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宮。
正殿內。
當百官聽聞京都上空出現天外火石后。
一個個沉默不語。
五大天災,最后的天災便是這天外火石。
實話實說,天外火石并不在眾人考慮范圍內,一來是顧錦年能操控天外火石,二來是大夏境內也是有強者的。
只要不是特別可怕的火石,穩住不難。
而且天外火石的具體位置,誰也不清楚,如若是墜落在一些荒漠之地,那管都不用去管了。
但偏偏出現在京都內。
大夏京都,人口密集,繁榮無比,稍微大一點的火石墜下,所帶來的災厄都不是小事。
自然而然,朝臣們一個個沉默了。
“監天司監正何在?”
永盛大帝開口。
但話音落下,一道聲響已在大殿之外響起。
“陛下。”
“臣在殿外,有要事啟奏。”
徐太一的聲音在外響起,
“奏?!?
永盛大帝開口,而內心也充滿著不安。
“啟奏陛下。”
“京都上空,出現火石七顆,根據監天司查證,一個時辰內,七顆火石會墜落于京都內。”
“如若無法摧毀,大夏京都,將直接夷為平地?!?
“請陛下立刻下令,疏散百姓?!?
“以免,釀出大禍?!?
徐太一開口,道出這七顆火石的威力。
“將京都夷為平地?”
“七顆火石,就能將京都夷為平地?”
“這不可能吧。”
“有這般天災?”
百官驚愕,整個大夏京都,有幾千萬百姓,即便現在去疏散這些百姓,一個時辰內,也疏散不了多少。
所以,換句話來說,沒得跑了。
“召蘇文景前來養心殿。”
“眾愛卿立刻疏散百姓,但不要引起恐慌。”
永盛大帝起身,他開口下達旨意。
不過,說到這里,他繼續補充一句。
“火速讓顧錦年入宮?!?
事關重大,永盛大帝本不想繼續勞累顧錦年,可到了這個時候,只能如此了。
“遵旨。”
當下,滿朝文武紛紛給予回應,緊接著開始處理這些事情。
同時。
待退朝之后,一旁的魏閑在永盛大帝耳邊開口。
“陛下?!?
“文景先生已經在養心殿外等候多時了。”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也不啰嗦,直奔養心殿趕去。
走出宮殿后。
抬頭望去。
京都的天穹,一洗如碧,一點都看不出要出大事的樣子。
小半刻鐘后。
養心殿外。
待見到蘇文景,永盛大帝直接出聲。
“文景先生。”
“準備的如何了?”
聽到永盛大帝開口,蘇文景直接出聲。
“陛下,這段時間,已經在各地布置浩然陣法。”
“可阻擋天外火石?!?
蘇文景出聲,給予這個回答。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不由長吐一口氣。
這段時間,顧錦年一直在解決隴西四郡難事,但朝廷也一直在秘密布置陣法。
想要阻擋天外火石,只能借助超凡的力量。
佛門不需要去考慮,大夏王朝找的是仙門幫忙。
仙門拒絕大夏王朝參與東荒魔窟之事,故此大夏王朝讓仙門幫忙布置陣法,也算作是一場利益交換。
雖然大夏王朝更希望的是參與鎮壓東荒魔窟,但那個時候本來就是非常時期。
故此就沒有斤斤計較。
所以,仙門在大夏境內刻印了不少陣法,只不過永盛大帝并不完全相信這些仙門之人,故而刻印的陣法,乃是儒道浩然陣法。
只要灌入才氣,便可引動天地之力。
由蘇文景掌控,配合大夏數百位大儒,外加上若干讀書人,即可有效阻擋天外火石。
然而,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這天外火石竟然會朝著大夏京都墜下。
這才是麻煩的地方。
容不得一點閃失。
哪怕出了一點問題,帶來的麻煩也極其可怕。
“希望這次,天佑大夏?!?
雖然得到蘇文景肯定的回答,但永盛大帝內心還是有些不安。
“陛下?!?
“南越郡之事,臣已經知曉,此次大夏天災,定有人在暗中搞鬼?!?
“這天外火石,臣雖有把握,但還是要做好一切準備?!?
