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好意思,我暈頭了,前面兩章的序號搞錯了,應該是第331章和第332章。仍然求票……
…………………………………………
威廉二世這次“放衛(wèi)星”的大招,真是太出人意料,但確實是一步極好的棋。這讓文德嗣等人都佩服不已,不得不說,能夠舍得讓自己打下來的地盤獨立出去,還是需要很大的魄力,而這種魄力不是每個統(tǒng)治者都有的。
像奧匈帝國之所以成了總受,就是因為他們太貪婪了,占有的地盤太多了,遠遠超過了自己消化能力。從而使得這些地盤不但無法消化,成為自己的力量,反而成為國內(nèi)的巨大隱患和不穩(wěn)定因素,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還要占用很多資源去維穩(wěn)。
但是這次德奧一放了“衛(wèi)星”,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那些獨立的國家只會對同盟國感激涕零,為了保證自己來之不易的獨立地位,他們就會心甘情愿的幫同盟國賣命。尤其是德奧還把占領的白俄羅斯拿出來作為獎勵,瓜分給了這幾個新國家,拿了這個好處,就算是和毛熊結(jié)下了大仇,由不得他們不賣命了。
而且,德奧這次還不只是放了五個衛(wèi)星,他們還用一部分比薩拉比亞(摩爾多瓦)為誘餌,爭取到了羅馬尼亞。這塊地區(qū)位于歐洲東部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面積達4。4萬平方公里,首府在基什尼奧夫。古代曾為羅馬帝國達基亞行省的一部分,居民大多數(shù)是羅馬尼亞人,使用羅馬尼亞語。1812年沙俄通過對土戰(zhàn)爭的勝利,奪取了這個地區(qū)。后來在歷史上于羅馬尼亞和沙俄(蘇聯(lián))之間幾易其手。
這塊地盤可以說是羅馬尼亞的心病,多年以來羅馬尼亞人是做夢都想收復這塊地盤。因此對于同盟國的“好意”,他們幾乎毫不猶豫的就上了同盟國的船。
所以,文德嗣才會感慨的說道:“我不得不說,威二這步棋真的是走對了,不管是誤打誤撞也好,還是處心積慮也好,這步棋真是妙極!東線的局面一下子就活了,不但東線活了。而且一下子就多了好幾個盟友,主要是波蘭、烏克蘭和羅馬尼亞,這三個國家也是中等國家。雖然現(xiàn)在的烏克蘭只有一半,但也有1500多萬人,又相當于一個土耳其了。而且無論是波蘭、烏克蘭還是波羅的海三國,都是很能打的,這下子同盟國又得到了一批強援……”
張立錚說道:“確實如此,這種做法雖然有點兒匪夷所思,但是效果確實非常好。原本這些被占領地方的人雖然敵視俄國,但他們對于同盟國也沒有什么認同感,甚至可以說是仇恨,比如說被瓜分的波蘭。因此同盟國在這些土地上非但得不到幫助,反而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維穩(wěn)。但是威二這一記妙招,卻相當于甩掉了原本的包袱,還反過來把這幾個國家完全籠絡住了。”
“確實,必須承認,威二這一手玩得太帥了。他損失掉的,僅僅是名義上屬于德國卻不能帶來好處的土地,但卻在東線完全掌握了主動,還拉到了一大批士氣很高的炮灰。這是棄虛名而取實利。我看看……”
辛杰說著,就點開掌上電腦查詢了一下資料說道:“哦,現(xiàn)在波蘭的人口是2550萬,羅馬尼亞有將近900萬,波羅的海三國一共約有400萬人口。這次獨立的烏克蘭是第聶伯河以西部分,人口大約1750萬。即使不算白俄羅斯,他們也增加了5600萬的有效人口。這樣一來,他們至少可以組織起300萬軍隊!除了用于防御俄國之外,他們至少可以抽調(diào)150萬人去西線,這樣一來,同盟國兵力不足的問題就可以大大緩解。”
陸軍總司令羅西插話道:“但是同盟國中的意大利也快廢掉了,要是日本人拼得再狠點兒,估計意大利就該講和了。”
意大利戰(zhàn)場算得上是協(xié)約國目前在西線唯一的亮點。因為意大利磕了藥,日軍在攻擊米蘭的過程中,遭到了嚴重的損失,最后雖然在3月底攻占了米蘭,但也付出慘重的損失,隨后日軍就停下來休整了。其后,意大利發(fā)起了幾次反攻,但都被擊退了。
等到了九月份,秋山好古又獲得本土送來的補充兵員,還有4個新編的師團和2個航空旅團,以及協(xié)約國送來的十二個殖民地師。這樣他手下的兵力就擴充到了十個日本師團,十六個殖民地師。而且這一次前來增援的日本部隊中,還有剛剛組建的王牌部隊——第一戰(zhàn)車師團。
這是日本的第一個裝甲師,該師團的組建是參考了中英法德等幾個國家的同類部隊,規(guī)模相當大,配備了近300輛坦克和60多輛自行火炮,300多輛裝甲車。這些裝甲車輛大多數(shù)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少量是他們在引進了“狼獾”等圖紙和專利授權后自行仿造的。第一戰(zhàn)車師團的師團長是白川義則中將,這位老兄是秋山好古的學弟,也是鐵哥們兒。
白川義則這次能當上戰(zhàn)車師團長,也是因為秋山好古的極力推薦。秋山推薦他的理由,當然不會說“這是我鐵桿小弟,聽話,指揮起來得心應手”這種話。按照秋山的說法就是,白川是唯一參加了“唐普裝甲大會戰(zhàn)”的還活著的日本將軍,并且還具有豐富的與德國戰(zhàn)車“交戰(zhàn)”的經(jīng)驗。好吧,其實是挨揍的經(jīng)驗,白川同學在西線的時候,和德國坦克交戰(zhàn)了幾十次,每次都被攆得雞飛狗跳、灰頭土臉的,和他一起的幾個少將都掛了,可他卻一直活得好好的,這自然就是“經(jīng)驗豐富”的表現(xiàn)了,要不他就該去見天照大嬸了。
不管這個理由是否牽強,但秋山好古的面子不能不給,怎么說人家現(xiàn)在頭上也頂了一串諸如“軍神”、“亞平寧之虎”、“米蘭征服者”等等閃耀的頭銜。盡管日本軍方大佬有心安排某位“貴二代”去當師團長,但考慮到秋山的因素,也不得不做了讓步。最后還是讓白川義則當了戰(zhàn)車師團長,把那一位“貴二代”就調(diào)去步兵師團了。
得到在獲得了足夠的兵力之后,秋山好古于九月底再次發(fā)起了攻勢。這一次,協(xié)約國是兵分兩路,一路由秋山好古率領,帶領六個日本師團、八個殖民地師和一個航空旅團,攻擊布雷西亞。另一路則是由白川義則率領四個日本師團、八個殖民地師和一個航空旅團,直撲熱-那-亞。