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還真不能怪潛艇沒長眼,因為這八艘臨時航母航速慢,在開始的時候一直拖在艦隊最后面。到了后來,美國又加強了反潛力度,潛艇們也不敢靠得太近,加上早晨的霧氣,遠遠的看那船型還以為是油船之類的輔助艦艇。呃,它們本來就是油船嘛,長得像是很正常的。
日德蘭戰后不久,“鶸男爵”法夫尼爾終于如愿轉行開上了正宗戰斗機,開上戰斗機之后,他的戰績開始瘋漲,現在已經有51架戰果了,不過這一次好像有點兒麻煩了。
他一邊向法羅群島匯報最新情況,一邊命令戰斗機先去清場。
9點36分,雙方戰斗機開始交火。美國飛機雖然占了數量上的優勢,但卻反過來被壓著打。德國飛行員開始還很緊張,結果交手之后才發現對方外強中干,立即信心大漲,局勢愈發的倒向德國。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好幾個,首先就是飛行員的素質問題,德國的海航飛行員基本上都是有過實戰經驗的老鳥,其中很多都是以前空軍的骨干,有著上千小時的飛行經驗,還多次參加實戰。他們不但經驗豐富,而且還總結了很多有效的戰術。
而美國的飛行員卻從來沒有經歷過實戰,其中很多都是飛行經驗不到300小時的菜鳥。至于什么戰術什么配合,就更加談不上了,基本上都是在各自為戰。
其次就是戰斗機的性能差異,這個年代的艦載機性能本來就比不上同級別的陸基飛機。而且美國用的f2c“霍克-1”艦載戰斗機,這是一種金屬加帆布蒙皮的雙翼飛機。說實話,如果是放在原時空的一戰時期,這種飛機非但不落后,反而非常先進。但放到航空技術更高的本位面,就顯得不行了。
而德國海航使用的he-33卻是一種全金屬單翼機,這種飛機就是殲-5“伯勞”戰斗機的德國版,他們引進了中國的全體圖紙后,自己生產的。
f2c“霍克-1”最大飛行速度是310公里,武器為兩挺7毫米機槍。而he-33的最大飛行速度卻達到了360公里,武器為兩挺13毫米機槍。而且he-33還是密閉式座艙,要害部位還裝有防彈鋼板。無論是攻擊力、防御力還是速度,兩者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美國戰斗機唯一能占優勢的地方,恐怕就是只有“狗斗”了,但德國佬和英法的雙翼機在西線打了不知多少場,早就有了適合的戰術,根本不和它們狗斗,而是直接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玩起一擊脫離。
人員素質不行,飛機性能不行,戰術也不行,那還打個毛線。下面的海軍官兵只看到自家的戰斗機跟下餃子一樣掉下來,明明數量比敵人多一倍以上,卻反倒被二德子的飛機攆得雞飛狗跳。
十幾分鐘后,美國的空中防線就被撕開,德國的攻擊機群開始對美國艦隊發起了攻擊。
美國海軍雖然十幾年沒打過仗,但人家還是跟得上時代的,財大氣粗的他們在訓練上可一點兒沒落后。在發出空襲警報后,西姆斯中將就立即命令艦隊改為環形防空陣列。戰列艦和航母等大型軍艦在中間,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外面圍得嚴嚴實實。
一看到己方飛機擋不住德國的攻擊機,軍艦們立即火力全開,從0。5英寸高射機槍到5英寸高炮,各種口徑的防空炮火就跟不要錢一樣打了起來。有了日德蘭海軍的教訓,現在各國海軍都給自己的軍艦加強防空,美國大土豪自然不會落后,反正那些個防空炮也值不了幾個,使勁的往上加就是。
現在這支美國艦隊的防空火力是非常密集的,尤其是在作為艦隊主力的戰列艦附近,各種口徑的曳光彈道幾乎在空中組成了一片密不透風的火網。
首先發動攻擊的兩個中隊24架俯沖轟炸機就一頭撞在鋼板上了,它們的目標正好是美國最大的兩艘加利福尼亞級戰列艦。但還在俯沖過程中,就被潑水似的防空炮火抽下來11架,只有13架轟炸機成功投下了炸彈。由于受到了防空炮火的干擾,只有五枚300公斤炸彈命中了目標,另外有三發近失彈。而這些飛機在拉起脫離的過程中,又被打下來三架。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