蘇文景開口,望著永盛大帝。
雖然他有信心,可南越郡突然爆發十六處洪災,這其實就是一個訊號,一個敵人在進攻的訊號。
若是正常情況下,還真不需要擔心什么,可這一次隱藏著太多勢力了。
所以,必須要做好最壞打算。
“朕明白?!?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點了點頭。
而后,蘇文景快速離開,前往布陣之地,等待天外火石。
一刻鐘后。
整個京都瞬間亂作一團,雖然在壓制消息,想要秘密疏散人群,可這里畢竟是京都啊。
京都的百姓,不同其他地方的百姓,每天吃飽沒事干就是談論一些國家大事。
天災的事情,這群百姓時時刻刻關注,也知道天外火石這事。
只不過,因為天外火石遲遲不顯,所以百姓沒有太關注,畢竟江中郡,隴西郡,東林郡這幾個地方更加吸引人眼球。
再說了,大夏王朝這么大,所有人都存在僥幸心理,總覺得這火石不會出現在自己頭頂上。
可現在所有災情好像都已經傳來捷報,唯獨天外火石遲遲沒有消息。
京都官兵幾乎傾巢而出,不知道在做什么,只是將一些百姓帶走。
六千多萬人,怎可能想不到這里?
于是乎,恐慌就這樣蔓延,京都內的將士即便想要壓制這種恐慌,也難以壓制。
反而越壓越麻煩。
大量百姓出城,緊急情況下,朝廷內也立刻下達通知,直接打開四大城門口,任憑百姓逃離。
整個京都,幾乎在一瞬間亂成一團,這場面極其恐怖,道路上全是百姓,馬車根本行走不了。
很多人還被困在京都內部,城門口烏央烏央的人,發生了不知道多少起踐踏事件。
“諸位,不要急,慢慢走,小心一點,注意腳下,不要踩人?!?
任憑將士們如何大吼大叫,在性命面前,沒有人會去考慮這些,一窩蜂朝著外面跑去。
很快,北城門傳來不好的消息。
發生了大規模踐踏事件,數百人被活活踩死,其中還有一些將士。
這很恐怖。
而且京城內,也發生了一些搶掠事件,有人趁亂在搞事情,亦或者是想要搶奪點東西。
一大堆的事情發生,朝廷根本沒有時間來管。
天羽軍,懸燈司,鎮府司,各城門統領,外加上刑部等等,只能配合疏散百姓,盡可能避免更多的事故發生。
如此。
半個時辰后。
天穹之上,一點點火光出現。
這是天外火石。
隨著火光出現,城內百姓更是亂作一團了。
再不跑,就沒命了。
這是所有百姓的想法。
一時之間,京都亂成一鍋粥,根本就不是人力可控制的。
但這也沒有辦法,生死存亡面前,百姓這樣的舉措,也合情合理。
法不責眾。
甚至還有一些官員,帶著家卷恐慌逃離,這都是人性。
只不過,這是少數的。
大部分官員,依舊在第一線,疏散著百姓。
哪怕。
面對的死亡。
而大夏書院之中。
中央廣場。
數以千計的讀書人,聚集在此,這些讀書人,至少都有四十歲往上,皆是立過的讀書人。
還有百位大儒,全部都是得到蘇文景的請求,前幾日就趕到了大夏京都。
他們并不知道天外火石會降落到大夏京都,本來是打算以京都為主陣,調控各地浩然陣法,從而阻擋天外火石。
卻沒想到的是,這火石竟然墜向大夏京都。
這還真超乎想象。
陣法中心。
蘇文景抬頭看去。
他睜開儒道天目,幾乎是一瞬間,便看到這七顆天外火石。
每一顆火石差不多有兩百丈之寬。
這要是墜落下來,不要說整個京都被摧毀,包括周圍幾個府城也都會因此被毀,而且天外火石帶來第一重打擊,是破壞力,第二重則是灰盡。
就好比東林郡大火一般,死在火災的人數,一定比不過得肺病的數量。
如若不是功德金雨,東林郡五分之一的百姓,會在五年內慢慢死亡,其余人即便是不死,也會飽受病痛折磨。
天外火石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萬幸的是,火石墜下時,也在不斷被消耗,真正落地,體積會減少一半。
“諸位?!?
“聽老夫之令?!?
“加持浩然正氣?!?
陣法中心,蘇文景深吸一口氣,而后他開口,讓眾人做好萬全準備。
“遵令?!?
