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府府君被斬。
這是一種立威。
周滿等人是希望顧錦年拿王巍出來立威,順帶著再把一些無辜之人一同揪出來立威。
卻沒有想到,王巍在顧錦年到達這一刻,就選擇上吊自盡了。
要說這當中沒有顧錦年的影子,他決然不信。
“嗚嗚嗚。”
周滿想要開口說話,他太難受了,內(nèi)心充滿著憋屈啊。
“各位鄉(xiāng)親父老。”
“我顧某今日前來這江中郡,就是來辦三件事情。”
“公正救災(zāi)。”
“開倉放糧。”
“斬除貪官。”
“只要諸位能聽本侯的指揮,本侯可立軍令狀,從明日開始,保證江中郡百姓,無一人餓肚。”
“各位鄉(xiāng)親父老,可否相信顧某?”
顧錦年開口,他聲音雄厚無比,同時也充滿著自信,傳音四野。
這番話響起,瞬間引來無數(shù)百姓大喜。
一時之間,高喊侯爺圣人的太多太多了。
顧錦年的登場,誅殺貪官,這在百姓眼中如同強心劑一般,使得所有百姓激動不已。
其實民心很容易獲得。
但民心也很容易被利用。
顧錦年看著百姓的情緒高昂,說實話他并沒有太大的愉快,因為這高昂的情緒,是通過犧牲才換來的。
王巍之死,在顧錦年心中成為了一根刺。
“嗚嗚嗚。”
此時此刻,周滿依舊在拼命掙扎,他似乎是有什么事想要與顧錦年說。
感受到周滿的情緒,顧錦年稍稍思考一番,隨后讓人將周滿口中布條拿出。
“侯爺。”
“下官自知罪無可赦,懇請侯爺給予下官將功贖罪的機會。”
“下官不奢求能活命,只要侯爺愿放下官全家老小,護他們周全,下官愿意協(xié)助侯爺,解江中郡之難。”
周滿跪在地上,他壓著聲音,將自己內(nèi)心話說出。
他做的事情,放平時都是死罪,如今株連九族都不過分,但他想要掙扎一番,希望顧錦年能夠放他一條生路。
“協(xié)助本侯?”
“你如何協(xié)助?”
顧錦年微微沉默,他沒有輕視這個周滿,但也好奇如何協(xié)助。
“侯爺,江中郡大大小小十九府地,你誅殺十九府君,雖得民意,可接下來若有任何政策之事,還是需要有人協(xié)助侯爺,外地的官員哪里有本地官員好使。”
“再者,侯爺難不成真認為此事是我等主謀?這背后有誰,下官都不清楚,但江中郡并非是下官能主宰的,真正的大人物,并非是下官,江中郡內(nèi)有三大世家,他們才是真正主導(dǎo)此地的存在。”
“殺了這十九府君,除了提高民心之外,其他再無任何作用,而且下官雖不知幕后之人是誰,可卻也知曉,這幕后之人,一定留有后手,要讓江中郡不得安寧。”
“若侯爺愿意護我全家老小一命,下官將竭盡全力,穩(wěn)定江中郡之難。”
周滿出聲,他告知顧錦年真實情況。
江中郡內(nèi),真正掌權(quán)的人,不是他這個江中郡郡守。
這一點,顧錦年還真的相信。
要換做其他郡府,顧錦年絕對不會相信,堂堂一個郡守,竟然還掌控不了一地之權(quán)。
可江中郡局勢的確有問題,來之前他就調(diào)查過,的確有三大世家,影響很大,但今日從周滿口中能夠得知,這三大世家在江中郡地位很高啊。
世家,乃是一脈傳承,尤其是這三大世家來路都不差。
王家,祖上有從龍之功,陪太祖一同打天下,后來沒有進入權(quán)利中心,也正是因為如此,王家祖上命好,逃過了死劫,在江中郡算是如魚得水。
陳家,讀書人世家,就是禮道一脈,故而陳家有不少他國勢力,陳家后代女性,除了相應(yīng)的內(nèi)部聯(lián)姻,大多數(shù)都嫁給了大金王朝或者是扶羅王朝的顯貴。
劉家,祖上出了個大人物,是一位大儒,門徒不少,朝中有不俗的人脈。
這三大世家,沒有一家是簡單的,不過想想也是,能在江中郡擁有呼風喚雨的本事,豈能沒有半點背景?
“你的意思是說?”
“你連背后指使都不知道?”
