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
“統統都是謠。”
“誰說這詩是錦年寫的?就看不得別人好是吧?”
“承認別人優秀有那么難嗎?”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充滿著憤怒。
他感覺很冤枉,好不容易作了一首詩,結果被這么多人噴,尤其是那些大儒,還要讓自己自證?
要不是略感風寒,他一定自證給這般大儒看。
“唉?!?
永盛大帝長長地嘆了口氣,一旁的魏閑與劉不由紛紛出聲。
“陛下,可千萬別置氣,這幫人就是酸您?!?
“對對對,陛下不可為這幫人置氣,傷了龍體當真就不行了?!?
兩人出聲,安慰著永盛大帝。
“朕并非是置這個氣,而是有感而嘆,想到錦年前些日子被孔家人如此冤枉,朕當時還勸說錦年忍一忍,現在朕明白了,刀子不插在自己身上不覺得痛?!?
“錦年啊,舅舅明白你有多痛了。”
永盛大帝出聲,他無比感慨著,讓魏閑與劉徹底沉默。
這好家伙。
陛下,您真就打算一點臉也不要?
人家顧錦年是實打實遭受冤枉。
您這詩詞,到底是怎么來的?就真覺得沒人知道?
兩人沉默。
過了半響,還是硬著頭皮歡笑上去說了幾句好話。
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在外響起。
“臣,監天司徐太一,求見圣上。”
徐太一的聲音在外響起。
“進。”
聽到徐太一的聲音,永盛大帝立刻讓其入內。
很快,徐太一走進養心殿,神色顯得有些難看。
“陛下?!?
“經縝密觀察,大夏天象有變,若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有一場大災降臨。”
徐太一出聲。
他之前就匯報了這件事情,但當時不敢篤定,如今仔細觀察,確定了會有一場大難。
“大災降臨?”
“大夏國運昌盛,怎可能會有大災?”
這一刻,永盛大帝皺緊眉頭了,他起身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說實話,對于一位帝王來說,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國家災難和兵部戰敗。
這是最討厭聽到的。
尤其是出現大災之禍,因為這種東西是人力無法干預的,兵部戰敗還可以通過其他方面去調和,真就退一萬步來說,大不了就認慫議和,賠錢了事。
可以止損。
但這個大災不一樣,不是說你想求和就求和,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就好比江寧郡洪災。
災是定下來了,可間接性損失才最為恐怖,首先朝廷要撥款,給他們蓋新房吧?其次要安置流民吧?雖然可以以工代賑,但一切要重新開始。
至少兩年之內,別想收一點糧稅上來,即便是過了兩年,人家才剛剛緩過勁,你就直接收稅,這有些過分。
所以當時才會直接下旨,免稅三年。
如今聽說又有大災降臨,永盛大帝自然有些頭疼。
“陛下,此事臣還在調查,正常來說,大夏國運如此昌盛,按理說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此事必然有人在暗中搞鬼?!?
徐太一皺眉,大夏王朝的國運,怎可能會招惹天災?
而且根據掛線來看,絕對不是普通的天災。
“你的意思是說,有人針對大夏國運?”
永盛大帝臉色有些陰沉。
“很有可能。”
“圣上,臣現在立刻調查,動用宗門一切力量,爭取早日查出真兇?!?
徐太一給予回答。
“好?!?
“不過,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查出是那個地方會遭殃。”
“提前防范一二,也能挽救百姓?!?
永盛大帝出聲,他如此說道。
天災人禍,年年都有,既然來了,就不要去抱著幻想,早點預警才是王道,再去調查誰在背后搞鬼就好。
“遵旨。”
徐太一點頭,隨后繼續開口道。
“陛下,根據一些情報,仙門似乎要對東荒魔窟下手,想要一勞永逸,徹底將東荒魔窟解決,不知陛下是何意?”
徐太一繼續出聲,道出這件事情來。
“東荒魔窟?”