所有讀書人在這一刻齊齊大吼,給予回應。
當下,海量的浩然正氣,加持在陣法之中。
整個大夏書院,也在這一刻閃爍發光,顯得奇異無比。
一刻鐘。
兩刻鐘。
三刻鐘。
此時,天穹上的火石,越來越近,已經徹底暴露在京都百姓眼中。
然而,京都之中,依舊有大量百姓沒有逃離。
望著如此恐怖的火石景象,不知道多少人臉色驚恐,他們的眼神當中,充滿著絕望,大部分人已經放棄生還的可能性,跪在地上祈求。
更多的人,則是抱頭痛哭。
也就在此時。
一道聲音,響徹大夏京都。
“吾為蘇文景?!?
“今日以儒道浩然正氣,救我大夏蒼生?!?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剎那間,恐怖的白色光芒,直接沖上云霄,有百丈之寬,朝著火石直接轟擊。
轟!
轟!
轟!
即便是在萬丈上空,火石與浩然正氣碰撞之下所爆發出的聲音,也傳到了大夏京都內。
無數百姓看著這一幕。
也有無數勢力,都在關注這情景。
火石墜下。
但在白色如柱的浩然正氣下,逐漸消磨。
萬丈。
五千丈。
三千丈。
一千丈。
最終在一千丈內,七顆火石全部化作齏粉,消散的無影無蹤了。
安靜。
整個大夏京都顯得無比安靜。
京都百姓一個個怔怔地看向天穹。
足足一刻鐘后。
再確定什么都沒有發生后,劫后余生的狂歡之聲,也在這一刻沸騰起來。
“我們得救了。”
“不用死了,不用死了?!?
“咱們這回不用死了,多謝文景先生,多謝文景先生?!?
“哈哈哈哈哈,咱們不用死了,不會死了?!?
狂歡之聲響起。
大夏官員,以及將士們也長長吐出一口氣,臉上滿是狂喜之色。
不過火石是結束了,手頭上的事還要處理。
一些在京都內違法之人,刑部第一時間去處理,而將士們也要第一時間,繼續疏散百姓,外加上處理方才發生的踐踏事件。
京都當中,九成九的人都無比喜悅,哪怕是書院當中的讀書人,一個個也不由露出喜色。
可蘇文景卻笑不出來。
他一直睜著天目,探索更高的天穹。
最終,他又看到七顆火石,正朝著大夏王朝飛來,如果不出錯的話,軌跡如之前七顆一般。
只不過,這七顆比之前七顆大了至少兩倍。
天外火石,這種東西大一點點,所帶來的災難都是翻倍式的,更何況大了足足兩倍?
而為了擊碎之前七顆火石,基本上動用陣法七成威力,而現在想要擊碎這七顆火石,即便是動用十成威力都難啊。
不過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這七顆火石,至少要等七八個時辰,才會墜下。
以陣法的威力,即便最終的結果,阻擋不了火石墜下,也不過是犧牲一小部分人,再加上一個大夏京都被毀罷了。
至少這六千萬百姓,能活下來。
“立刻告知陛下,加快速度,疏散百姓,讓百姓快點離開,安置到五百里外府城之中。”
蘇文景開口,讓人去通知永盛大帝。
同時他起身,來到諸位大儒面前。
“諸位。”
“麻煩還未徹底解決,以我等之力,根本無法解決接下來的火石?!?
“需要借助大夏所有大儒的力量?!?
“否則,大夏京都依舊保不住。”
到了這個時候,蘇文景沒有遮遮掩掩,直接將事實告知眾人。
聽到蘇文景開口,眾大儒其實有所猜想,畢竟蘇文景的臉色一直凝重,若有好消息,也不會如此。
“好,文景兄放心,我立刻以儒道神通,傳信而去。”
“集結大夏所有大儒,能否抵擋?”
“要不要通知孔家?”
眾大儒開口,他們無懼生死,在這一刻,只想著用一切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
“立刻通知孔家。”
“借來圣器?!?
“有圣器在,勝算更大一些?!?
蘇文景點了點頭。
于是乎,眾讀書人開始瘋狂修書傳信,有一位大儒,擁有的儒道神通,可以直接傳信,這是他的本命神通,眼下剛好派上巨大用處。
如此,一封封儒道書信送出。
各地給予響應,這些讀書人并沒有在這個時候選擇退縮。
孔家也在第一時間給予回應,所有大儒都在陣法之中。
孔正更是親自前往孔廟,請出圣器,解救大夏京都。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或許是因為火石被擊碎的原因,大夏京都安靜了許多,將士們疏散百姓也比之前簡單多了。
此時此刻。
匈奴國。
匈奴王注視著大夏方向,站在他這個角度,自然無法看到大夏王朝的景象,然而他面前有一處血湖,湖中倒映著大夏王朝的景象。
“王上?!?