顧錦年開口,望著周滿,平聲而問。
“回侯爺。”
“如此大的事情,有人想要針對您,還會留下把柄嗎?”
“這已經(jīng)不是殺頭的罪了,這是全家株連的罪啊。”
周滿哭喪著臉,他也是實話實說,畢竟江中郡大旱,舉國上下都在關(guān)注,誰敢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亂來?
誰亂來誰就得死。
冒著如此之大的風險,必然會做好一切準備。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在顧錦年耳邊響起,是方敬成的聲音。
“侯爺,周滿說的沒錯,他是江中郡郡守,這大大小小的官員,對我等來說,只是名冊當中的幾個名字罷了。”
“若是他能虔誠悔改,的確可以幫助侯爺您賑住災(zāi)情。”
方敬成開口,認可周滿的意思。
聽到方敬成這樣說,顧錦年沒有直接答應(yīng),而是稍稍思索一二。
可就在此時,城內(nèi)當中,有火光出現(xiàn)。
剎那間,顧錦年微微皺眉。
周滿將目光看去,只是一眼,臉色瞬間大變。
“不好,這是糧倉之地。”
剎那間,周滿臉色大驚。
“侯爺,他們已經(jīng)開始動手了。”
周滿繼續(xù)開口,指著后方。
“來人,速去調(diào)查情況,趕緊救火。”
聽到是糧倉,顧錦年臉色陡然一變,江中郡大旱災(zāi)年,在這個時候什么東西最重要?
那就是糧食啊。
可沒想到有人居然敢放火燒糧?
這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侯爺,您這邊剛剛殺完府君,暗中之人已經(jīng)開始動手了,還請侯爺放心,下官可用全家老小之命發(fā)誓,下官真心悔改。”
“愿意協(xié)助侯爺,解江中郡之難,只求侯爺愿意放我全家老小之命,如若侯爺不放心,現(xiàn)在將下官全家緝拿,若是下官有半點逾越,直接全家抄斬。”
周滿出聲,辭更加激烈,他現(xiàn)在什么都不想,就希望顧錦年能夠任用他,這樣一來的話,最起碼全家老小的命就保住了。
聽到周滿開口。
顧錦年再望著火勢,最終他深吸一口氣,看向周滿道。
“本候這次前來,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定下江中郡之難。”
“理論上本候根本不需要借助爾等的勢力,但這樣做,依舊會讓不少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本候給你最后一次機會,你全家老小本候會照顧好來,如果接下來,你當真能做到你所說之事,本候可以保證,你全家老小性命安全。”
“可你要是再敢有半點花樣,本候不僅僅只是讓你九族誅滅,懸燈司內(nèi)有無數(shù)手段,讓你生不如死,你知道嗎?”
顧錦年有絕大的把握,可以定下江中郡之難。
他不需要周滿,但這個不需要,指的是平定江中郡之難,可若是利用上周滿的話,實話實說,的確也有不少好處,至少能救更多的百姓。
聽到這話,周滿立刻跪在地上,砰砰地向顧錦年磕頭道謝。
“多謝侯爺,請侯爺放心,下官再如何也算是讀書人,如今知曉悔改,必然不會亂來。”
得到顧錦年的回答,周滿極其感謝,他深吸一口氣繼續(xù)出聲。
“侯爺,下官現(xiàn)在立刻前往糧倉處,先行救火?”
周滿開口,他詢問顧錦年如此說道。
“不。”
“既然對方敢放火燒糧,只怕早已經(jīng)算好一切,你若是去,能救多少糧食出來?”
“若不出意外的話,十九府內(nèi),大多數(shù)糧倉只怕都會被燒毀。”
“他們就是想要讓江中郡亂起來。”
顧錦年澹澹出聲,都已經(jīng)敢放火燒糧了,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人家敢這樣做,就意味著人家不怕。
既然不怕的話,那顧錦年就順了他們的意思,讓他們放火。
“侯爺。”
“十九府所有糧食都堆積在糧倉之中,現(xiàn)在救火至少能挽回三四成糧食啊。”
這回輪到周滿有些不理解了。
“當真能挽回三四成?”
“你自己好好想想,如果你要放火燒糧,你有沒有十足把握,將這些糧食全部燒毀?”
“再者,這糧倉內(nèi)的糧食,盡數(shù)都在?”