“若有十足把握,就讓他們去吧,但若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要制止,讓他們等一等,至少等天災結束后,再著手此事?!?
永盛大帝開口,這是他的意思。
可徐太一卻有些為難。
“陛下,這東荒魔窟之事,各大仙門已經篤定了主意,恐怕即便是陛下開口,估計他們都不會太在意?!?
徐太一硬著頭皮道。
仙門雖然在各大王朝的管轄范圍內,可并不意味著仙門就聽從王朝的話。
仙門和王朝,處于共生狀態,不干擾世俗的事情,倘若王朝有什么忙需要仙門幫,仙門大概率會選擇出手,只是仙門有仙門自己的想法。
真決定做什么事情,也輪不到王朝來插手,當然怎么也會通報一聲,這倒是實話。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沉默。
半響后。
永盛大帝出聲道。
“讓他們自己折騰吧,不過多多少少要警告一二,如若惹來什么是非,朕也絕對不會輕饒?!?
永盛大帝心里也清楚仙門是一群什么人。
這天下,無論是仙門,還是佛門,亦或者是妖魔,其實壓根就不在乎王朝,以往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王朝沒有好處,這些仙門勢力也沒有什么好處,最終決定和談。
畢竟仙門與佛門,都是想著成仙,對世俗的東西不是很感興趣,而王朝對修仙也沒有什么感覺,認為有些縹緲虛無,從而大家利益不侵犯,甚至互相協助。
也就形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故而永盛大帝沒有多說。
不過各大王朝其實對仙門都不友好,打心底是想要鏟除,但因為勢力問題,又不得不利用仙門,哪怕是中洲王朝也要借助仙門的力量。
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局勢。
除非有人,能夠一統天下,這樣才能讓仙門匍匐在王朝的腳下。
也正是因為這個忌憚,永盛大帝堅決抵制佛門入大夏,有一個不聽話的仙門已經夠了,若還出現一個佛門,那大夏王朝到底誰做主?
是他這個皇帝做主?還是這些仙佛做主?
“遵旨。”
徐太一點了點頭。
不過末了,永盛大帝的聲音再度響起。
“還有,告知仙門的人,大夏王朝也要參與進來,可以不分頭功,但要分一杯羹,讓蘇文景帶上錦年也去鎮壓魔窟。”
永盛大帝開口。
仙門敢對東荒魔窟下手,估計十拿九穩,如此一來的話,大夏王朝可以分一杯羹,而這一杯羹,永盛大帝自然要給顧錦年。
誅滅妖魔,這功德可不少,對顧錦年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臣遵旨。”
徐太一點了點頭,直接答應下來了。
待徐太一走后。
永盛大帝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將此事告知錦年,讓他有所預警。”
永盛大帝出聲。
“遵旨。”
魏閑直接領旨。
“宣六部尚書前來。”
永盛大帝再度開口,大夏境內要出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不預警,各郡都必須要做好準備,最起碼要設糧倉,萬一真發生什么天災人禍。
最起碼有糧食在,能穩定百姓,不至于鬧出民變之事。
而與此同時。
大夏書院當中。
顧錦年獨自一人在房內,處理一些事情。
腦海當中的眾生樹,出現了一團金色光芒,不是果實,比金色果實大太多了。
封侯結束就出現這樣的情況。
具體是什么原因,顧錦年不是很清楚,所以這幾天一直在研究。
也就在顧錦年研究時。
一道聲音也不由在外響起。
“侯爺,侯爺,”
是魏閑的聲音。
聽到這聲音,顧錦年不由起身,將房門打開后,只見魏閑站在門外,顯得有些急促。
“魏公公,這是怎么了?”
顧錦年略顯好奇,不明白對方怎么突然來訪。
“侯爺,兩件事情。”
魏閑走進房內,將房門關上后,神色嚴肅道。
“監天司觀察天象,發現大夏境內,會發生一場驚天大災,此災可能要比江寧郡洪災還要可怕,陛下讓奴婢前來通知侯爺一聲,倘若發生任何情況,侯爺可先斬后奏?!?
