趟吏部官員就好?!?
顧錦年顯得隨意,一句話仿佛要打壓對方。
此一出。
眾人頓時笑起來了。
如此,宴會又持續了半個時辰,顧錦年也以不勝酒力離場。
而待顧錦年走后,這批人也各自離場。
尤其是南謂郡的人,走的最快。
“這個徐建,當真是不知死活。”
有官員開口,面色冰冷。
“世子殿下前來,打亂了我等的想法,這徐建只怕是看到世子殿下,想要說些什么,好在吳大人壓住了他,不然當真要出亂子了?!?
“是啊,徐建當真是不怕掉腦袋,南謂郡的事情,牽扯太大?!?
“不管如何,待會過去警告他,讓他閉嘴?!?
“恩,萬幸沒有鬧出什么是非來,世子殿下可是嫉惡如仇,如若不是這次京察,徐建這種人也到不了京都。”
“他七品官員,無法面圣,回過頭去找一下大人,讓大人處理一二。”
他們壓著聲音議論。
同樣,另一處,幾個官員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諸位,你們覺得世子殿下今日所問的事情,是否隱藏其他含義?”
有人開口,他們是貴陽郡的官員。
“應該不可能,貴陽郡距離大夏王朝有七千里之遠,朝廷還管不到我們。”
“恩,世子殿下只是問一問,他剛剛任職禮部郎中,處理公文之時,多看一眼很正常,畢竟儒道是儒道,官道是官道?!?
“想做點功績很正常,我郡也只是多開了一些寺廟罷了,又不是做了什么人神共憤之事。”
幾人你一句我一句,顯然是心里有鬼。
而此時。
顧錦年已經回到了書院。
周華與李安之回去了。
來到書院后,顧錦年直接找到蘇懷玉。
“蘇兄,有件事情麻煩你替我跑一趟?!?
“今日深夜,去同文館,將南謂郡徐建給我帶來?!?
顧錦年也不啰嗦,直接讓蘇懷玉代替自己跑一趟。
“好?!?
蘇懷玉答應下來。
如此。
一直到了深夜。
顧錦年待在書院當中,一直等待著蘇懷玉的消息。
砰砰。
子時五刻。
敲門聲響起。
門外,兩道身影出現。
顧錦年起身,將房門打開。
是蘇懷玉和徐建。
不過徐建處于昏迷狀態。
“他這是怎么了?”
顧錦年有些好奇問道。
“我怕他不來,就直接打暈了?!?
蘇懷玉淡淡開口,一句話讓顧錦年啞口無。
這手段當真是直接啊。
“弄醒他。”
顧錦年也不啰嗦,將房門關上,隨后讓蘇懷玉弄醒對方。
不多時,徐建醒來,坐在椅子上。
他有些昏昏沉沉,醒來之后,眼神更顯茫然。
“世子?”
隨著醒悟過后來,徐建不由驚訝,他沒想到,自己居然能見到世子?
“徐建。”
“你今日于宴會之上,是否有事要說?”
顧錦年望著對方,也沒有廢話,直接詢問。
此一出,后者一愣,緊接著顯得沉默。
看到這個樣子,顧錦年不由皺眉。
“你若是有什么事,但說無妨,本世子見你身懷正氣,故而與你多說一二,如若你在這里遮遮掩掩。”
“也別怪本世子沒有給過你機會。”
顧錦年有些冷冽了,如若有事,直接說就行,到了這個時候還遮遮掩掩,當真惹人反感。
話說到這里,后者也不敢啰嗦了。
只見后者直接跪在地上,望著顧錦年,滿臉悲痛。
“請世子為我陳溝村,一百四十五名無辜百姓,主持公道啊。”
他滿臉悲痛,望著顧錦年,如此開口。
果然有事。
顧錦年心中暗道一聲,但也立刻攙扶起后者。
“直接說,到底發生了何事。”
顧錦年問道。
“敢問世子殿下,是否知曉大夏剿匪令?”
徐建出聲,滿臉淚痕。
“知道。”
“大夏律例,剿匪者,以人頭為主,懸賞五百兩白銀一人?!?
顧錦年知道這個律例,這是太祖當年立下來的。
當時開國,內憂外患,土匪之禍是大夏王朝最麻煩的幾件事之一,畢竟開國之前,可不止太祖一個人的起義造反,還有不少義軍。
可隨著太祖開國后,這些義軍要么就是被收編,要么就是流竄離開大夏,但大部分都是落草為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夏王朝想了一切辦法。
最后就是通過給予懸賞金的方式,一個土匪五百兩銀子。
“世子殿下。”
“我南謂郡,匪禍雖連年不斷,但至少也能控制,很少發生匪禍暴亂?!?
“可就在半年前,發生匪禍,七八名百姓葬身匪禍之下。”
“各府縣衙也第一時間聯合出手鎮壓匪禍?!?
“然而,三個月前,南謂郡,渭陽府,陳溝村百姓,遭遇殘忍屠殺,一百四十五人,葬身在剿匪軍手中。”
“拿著陳溝村百姓的首級領賞,這件事情被兵部壓下,當地官員都被限制威脅,無人敢說?!?
“下官未曾想到此次京察能見世子殿下,還請世子殿下為亡死的百姓主持公道啊?!?
徐建跪在地上,悲哭欲絕。
“一百四十五人,葬身剿匪軍手中?”
“你在這里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