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書字數超過百萬了,撒花……
同學們用票票鼓勵我吧,票票少了木動力啊……
………………………………………………………………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8月2日,奧爾良。
法國是個很平坦的國家,大部分國土都位于西歐平原,全國有80%的領土是平原丘陵,其中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地帶占法國總面積的60%,250~500米的丘陵地帶占20%,高于500米以上的山地區域僅占20%。
這樣的地方特別適合坦克的行動,今天在奧爾良附近就集結了來自英法德三個國家的坦克,其總數接近了2000輛。
此時,在德軍陣地一方,幾個穿著裝甲兵制服的青年軍官正在一群坦克旁邊說話。他們都是校尉級軍官,其中還有一個中國陸軍少校,看他的兵種徽章也是裝甲兵。
“你們早就該使用戰車了!要是你們在一開始就使用戰車,根本不可能拖到現在還遲遲不能突防。我早就給你們說過,戰車要集中使用,要作為主要突擊力量,而不是給步兵當保姆,那是裝甲運兵車的事情……”那個中國軍官表情激動,不斷做出有力的手勢,直說得唾沫橫飛。
這家伙一幅氣急敗壞的樣子,氣呼呼的說道:“你們怎么就是不聽呢!我就不明白,你們都做了這么多戰車,為什么不用?放在那里又不會下崽。要不是這次英法聯軍準備動用戰車,你們可能還不當回事呢!”
那幾個德國軍官都表情尷尬,其中那個年級最大的中校一臉無奈的說道:“龍少校,這個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毛奇元帥和很多將軍對我們裝甲部隊的戰斗力一直抱有質疑,所以……”
“好吧,倫德施泰特少校,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但是你們現在的戰術有些問題,現在你們的戰車上不應該搭載步兵,否則一旦與對方戰車開戰,他們就是靶子……”龍少校搖搖手指,露出一副滿滿的“磚家風范”,開始向這些德國人講課了。
這個中國陸軍少校叫龍曉飛。是中國第一批學習裝甲兵指揮專業的軍官,科社黨自己培養的軍隊土著骨干之一。
龍曉飛出身于湖南郴州的一個商人家庭,是“星科安保學校”(西南軍事大學的前身)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后在陸軍某部任職。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準備組建裝甲兵,時任中尉的龍曉飛因精悍睿智,腦袋靈活的優勢,被選送到中國軍事大學(原武昌革命軍指揮學院)參加裝甲兵專業課程的進修。中日癸丑戰爭時,擔任某戰車連上尉連長,戰后論功晉升少校,出任某部戰車營營長。
他和這幫德國人是在中德軍事交流時認識了,當時德國也看中戰車這種新武器,就送了很多軍官來學習裝甲兵戰術,這幾個就在其中。說是“交流”,那只是二德子好面子,其實他們就是來學習的。所以這些人的年齡雖然和他差不多,甚至有些還比他年長得多,比如現在帶頭的這個。但嚴格說起來,他們都算是龍曉飛的學生。現在有了機會,龍少校自然要擺起老師的架子。
“少校先生,我記得以前你說過,戰車視野有限,需要步兵掩護。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讓他們掩護戰車。”一個叫古德里安的上尉說道。
龍曉飛笑了笑,說道:“古德里安上尉,你說得不錯。戰車確實需要步兵掩護,但要看具體情況。現在的情況是戰車之間的直接對抗,這種情況下,步兵的作用很少,不但起不到掩護的作用,反而是戰車的累贅。這種情況下,步兵應該乘坐在裝甲運兵車里,跟在戰車后面進入戰場……”
“少校先生,如果沒有裝甲運兵車呢?我國的裝甲運兵車很少……”旁邊的曼施泰因上尉問道。
龍曉飛想了想,就答道:“裝甲運兵車非常重要,它是戰車的重要輔助,這東西不能少,否則你們的步兵怎么跟得上戰車?你們現在實在缺少裝甲運兵車的話,那就暫時搭乘汽車好了。如果有條件,最好也把汽車改裝一下,在車上的要害部分加一些鋼板。總之,在作戰中,步兵不要掛在戰車上,平時行車可以這樣干。”
“騎兵呢?龍少校,可以用騎兵代替裝甲運兵車嗎?”又一個上尉問道。
龍曉飛看了一眼,發現也是個當年到中國“交流”的熟人。他就說道:“隆美爾上尉,如果你們不怕損失太大,當然可以用騎兵。對方的戰車也是有機槍的……”
……………………………………………………
協約國陣地。
當龍曉飛在二德子那邊當“磚家”的時候,另一位來自中國的裝甲兵軍官楊寧上校也在協約國這邊當“磚家”。
當然,因為他的軍銜高,所以他是在聯軍的司令部充當“磚家”,聽眾都是諸如法國“南方”集團軍群司令費迪南?福煦上將,英國遠征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上將等等高官。
“上校先生,德國現在使用的裝甲戰車,是從貴國引進的。對它的性能,你們一定非常了解。”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上將看著楊寧說道。
楊寧笑了笑,說道:“當然,將軍閣下。德國人使用的是我國的,這種戰車也是我國的現役裝備,我一直在用它。”
黑格點點頭,繼續問道:“上校先生,您是貴國的戰車專家,那么以您的眼光看,我們的坦克和德國的坦克相比,能占據優勢嗎?”
“這個嘛……將軍閣下,請恕我直,貴國的戰車在性能上與我們的狼獾戰車各有所長,尤其是貴國的馬克2型戰車的火力更加強大。”楊寧先恭維了一句,就說道:“不過,貴國戰車的裝甲和速度不如狼獾戰車,如果兩者交鋒的話,就要看具體的戰術運用了。以我的看法,目前貴方的戰車數量比德軍多一倍以上,如果協約國能充分利用數量和火力上的優勢,再加上其他兵種的配合,取得勝利并不困難……”
楊寧話是說得客氣,但心里卻對英法坦克完全看不上。如果只是比紙面性能,確實如他剛才說的那樣,各有所長。牛牛的馬克2型坦克,配有2門57毫米炮和4挺7。7mm維克斯水冷式重機槍,而中國的狼獾戰車只有一門45毫米炮和2挺8mm1909式風冷重機槍(早期版本的狼獾還有25毫米和35毫米炮兩種型號)。
從紙面看起來,牛牛的坦克確實火力更猛,但是武器這種東西是看綜合性能的。綜合起來之后,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最大的差別就是速度,狼獾的公路速度高達60公里小時,即使是在戰場上也能達到40公里小時。而協約國目前的坦克,最快的雷諾坦克最高速度也不過才30公里(這是最新型號的雷諾,以前的才12公里)。
兩者的速度差了一倍,也就是說二德子們可以隨意的玩各種包抄、迂回等機動戰術,公雞和牛牛只能在后面吃灰。更不用說,狼獾的裝甲遠遠超過英法的坦克,生存能力高得多。
以楊寧和戰友們的推演,要是對面的狼獾是由他來指揮的話,起碼都可以做到一挑三。這還是德版狼獾,如果是中國的正版狼獾,一挑五都可以。而且據他的觀察,英法的裝甲部隊問題很大,無論是指揮上面,還是在戰術上,都有很多漏洞。當然,人家還是第一次玩這種大規模裝甲集群嘛,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