魏閑出聲,他如此說道。
“驚天大災?”
聽到這話,顧錦年不由皺緊眉頭。
如今大夏王朝國運昌盛,怎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
但監天司也沒理由亂說話,朝堂當中,只要是臣子敢說出來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不然的話,誰愿意自找沒趣啊?
“侯爺,此事目前只有陛下和監天司監正知曉。”
“陛下也打算找六部尚書商議此事,監正也在調查,看看是誰對大夏出手?!?
“陛下讓奴婢通知您,也是希望侯爺到時能有個應對手段。”
后者開口道。
“明白了。”
“此事,本侯知曉。”
顧錦年點了點頭,雖然也有些心急,但事情還沒出來,到底會發生什么事情,完全不懂,所以只能靜觀其變了。
“侯爺,第二件事情便是東荒仙門聯手,想要對東荒魔窟下手,一勞永逸?!?
魏閑繼續開口。
“對東荒魔窟下手?”
這回顧錦年就真有些不懂了。
“侯爺,東荒魔窟乃是東荒境一處魔土,傳聞魔窟內封印無窮妖魔,不過上古時期,有絕世大能聯手鎮壓,封印魔窟?!?
“如今已經有數萬年的歷史,這魔窟中的妖魔,差不多已經死絕,故而仙門聯手,想要除滅魔窟,獲得天地功德加持?!?
“侯爺,小道消息,真是小道消息,自您于孔府當中,削天下讀書人才氣之后,儒道被斬一刀,各大勢力,仙佛妖魔,都已經蠢蠢欲動。”
“想要天地氣運,從而在天命之爭上,爭奪天地大運,故而這些日子來,仙門與佛門到處遣派弟子,去降妖除魔,救苦救難?!?
魏閑出聲,告知顧錦年這件事情。
此事,顧錦年也聽聞過一二,倒也沒有太大反應。
畢竟儒道被斬一刀,對于其他勢力來說,的確是天大的好事,他們自然不想錯過。
“明白了,多謝魏公公。”
顧錦年拱手一謝,后者連忙搖頭:“能為侯爺效力,乃是奴婢的榮幸,奴婢只希望侯爺未來多多照顧奴婢一二。”
魏閑出聲,這般笑道。
“客氣,魏公公,本侯送你?!?
顧錦年笑了笑,隨后親自送魏閑離開。
待送走魏閑后。
顧錦年回到住處,有些沉默。
這才消停幾天?。?
就又有事上門?
驚天大災?
顧錦年皺著眉頭,他回到房中后,直接將大夏輿圖擺在面前,隨后開始仔細觀察。
倘若是人為之,那么就有跡可循,看看這天災會降在什么地方。
倘若不是人為之,那就真的麻煩了。
“要加急折騰出龍舟來了?!?
顧錦年心中不由喃喃自語。
如果時間來得及,加急生產大量龍舟,還能解決點問題。
就怕來的兇猛。
只是過了一會,顧錦年感覺有些頭疼。
他皺起眉頭,來到床榻上。
緊接著沉下心神。
只見眾生樹上的金色光芒,在這一刻緩緩落下,五道天命印記也沒入了這眾生樹內。
很快。
一張榜單出現在顧錦年面前。
金色榜單。
“是這玩意?”