顧錦年緩緩出聲,詢問周滿。
此話一說,周滿瞬間沉默,因為顧錦年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先不說救火不救火,這糧倉內(nèi)的糧食,有一部分其實是空袋。
“那敢問侯爺,接下來應(yīng)當如何?”
周滿好奇,詢問顧錦年。
“立刻著手,通知所有百姓,告訴他們,你早就防止糧倉被毀,故而將百姓糧食全部藏在地窖之中。”
“統(tǒng)一口徑,至少八成藏在地窖內(nèi)。”
“再者,告訴百姓,發(fā)放糧食,之前被征收之糧,全部發(fā)放回去。”
顧錦年出聲,眼下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穩(wěn)定民心,其他的都是次要。
“啊?”
“侯爺,糧倉被燒,哪里有糧食發(fā)放啊?朝廷雖然一路在運糧,可也不夠發(fā)放啊?”
周滿有些苦澀,顧錦年嘴巴一動,要發(fā)放糧食出去,可問題是江中郡沒有糧食啊。
“本候明白。”
“你只需要再公布一條信息,告知百姓兩點。”
“第一,大夏境內(nèi),各地發(fā)生災(zāi)禍,故而人手不足,所以發(fā)放糧食需要一段時間,最慢七日,最快三日,一定解決,但若是有百姓愿意將糧食存在官府,官府給予利息,等到災(zāi)情穩(wěn)定,雙倍奉還,此事不強求,但一定要特別交代,是本候的命令。”
“第二,立刻張羅百姓,明日正午,本候宴請全郡百姓吃賑災(zāi)宴,讓駐軍殺牛宰豬,但凡存糧百姓,每日可吃兩餐,不允許帶走,能吃多少吃多少,無論全家有多少人口,無論貧窮貴賤。”
顧錦年出聲,這兩道命令,瞬間讓周滿傻了。
不僅僅只是周滿,就連身旁的方敬成,顧寧涯,還有太孫李基都傻眼了。
第一條還好,幾人倒也明白顧錦年的意思,穩(wěn)定民心,只要不產(chǎn)生恐慌性的擠兌事件,即便是這些糧倉被燒毀了,也不會出太大問題。
朝廷現(xiàn)在一直在運輸糧食過來,這些糧食足夠大家兌換。
但第二條就有些離譜了吧?
全家來吃飯?吃多少給多少?無論人口?還要殺牛宰豬?
江中郡沒有大旱還好說,有了大旱,怎可能經(jīng)得起這樣的揮霍?再者現(xiàn)在糧食被燒毀,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的存糧不會太多,最多夠百姓吃上個十天半個月,為了穩(wěn)定民心需要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嗎?
“侯爺。”
“這.......”
周滿想要出聲,可顧錦年的聲音比他快了半步。
“還不去辦?”
聽到這話,周滿有些沉默,隨后一咬牙,立刻起身,帶了五十鐵騎,趕緊朝著府城內(nèi)趕去。
隨著周滿離開,六叔顧寧涯立刻走來。
“錦年,你這是何意啊?”
顧寧涯出聲,他實在是不解顧錦年到底想什么東西。
“六叔,我有妙計。”
顧錦年沒有解釋太多,而是看向身旁的侍從道。
“來人。”
“讓行軍扎營,立刻起鍋燒水,通知下去,給這些百姓煮飯做菜。”
“用本候特意準備的糧食,給這些百姓吃,立刻通知下去。”
顧錦年開口,他來之前,已經(jīng)裝了一部分糧食,不算特別多,差不多有一千石真龍寶米,這玩意就是顧錦年取勝之道。
“遵命。”
侍從不啰嗦,立刻動身,當下一支支鐵騎開始敲鑼打鼓。
“各位百姓,侯爺有令,起鍋燒飯,大家等一等,馬上就有飯菜吃了。”
“侯爺有令,起鍋燒飯。”
隨著軍令下達,聚集在城外,差不多有十萬的百姓,一石真龍寶米為一百二十斤,一斤等于十六兩,也就是說一石真龍寶米等于一千九百二十兩。
真龍寶米不是等閑糧食,武者吃半斤渾身充沛力量,有強烈的飽食感,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二兩就到了極限,吃完以后,一整天有力氣,也不會餓,一些飯量小的可能一兩就夠。
這個是顧錦年之前就測試過的數(shù)據(jù)。
所以一石真龍寶米,可讓一千人吃飽。
一千石可讓百萬人吃飽一日。