“此次大夏火石天災,定能攪亂大夏王朝,到時候便可趁機發兵,將邊境十二城全部奪回?!?
一旁的中年儒士開口,一臉自信道。
聽到這話,匈奴王臉上的笑意更是遮掩不住。
“這一切還是多虧了先生啊?!?
“若不是先生獻計,怎可能給大夏王朝帶來如此之麻煩。”
匈奴王笑道。
然而中年儒士立刻搖頭。
“王上,與我沒有太大關系,是大金王朝,扶羅王朝,還有其他一些有志之士聯手?!?
“江寧郡洪災,百姓怨魂,還有白鷺府童男童女,獻祭她們,再以大夏真龍之血,祭祀上蒼,獲天命感應,營造如此天災?!?
“否則的話,想要制造如此恐怖的天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者開口,在這件事情上面,沒有攬功。
這可不是小事。
說有傷天理,都是好話。
這里面涉及太多了。
江寧郡,白鷺府,等等事情,都是匈奴國搞的鬼,準確點來說,匈奴國也只是棋子罷了,是各方勢力共同運作下,由匈奴國來做。
完成上古祭祀,就是等到這一日。
給予大夏王朝最恐怖的天災。
聽著中年儒士開口,匈奴王皮笑肉不笑,而后繼續望著大夏的景象道。
“不過,四郡之災,似乎都被顧錦年平定下來了,如若這火石之災,無法給予大夏王朝痛擊的話,那就不好了。”
匈奴王出聲,語當中還是帶著一些擔憂的。
可此話一說,中年儒士立刻搖了搖頭。
“王上?!?
“您多慮了?!?
“這四郡災情,看似被顧錦年平定下來,其實都是短暫壓制。”
“而且,五大天災之中,最后一道天災,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十七顆火石。”
“前七顆火石,不算什么?!?
“這后面七顆火石,才叫恐怖?!?
中年儒士信誓旦旦道。
“蘇文景布置陣法,讓大夏所有讀書人共同加持,本王倒是覺得,這后面七顆火石,也擋不住蘇文景?!?
匈奴王開口,他倒不是希望大夏王朝渡過難關,只是這一年來,他吃了太多虧了,所以他不想往好的地方去猜測,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借助孔家圣器,外加上顧錦年的兩件圣器,以及大夏所有讀書人,的的確確可以阻擋這七顆火石?!?
“但最后三顆火石,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每一顆,都可以讓大夏王朝受到重擊,當然大夏王朝有國運加持,永盛皇帝也不是泛泛之輩,第十五顆能擋下,第十六顆,拼盡全力,或許也有一線生機。”
“但第十七顆火石,注定會讓他們絕望,這顆火石落下,可讓大夏四分之一,淪為平地,到時候便是人間煉獄,指不定大夏皇帝也會葬身于此?!?
“如若當真如此,大夏王朝將立刻崩塌,此時,王上舉兵而入,邊境十二城再度歸來?!?
“甚至可將西北二境奪回來?!?
“寧王,祁林王在這個時候,必然會入內造反,我等趁虛而入,與大夏王朝二分天下,成立匈奴王朝,到時候東荒境便是四足鼎立?!?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也無法說什么?!?
對方開口,一番論,是無比的自信,也是無比的傲然。
聽著這樣描述未來,匈奴王臉上的笑意是愈發濃烈。
匈奴。
只是一個國家,如若不是有匈奴戰馬,再加上匈奴人天生善騎射,外加上身強體壯,有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各種援助。
無非就是一個諸侯國。
與大夏王朝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身為匈奴的王,他何嘗不想再往前一步,建立匈奴王朝?得天命加持。
未來不管如何,至少有爭的機會,不至于整日提心吊膽。
“若當真如此,先生可為匈奴王朝第一國師也?!?
匈奴王笑著開口,直接許諾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臣,多謝王上。”
后者大喜,朝著匈奴王一拜。
不過,匈奴王也逐漸收斂笑容,繼續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