顧錦年有些好奇了。
而隨著榜單浮現,三個大字也出現在眼中。
天命榜
三個燙金大字出現,伴隨著長長的名單出現,讓顧錦年不由內心咂舌。
說實話,他還真沒想到,自己封侯后眾生樹能給自己這種玩意。
榜單出現。
很快一個個名字出現在這榜單之上。
蘇懷玉-大夏王朝
無名氏—中洲王朝
無名氏-中洲境
無名氏-中洲境
無名氏-中洲境
無名氏-中洲境
無名氏-中洲王朝
無名氏-中洲王朝
顧錦年-大夏王朝
名單很長,前一百都被記錄在上,只不過大部分都是無名氏,前一百的名單當中,除自己之外,只有七個人。
蘇懷玉,蘇文景,天魔老人,徐長歌,孔軒,瑤池仙子,清淺仙子,其余人都是無名氏,但標注了地方。
前一百人當中,大夏王朝只有七個,自己,蘇懷玉,蘇文景,孔軒,其他三人都沒有名字,徐長歌等人都是仙門中人,不算是大夏王朝,只能算大夏境。
榜單很古怪,顧錦年大致能明白一點,認識的就會浮現名字,不認識的就無法浮現名字。
但有兩個點顧錦年有些無法理解。
憑什么蘇懷玉排名比自己高這么多???
這點顧錦年真不能理解,如果按天命印記的數量來算,自己應當是前三級,哪怕第四第五顧錦年都覺得沒什么大問題。
畢竟自己還處于發育期,根本沒有真正成長起來。
說難聽點,大夏王朝還有一道自己沒拿,蘇文景還有一道沒給自己,而且稷下學宮還有兩道,孔圣封印了兩道,算起來這就是六道,加上自己現有的五道,這就是十一道天命印記。
可排名第十,顧錦年有點皺眉了。
經典為了壓而壓?
這不是腦癱嗎?這年頭還敢這樣寫書,就真不怕被噴?
這個還不算什么,就當做老套路。
可問題是,蘇懷玉憑什么是第一?
這就很不合理啊。
難不成蘇懷玉背著自己弄來了七八道天命印記?
不,七八道天命印記也不可能第一,最起碼二三十道吧?不然力壓這么多人?
只是這個可能性不大啊。
畢竟榜單有一百名,一人一道,也有一百道,但天命只有五十道。
思前想后,顧錦年想到了唯一的可能性。
這個排名不是根據天命數量而決定,應該是綜合情況。
如果按照天命印記來算,自己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眼下自己排第十,這上面九個人都不簡單啊,只怕都是老一輩的存在,如天魔老人說的一般,藏得很深很深。
但無論如何,蘇懷玉第一,這點很古怪,這逼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顧錦年心中篤定道。
第二點則是,蘇文景和天魔老人的排名有點低,連前十都沒有進,一個是半圣,一個是準七境魔道強者,進不了前十,這有些離譜了,蘇文景總排名才二十五,天魔老人二十九。
可以理解天魔老人是魔道中人,受天命打壓,這個可以接受。
但文景先生還是有一道天命印記,倘若沒有的話,豈不是要跌下前三十?
如果不按照天命印記來計算,蘇文景應當排名更高啊。
最起碼比自己高是沒問題的。
這讓顧錦年更加好奇,不明白這個天命榜到底是如何測算的。
至于后面的人。
徐長歌排名七十九,孔軒排名八十四,應當是將天命印記給了自己不然名次不會這么差,瑤池仙子九十二,清淺仙子九十四。
這些都還算蠻合理的。
沉思了許久。
顧錦年都想不明白,這具體上榜情況,好在仔細觀察下,顧錦年發現這天命榜上,有額外說明。
顧錦年將目光聚集在蘇懷玉上面,想看看蘇懷玉為何能排名第一。
很快信息浮現。
非圣不可閱
隨著五個字出現,讓顧錦年不由咂舌。
這還真是離譜啊。
榜一也就算了,現在整個非圣不可閱?
不是圣人都沒資格看他上榜原因?
查一查自己上榜原因,信息便出現了。
為民請愿,詩成千古,文章驚世,得圣賢加持,掌五道天命印記,儒境太低,天命榜第十位,若穩排名,大世之時,可獲天命賜福,七境寶物
隨著上榜信息出現。
顧錦年整個人不由咂舌了。
不是因為自己上榜的原因,而是最后一句話。
大世之時,可獲得天命賜福,七境寶物?
排名第十,可獲一件七境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