還不能有其他配菜,配菜多的話,反而吃不完。
此時。
對于百姓而,聽到軍隊起鍋燒飯,一下子就來打起了精神,這段時間來,這些百姓是真的沒吃過一頓飽飯。
眼下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先吃了再說。
不僅僅如此,一些城中百姓,更是聞風而來,甚至帶來了鍋碗瓢盆,也算是幫著一起做飯,一切顯得其樂融融。
看著新出現(xiàn)的百姓,顧錦年則直接讓人扎營,特意擴建軍中大營。
待大營扎好后。
顧錦年獨自一人來到大營內(nèi),同時也讓人送來大量的空糧袋。
足足能裝載一萬石糧食的糧袋出現(xiàn)在大營內(nèi)。
“無論是誰,不可入內(nèi)。”
顧錦年下達一道軍令。
隨后取出山河錦繡圖,剎那間源源不斷的糧食自動涌入糧袋,一個糧袋為一石。
錦繡山河圖內(nèi),已經(jīng)被顧錦年全部收割完了,隨時可以提取出來。
很快,萬石糧食被顧錦年提出。
“來人,將這些糧食送去柳平府。”
顧錦年開口,一萬石可提供千萬百姓吃飽一日。
隨著顧錦年開口,立刻有將士走進大營內(nèi),他們雖然驚訝,不知道顧錦年從何弄來的糧食,但沒有多語,直接將所有糧食運走。
如此,一次又一次。
江中郡有十九府,顧錦年取出二十萬石糧食,可提供全郡上下吃兩日。
而江中郡內(nèi),百姓人口一萬萬,每日消耗十萬石糧食,而自己目前的存糧,有百萬石。
原本這些糧食,顧錦年是打算用來售賣的,大夏不夜城開張大典,就是拿這個當噱頭。
只是眼下危機四伏,就不打算藏私。
二十萬石糧食被護送離開。
顧錦年第一時間便走出大營,此時此刻,方敬成,顧寧涯,李基三人是看的驚愕不已。
一大堆空袋子被帶進大營內(nèi),然后一大堆裝滿糧草的袋子,被送往各府,這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侯爺有充足糧食嗎?”
這一刻,方敬成忍不住詢問,他看向顧錦年這般問道。
“有。”
“此番本候之所以敢立下軍令狀,就是因為本候擁有一萬萬石糧食,足夠江中郡萬萬百姓吃上百日。”
“雖江中郡大旱,可本候可以保證所有百姓餓不死,百日時間,還不夠恢復(fù)農(nóng)產(chǎn)?京都運輸來的糧食,也能維持百日。”
顧錦年出聲,顯得無比自信道。
他不知道方敬成到底是什么來路,可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胡扯百日糧食。
只不過,顧錦年這般的回答,卻讓在場眾人震撼不已啊。
一個人攜帶百日口糧?
這是多恐怖的一件事情?
這簡直是神仙手段啊。
但這番話,也讓眾人紛紛定心。
而與此同時。
府城之外,早已經(jīng)熱火朝天了,一鍋鍋的真龍寶米變成了香氣撲鼻的米飯,光是聞著這香味,不少人就感覺飽了。
哪怕是這些行兵作戰(zhàn)的將士們,在這一刻也忍不住食指大動。
百姓們自備碗快,顧錦年之前也下了令,每人二兩米左右,只能少不能多,不夠再加。
二兩米做出來的飯,其實不多,差不多五兩,屬于正常一碗,不少百姓準備了一個大碗,結(jié)果分到二兩米時多多少少還是覺得有些問題,畢竟顧錦年說過,管飽。
話是這么說,結(jié)果一人二兩,自然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情緒。
好在,聽到管飽之后,這些百姓也沒有什么好說的,大部分百姓則是體諒顧錦年,一名老者盛了二兩米烹出來的飯,隨后開口道。
“侯爺這是拿軍糧給我們吃,有殺牛宰豬的,大家伙知足就行,這上哪里能找到這樣的好官啊。”
隨著老者開口,不少百姓紛紛點頭。
“是啊,這軍糧聞起來就香,大家趕緊吃吧,待會夾兩塊菜。”
“這隊伍這么長,要是人人都盛滿了,后面人怎么辦?大家一人先吃一點,然后依次排隊,就都能吃到。”
“對對對,侯爺不愧是侯爺,你們不會真以為侯爺舍不得給咱們吃飯吧?”
“我不管了,我餓死了,我先吃,這幾兩飯吃完,趕緊排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